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天胤 [明]

  • 孔天胤于嘉靖十年(1531)乡试第六名,得中榜眼后,授翰林院编修。因与藩王有宗亲关系,按例不能留在京城为官,遂补陕西提学佥事,后又降为祁州知州,迁河南佥事,复以布政司参议提督浙江学政,历任陕西按察使、右布政使,迁河南左布政使,后辞官归乡。 孔天胤好读书,诗文高古。晚年寄情于山水园林之间,与王...[详细]

孔文仲 [宋][公元1038年-1088年,峡江三孔]

  • 孔文仲(1038年-1088年),字经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子四十七代孙,属于“临-”。 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调余杭尉,转台州推官。神宗熙宁初年,力言新法不便,罢归故官。王安石罢相后,召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官至中书舍人。其弟孔武仲、孔平仲皆有文闻...[详细]

孔武仲 [宋][公元1042年-1097年,峡江三孔]

  •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子四十七代孙,孔文仲大弟。自幼聪慧好学。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甲科第六。初授谷城县主薄。历任江州(今江西九江)、信州(今江西上饶)军事推官、湘潭县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诗赋取士,选贤...[详细]

匡裕民 [公元1909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匡裕民,万安县枧头镇人。1926年参加本地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自卫队队长,军委警卫团班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炮兵连连长,红三军团特科队队长,炮兵营营长,红一军团炮兵连副连长,小炮连...[详细]

来鹄 [唐][?-883年]

  •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详细]

来俊臣 [唐][公元651年-697年]

  • 来俊臣(651年—697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时凶险,不事生产。唐朝武则天执政时的著名时酷吏,他是典型的-狂,被他定罪冤杀的有一千多家,按当时一人治罪牵连几十人或上百人的情况来推算,被他冤杀的有几万到十几万人。因告密得武则天信任,历任先后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司仆少卿,成为武则天在...[详细]

赖敏贞 [公元1923年-1992年]

  • 赖敏贞(1923~1992),南康市蓉江镇人。九三学社社员,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前外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离休干部。? 赖敏贞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语系。先后在西南俄专、西南财经大学等校教授俄语、英语及世界语。历任西南财大外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在...[详细]

赖远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赖远明: 1962年8月生,教授、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优秀百人计划”、“杰出科技成就奖”、“院长特别奖”、“优秀研究生...[详细]

赖正亮

  • 赖正亮: 1926年生,化学工程博士、教授。曾任美国0印刷总局技术司司长。捐资兴建杨村镇东水小学允华教学楼。建立允华教育基金会。有人以他的名字嵌庙作对联:正气浩然,赤子一心系梓里;亮星高照,丈夫四海即吾家。...[详细]

兰承荣 [公元1881年-1932年]

  • 兰承荣(1881~1932) 字向青,号自我,赵石庄村人。天赋聪明,过目不忘,加上刻苦好学,及至十几岁,读书成诵,对《十三经》熟背如流。因此,被山西省保送留日,在日本经纬学校深造,专攻人生哲学。回国后,在省城优级师范教书。山西大学成立后,任教授。一生致力教育,信奉教育救国。誓不为官。省府曾几次...[详细]

兰陵公主杨阿五 [隋]

  • 兰陵公主杨阿五(生卒年不详),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第五女,备受宠爱。兰陵公主先嫁王谊之子王奉孝,但不久之后小驸马王奉孝因病夭亡;兰陵公主最终下嫁柳家,隋文帝在众女婿中最喜爱和重视柳述。隋炀帝登基后,柳述被流放岭南,兰陵公主誓不改嫁,忧愤而卒,临死前上表请求归葬柳氏,时年三十二。 人物生平  ...[详细]

蓝袁氏 [公元1831年-1961年]

  • 蓝袁氏(1831~1961)瑶族,原是今合群乡民族村合祥屯人。青年时嫁给同乡上龙村弄茶屯瑶族青年蓝四分为妻, 生育二男二女, 夫妻感情融洽, 合家欢乐。 其夫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去世,终年62岁。即寡居至终年,享年130岁,是本县清末以来最高寿者。 她从小就下地劳动,一生从事农业生产...[详细]

劳冠英 [公元1908年-1977年]

  • 劳冠英(1908年—1977年),名方成,字冠英,北海合浦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民军排、连、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十八师一七四旅旅长,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第一纵队司令,第三战区暂编第三十五师师长,钱塘江北岸守备指挥官。1945年...[详细]

雷抒雁 [公元1942年-2013年]

  • 雷抒雁(1942年8月18日-2013年2月14日),陕西泾阳人,当代诗人、作家。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其成名作是纪念张志新而写的长诗《小草在歌唱》。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2012年5月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并担任中国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诗刊》社副主编、鲁迅文...[详细]

雷文立 [公元1925年-1982年]

  • 雷文立(1925-1982),又名“小礼”。陕西大荔沙底村人。碗碗腔老艺人。曾任大荔碗碗腔剧团唱腔教练。 文立白幼好学,先后得到老礼、瞎灯、四贵等名师的指点,使其唱腔具有委婉细腻、铿锵不俗的特点。加之本人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演唱感情充沛,年轻时就驰名一方。他演唱的戏计有50余个,尤以李芳桂的...[详细]

雷在阳 [公元1900年-1938年]

  • 雷在阳(1900—1938) 字子乾,武石乡贝郊村人。家境富裕,数代书香,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三弟向阳毕业于西安工学、北京朝阳大学,经历了共产党领导的-,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反帝救国大同盟”并掩护共产党员刘有余进行地下工作。特殊的家庭环境使雷在阳既接触当时社会上的上层人物,交往甚广,又接...[详细]

乐彦玮 [唐][唐朝宰相]

  • 乐彦玮,雍州长安人。显庆中,为给事中。 时故侍中刘洎之子诣阙上言,洎贞观末为褚遂良所谮枉死,称冤请雪,中书侍郎李义府又左右之。高宗以问近臣,众希义府之旨,皆言其枉。彦玮独进曰:“刘洎大臣,举措须合轨度,人主暂有不豫,岂得即拟负国?先朝所责,未是不惬。且国君无过举,若雪洎之罪,岂可谓先帝用刑不...[详细]

李愔 [唐][?-667年]

  • 李愔(?-667年),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 李愔时常无故殴打-,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永徽四年(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详细]

李恪 [唐][公元619年-653年]

  • 吴王李恪(619-653年),唐太宗第三子,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杨妃。李恪于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他善骑射文武才,是宗室贤王,曾任益州都督、安州都督。永徽四年(653年)年初,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致其遇害,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神龙元年(...[详细]

李傕 [三国][?-198年]

  • 李傕(jué,一说“傕”读音“què” )(?-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本为董卓部将,曾被董卓派为说客出使反董联军的孙坚军中,欲游说孙坚和亲结盟,但被孙坚拒绝。后被董卓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