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监,生卒年不详,秦孝公宠臣。曾为商鞅三劝秦孝公,成功为商鞅变法铺路。 景监(生卒年不详):芈姓,景氏,名监。战国时人。秦孝公宠幸的臣子,曾引荐商鞅。 《史记》云:“监,景姓,楚之族也。”相关记载有:《史记商君列传》: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详细]
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为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前599年继其父晋成公在位,晋景公曾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不过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晋景公在晚年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今山西侯马),并改称新绛。之後又发兵消除-的赵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详细]
金理科(1904~1935) 本县陵前乡金尧村人。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共产党员唐玉怀以农民协会为基础在武字区鲍四庙组成“抗敌委员会”,金理科负责一分会。同年7月,任武字区南原党支部书记。1932年7月,任中共三原县委书记。后调边区任陕甘边区特委书记。193...[详细]
靳伟,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古城镇靳家窑村。其父靳天理,先后娶妻两房,生有五子两女。靳伟排行0,故也有人称其靳二先生。幼时学于私塾,少年习武,对七节鞭尤其擅长,十八岁中武秀才。由于天资聪明,长大后外出经商,业务拓展到晋、冀、蒙、平一带,雄踞晋北。到民国年间...[详细]
晋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公元前716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在吞并晋国前称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杀死晋侯缗,吞并晋国,并以珍宝贿赂周釐王,周釐王便封其为晋国国君,列位诸侯。曲沃武公改称晋...[详细]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详细]
晋阳公主李明达(一说633年-644年),乳名兕子,唐太宗与文德皇后之女,也是唐太宗最爱的女儿。晋阳公主“始孩”之时,长孙皇后离世了,唐太宗便亲自抚养,晋阳公主也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然而世事无常,身在富贵宠爱之中的晋阳公主,却在金钗年华,未及良人到来便病殁了,唐太宗悲痛异常...[详细]
【金幼孜(1367-1431)】 金幼孜名善.明时徘山人(今属罗田镇)。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而进呈《春秋安旨》三卷。八年.鞑靼本雅失叛明.永乐帝亲征.幼孜扈从,命其记录所过山川、风土...[详细]
吉子正(1898-1965),华县辛庄小张人。幼读私塾,高小毕业从农。其父是秀才,因家学渊源影响,加之本人颖悟过人,故有“八斗才子"之称。民国23年,曾在新汉社当,当时编有《半壁河山》、《艳娘传》等剧。1945年-l949年,先后两次在李桂芳领导的马当剧团当。创作和改编了《牛马婚姻》、《汪精卫传...[详细]
査骏,1963年1月出生,1980年新干中学高二(1)班毕业;1980—1984年就读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1984年—1991年初,江西毛纺厂工作,历任产品开发室主任,计划经营科长;1991年—1995年底任浙江纺织集团深圳分公司业务经理;1996年创立深圳市同瑞祥纺织有...[详细]
剧燕(生卒年不详),字号、生平事迹均不详,蒲坂(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为诗雅正,亦十哲之一也。王重荣镇河中,燕投赠王曰:“只向国门安四海,不离乡井拜 。”重荣甚礼重。为人多纵,陵轹诸従事,竟为正平之祸,被杀害。...[详细]
窦抗(?-621年),字道生,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北周太仆窦善之孙,隋朝洛州总管窦荣定之子,太穆皇后族兄。 窦抗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早年曾入太学,历任千牛备身、梁州刺史、岐州刺史、幽州总管,袭爵陈国公。后因隋炀帝的猜忌,被免去官爵。 窦抗与唐高祖是姻亲,太原起兵后前去投奔,授为...[详细]
康基田(1728—1813)字仲耕,号茂园,山西兴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授江苏新阳知县,调昭文。为令几十年,迁广东潮州通判。以获盗功,晋秩同知。累迁河南河北道,调江南淮徐道,治河有声。五十二年,擢江苏按察使。命每年大汛赴淮、徐襄河务。六月,河南睢州河溢,基田奉檄驰往堵筑。次年,迁江宁布政使,兼...[详细]
康克清(1911——1992),1911年9月7日出生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塘湾的一个贫苦渔家。少年时期,她亲身经历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种种黑暗,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25年在本乡从事妇女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任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大革命失败后,她革命的信念更...[详细]
[康吕赐](1643—1731),字复斋,号一峰,自称南阿山人,是康海的后裔。为诸生时,能文章,自命必成进士。后两举副榜,遂放弃科举,专心经史,朝夕与其弟研习,造诣很深,远近闻名。数千里之外,时有来信询问疑难,考辩正误。所作《南阿遗稿》,内容涉猎广泛,对武功风土乡情记载较多。清雍正十一年(173...[详细]
康世安 生于民国二年(1913)10月1日,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镇大石庄村(原属大同县东南乡)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三十四年(1945)5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任大同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民国三十四年(1945)10月至民国三十七年...[详细]
[康佐]武功县浒西庄人,康海的叔祖父。精于医,特长脉法。以脉象能预决患者隔年生死,历千百人不爽,誉满城里。明成化年间,被推荐任县医学训科。著有《医问三卷》、《杂治略五卷》、《脉法一卷》。...[详细]
缑克敬(1889~1974) 字尧卿,本县西阳镇城南堡人。1927年从江苏南通大学纺织专科学院毕业后回陕,任陕西省教育厅督学,后任省三原工业职业学校校长。1931年任乾县县长。1933年任十七路军南京办事处主任,后又任国民政府-及-代表。1942年在家乡捐资兴建正风学园(即现在的正风小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