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瑆:号瑞湖,云南石屏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任略阳知县,时县城内铜厂污染严重,即令停办,并创建嘉陵书院(今县委、县政府驻地,1965年县委、县政府迁建此地时被拆除,山脚处现今还留有原档案馆作库房现为县委食堂的两排建筑)。...[详细]
高蟾(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详细]
高歌(1900-1966?),盂县清城乡西沟村人。与高长虹、高远征是胞兄弟。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清城小学和盂县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8年(1919)考入太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高沐鸿、高隽夫、张磐石等进步青年,研究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民国11年结束学业,回到母...[详细]
高鸿(1918年-2013年)陕西泾阳人,我国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分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45年2月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专攻分析化学,1947年9月获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48年2月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副...[详细]
高景德(1922-1996),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高景德,男,汉族,陕西佳县人。著名电机工程学家。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电机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副校长、校长...[详细]
即秦公子悝,秦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受伤死后,因没有儿子,而秦惠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后。 秦惠文王的小老婆芈八子有个能力出众的同母异父的大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只有...[详细]
高培支(1881--1960),名树基,字培支,别号悟皆,富平县人。清末拔贡生,后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同盟会员。历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代表、陕西模范讲演所所长、陕西省图书馆馆长、陕西省公署咨议、参议、陕西省教育厅咨议,曾获中华民国“四等嘉禾章”、“二等金色嘉禾章"。五四运动后,先后兼任西安师范、西...[详细]
高新庆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1941年生,瀼溪镇港下村人。祖籍安徽。1961年毕业于彭泽中学,1965年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工作,1975年入党。1985年被评为主任记者,1987年底评为高级记者。 1981年赴江西省筹建《人民日报》江西记者站。1987年7月被《人民日报》...[详细]
高益庆 (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1951年1月生,棉船镇新洲村人,南昌航空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省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1968年入伍,1974年就读于南昌航空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北京航空工业学院工学硕士学位。历任南昌航空学院教研室主任、师范部主任、教务处处长、江西省测试...[详细]
高远征(1908—1927),原名高仰慰,盂县清城乡西沟村人。高远征自幼受父熏陶,酷爱学习,加之才智甚佳,入小学后学习成绩优异,倍受师长钟爱。在太原进山中学读书期间,他和裴丽生等青年学生,组织进步文学团体“石燃社”,宣传马列主义。从此,他取名远征。寄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自己任重道远。民国14年...[详细]
高岳崧(?~?),字峻生,亦有峻峰之说,号幼潭,陕西长安人。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梁耀枢榜进士第二人。 高岳崧的父亲高景清,字春潭,由太学生议叙道员,赏戴花翎。是个在当地出名的义舍财、保乡梓的乡绅。高岳崧幼年时,素来是个有个性的人。他嗜好看书写字,善长写文章,字也写得好。由于出身官府...[详细]
高虞夫(1910~1995) 字平初名心夔、生于宣统三年八月初五,黄花虎厂坞村人。其曾祖、祖父,皆为清之太学士,至其父树启,家道中落,为送儿辈读书,变卖田产,以资膏火。 虞夫少时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9岁能诗文,10岁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5岁入江西剑声中学,毕业后,为分担家庭生活重担,放弃...[详细]
葛懋春又名方晓虹、鲁春龙,男,1926 年2 月生,肥西县刘河乡葛大郢人,民国35 年(1946 年)8 月毕业于舒城晓天安徽第七临时中学,同年9 月进青岛山东大学外语系读书。1951 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历任讲师、系主任,现为历史系教授。编著有《基础与上层建筑》、《枣庄煤矿史》等10 多部著作...[详细]
葛德淦(1914~1966)肥西县刘河乡葛大郢人。民国28 年(1939 年)考入湖南大学,民国32 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9 年加入共产党,任湖南大学马列主义研究室主任。1951 年进北京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回湖南大学任教。1954 年调湖南师范学院任教,后为教授。著有《关于十月社会主...[详细]
耿恭(生卒年不详),字伯宗,东汉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出身于世代将门之家,伯父耿弇是东汉初年的著名将领,父亲耿广也曾做过中郎将。 永平十七年(74)冬,汉明帝为了恢复对西域诸国的控制,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命令窦固、耿秉、刘张等率军再次出击车师王国(在今新疆吐鲁番、吉木莎尔一带)。耿恭...[详细]
耿万津(1929-1985)韩城市芝阳乡西赵庄村人。1950年参加革命,l95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韩城县人民剧团团长,韩城化肥厂行政科长,韩城古建队队长,司马迁文管所副所长,韩城市文化馆巡视员和《龙门》季刊主编等职。 耿万津同志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戏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对工...[详细]
哥舒翰(?-757年),突厥人,唐朝名将,官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爵西平郡王。哥舒翰屡破吐蕃、占领石堡城,夺取九曲,成立了宛秀、神策二军。哥舒翰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以致身虚;也曾向唐玄宗极言王忠嗣无罪,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王忠嗣的罪。安史之乱时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安庆绪大败...[详细]
窦巩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详细]
公孙贾,战国时期秦国人,太子驷(秦惠文王)的老师。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时因纵太子犯法而被施以黥刑。 公孙贾 战国秦孝公时人。太子驷(秦惠王)之师。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他因纵太子犯法而被施以黥刑。见《史记·商君列传》。黥刑:又叫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