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离(1903-2000),男,汉族,1903年2月28日生,河北省元氏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早年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入校后很快接受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西北国立大学,开始做党的工作。1925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详细]
李狄三(1914年~1951年)原名李颜勇,河北省无极人,进藏英雄先遣连-表、党支部书记、总指挥、著名战斗英雄,1914年出生在无极县里城道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颜勇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6月,被党组织吸收为该村第一批中共党员。1938年秋,...[详细]
李敷(?-470年),字景文,赵郡平棘(今河北赞皇县)人。北魏大臣,高平宣王李顺长子。 真君二年,被选入太学教学。由于忠诚恭谨而侍奉太子。又任中散,与李、卢遐、度世等都以聪慧机敏在朝中参与机密,传达诏令。李敷生性谦恭,加上有文才学问,高宗厚待他。升任秘书下大夫,掌管重要事务,加授前将军,赐...[详细]
李广振男,1962年4月出生,河北高邑县人,汉族。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南昌市第六届委员会主委。江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南昌市第十三届政协副主席。 1978年至1981年就...[详细]
李潜(1605-1677年)字龙吉,自号百柳园居士。栾城赵庄人。明崇祯年间由生员入国子监,绝意仕进,博览群书,尤精易理。初家颇富,后散其财产,独建一小楼,前厅后寝仅可容膝,足不出户,惟闭户读书。学问渊博,有问必答。又于舍南植柳百余,中筑小台,上建方亭,夏日柳荫密覆,好鸟翔集。李潜时或坐卧亭上,有...[详细]
李式,字景则,李敷弟,北魏官员,赵郡平棘人。 李式因学问知名。历任散骑常侍、干东将军、西兖州刺史,濮阳侯。李式自因家人占据要职,心中忧虑危难祸患,常常告诫守渡口的官吏:朝廷有使者,一定先禀告,然后让他通过。不久使者黎明时突然来到,守渡口的官吏想先禀告李式,使者欺骗说:“我需要南渡,不在此州停...[详细]
高平宣王李顺(?~442年),字德正,赵郡平棘(今河北赞皇县)人。北魏大臣,著名藏书家。博涉经史,有才策。拓跋珪攻打后燕时,其父李系转投北魏,封平棘令。拓跋焘在位,先后从征柔然,征伐大夏的赫连昌、赫连定,出使北凉,最终进爵高平公。 李顺前后出使北凉达12次,北凉沮渠蒙逊为了避免与北魏争锋以待...[详细]
李蔺田,男,汉族,1917年1月6日出生在河北高邑县。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高中),1934年创办北平进步文艺刊物《化石》。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同年参加一二九-。后随清华南下转入湖南长沙联合大学(清华)。1937年肄业于北京清华大学。...[详细]
刘克信(1893—1941),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少将总参议兼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字彰民,河北石家庄郊区振头一街人。1915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历任国民党军队的排长、连长、上校参谋长、上校团长、旅长、师长、教育长、总队长等职。1930年担任山东济南市警备司令。 1937...[详细]
刘泽如,原名刘澄青,字濬哲,又名易华,玉莹(荣)。897年3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西良马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一岁时不幸丧父,靠母亲给人纺线织布,缝缝补补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断断续续上完了初小。1912年考入县立高级小学堂,1915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22年春,刘泽如告...[详细]
李维祯,1910年7月13日出生,河北省无极县人。全国著名药政学专家。1926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在陕北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维祯参加革命后曾先后担任红军卫生学校教员,八路军卫生部医药材料科长、制药厂厂长、药科学校校长,军委卫生部药材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详细]
李系,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魏大臣,高平宣王李顺之父。 初仕慕容垂,拜散骑侍郎,东武城令,治有能名。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平定中原,以为平棘县令。卒于家,赠宁朔将军、赵郡太守、平棘男。 ...[详细]
李宪(470-527年),字仲轨,赵郡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北魏大臣,西兖州刺史李式之子。清高纯正有风度,好学有器量。太和初年,继承爵位,又降为伯。任秘书中散,文雅被孝文帝知道赏识。 后任赵郡太守。赵修与其州里,赵修归葬父母,牧守以下畏惧而不敢正立,李宪不为所屈,当时人认为很崇高。后因为...[详细]
李希礼,字景节,赵郡平棘(今河赵郡平棘北赞皇县)人。北魏官员,定州刺史李宪之子。 禀性敦厚,容止枢机,动遵礼度。起家著作佐郎,修撰起居注。历位太常少卿,兼廷尉少卿,行魏尹事,拜豫州刺史。居于议曹,与邢邵等议定礼律。卒于信州刺史...[详细]
李希宗(501-540年),字景玄,赵郡平棘(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北魏官员,定州刺史李宪之子。 性格宽和,仪貌雅丽,有文才学问,起家太尉参军事,领侍御史,迁通直散骑常侍。寻为东南道行台丘珍右丞,与诸军讨贼于彭沛,克之。迁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齐神武高欢擢为中外府长史,成为高欢集...[详细]
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人,上党太守李希宗之女,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出生于著名的高门士族赵郡李氏,属于当时没有南渡的北方世家大族。李祖娥温婉可爱,才貌双全。被其父李希宗视为掌上明珠。李祖娥十几岁时,便倾国倾城,被丞相高欢选择嫁给当时还是太原公的高洋,明媒正娶,成为太原公夫人,以后更是步步高升。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