李麟(694年-759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剑南节度使李濬之子。 李麟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京兆府户曹、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兵部侍郎、国子祭酒、河东采访使。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麟被召回长安,并随唐玄宗入蜀。至德二年(757年...[详细]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详细]
李翕:字伯都,东汉汉阳郡人。建宁三年,李翕任武都郡太守,整修道路,建宁四年(171)主持在徐家坪乡jie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兴修郙阁栈道,凿石架木,建析里桥,以济过往行人。建宁五年, 郙阁栈道修通。 ...[详细]
李岘(708年-766年),字延鉴,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唐朝宗室、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梁国公。 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州牧,两度出任江陵,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担任专门大使。历任要职,在任多有功绩。代宗永泰二年(766年)病...[详细]
李澣(?~962年),字日新。五代时历仕后唐、后晋和辽,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少年习文,后长于书法。后唐明宗长兴初年(930),“吴越王钱鏐卒,诏兵部侍郎杨凝式撰神道碑,令澣代草,凡万余言,文采遒丽,时辈称之”。【注:《宋史·李澣传》】后为校书郎,集贤校理。 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中(93...[详细]
李憕,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其父李希倩,中宗神龙初年任右台监察御史。经历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公元763年)...[详细]
人物简介 李暠,唐代清河王孝节孙。开元初,汝州刺史,入为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诸军节度使,俄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持节使吐蕃,既还,金城公主请定汉蕃界,树碑赤岭,以奉使称职。转兵部尚书,终太子少傅。诗一首。同名人物: 李暠 (351~417) 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详细]
李纾,字仲舒,礼部侍郎李希言之子。少有文学。天宝末,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吏部侍郎李季卿荐为左补阙,累迁司封员外郎、知制诰,改中书舍人。寻自虢州刺史征拜礼部侍郎。德宗居奉天,择为同州刺史,寻弃州诣梁州行在,拜兵部侍郎。反正,兼知选事。李怀光诛,河东节度及诸军会河中,诏往宣劳节度,使还,敷奏合旨...[详细]
李洤 [约公元一一九五年前后在世]字子召,庐陵人,李浙之弟。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尝出仕。与兄洪、漳、泳、浙并有词名,共著李氏花萼集五卷,《文献通考》传于世。...[详细]
梁益堂(1902~1974) 本县新庄乡人。1924年毕业于省立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到赤水农校任教。在渭、华之间组织领导农民协会及红 会。镇嵩军围攻西安时被捕,遭刑讯逼供,直到西安围解,始得出狱。1927年,担任中共赤水特大干事及中共豫陕甘边区委员会委员。同年参加陕西...[详细]
【练子宁(?~1403)】 练子宁名安,祖籍三洲(今峡江水边镇黄家村)人。子宁英迈超群,洪武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1390~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已任.政声斐然。不久.拜御使大夫。子宁性刚烈.时燕王朱...[详细]
廖建平:龙南县杨村镇人,生于1963年。1978年 至1980年在龙南中学高中部学习。毕业后考入上海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7年取得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方向为非均相催化化学反应过程,获得德国政府学术交流奖学金。1994年1月取得该校工...[详细]
廖均卿(1350——1413),字兆保,号玉峰,兴国梅窖镇三僚村人。明永乐八年,以建明十三陵之长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撰有《行程记》等。永乐五年,由礼部尚书赵引均卿入京选择陵址。时经两年,终于择取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于是成祖即日车驾临视,封为天寿山,并授均卿为灵台博士,开始建...[详细]
廖匡图(952一1003年),字赞禹。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五代十国时的文学家、诗人。他文学知识渊博,为当时文学界人士所钦佩、折服,是宁都最早的知名文学家。湖南楚王马殷聘为幕僚,殷子希范开天策府,置十八学士,匡图列居第八,才华博瞻,为时辈所折服。他与刘禹、李弘臬、徐仲雅、蔡昆、韦鼎、释虚中...[详细]
廖磊(1890—1939) 字燕农,号伯符。陆川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学习,宣统三年(1911)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学习,参加武昌起义,与清军战于滠口,负伤仍坚持战斗。1913年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次年秋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就读。1916年毕业后到湖南湘军...[详细]
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 廖凝(Liao Ning) 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详细]
廖融(约936年前后在世)行大九郎,字元素。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廖凝弟。性高洁,擅诗文。曾任都昌令。后唐末与弟凝由虔化卜隐南岳,自号衡山居士。 与逸士任鹄、凌蟾、王正已、王元共结诗社,互有唱和。湘守杨徽之过访山斋,留诗为别。左司谏张观过衡山,亦访之,并赠诗云: “未向漆圆为傲吏,定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