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众(?—83)东汉经学家,字仲师,开封(今开封市)人,年十二,从父兴学《左氏春秋》,精于所学,作《春秋杂记条例》兼通《易经》、《诗经》著名于世。建武中皇太子及山阳王通过虎贲中郎将梁松用缣帛聘请他。郑众用“储君无外交之议藩王不宜私通宾客”,婉言拒绝。后梁松事败,太子受贬,宾客都受到连坐,唯独郑众...[详细]
周址,字之础,广东开平人,1890年生。黄埔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因成绩优异被选送入北京陆军大学第三期。 1925年南下广州投奔革命政府,任党军第一旅三团八营中校营长,以后充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纵队独立团上校团长。第二次东征中因功先后升任独立第四师副师长、少将师长。...[详细]
诸敏,原名朱启聪,又名俞志明,祖籍江苏南京,出生于河南开封。学生时期,在两位兄长的影响下,追求进步,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6年到上海正风中学求学,被推举为学校高年级学生自治会主席。期间组织和发动学生参加救国读书会、歌咏队、-等活动,经常在墙报上发表文章,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并参加上海大中学...[详细]
宗奇 (1877-1960),辽宁省开原县人。满族正蓝旗托合罗氏。1903年考取附生(秀才),1906年3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临行前觐见了光绪皇帝。1910年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东京政法大学高等研究科。翌年7月回国,被清政府学部授予法科举人。1915年2月任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校...[详细]
白艳 女,彝族,云南省开远市殡仪馆副馆长,1971年8月出生,1997年7月入党,中专文化。 自1988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白艳同志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殡仪火化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殡葬事业。工作中,她始终急死者家属之所急,真正把自己当成每...[详细]
白子峰(1877—1933),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副司令。 名万财,字子峰。出生于奉天省开原县(今辽宁开原)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三。他没读过书,13岁开始当家理财,白家是当地首富。白子峰性格豪爽,为人仗义,不畏权势,乐善好施,在村中威信很高,人称“白三爷”。1931年“九...[详细]
曹子道(1917~1985),河南杞县人。10岁学唱豫剧,初工小生,年长改唱须生、老生,以至花脸。“七·七”事变后来陕搭班演出。1950年于三原县接办民众剧社,自任班主。1952年4月率社至西安租场演出。继在东二路一片空地上搭建简易剧场,扎根落户。演艺精湛,能够巧妙地运用假嗓音唱出强硬的高音拉腔...[详细]
邓述明(1906-1934.7.31),四川省开江县人。1925年春入沈阳南满医科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4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后被保释返川。同年底由中共四川省委派往川东作特派员从事兵运工作。在万县打入川军第2...[详细]
范孟(?-1339) 元朝河南省台小吏。杞县(今河南省杞县,位于开封市东南)人。一名范孟端。1339年(顺帝妥懽帖木尔后至元五年)11月,他与霍八失等同谋,伪称诏使,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杀元河南行省平章月鲁帖木儿、左丞勃烈廉访使完者不花、总管撒里麻,假称圣旨封他为河南都元帅,任用归官,以...[详细]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景元四年(263年)...[详细]
黄之萌(1888—1912),广东开平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成员,北京陆军测绘学堂毕业。1911年,加入京津同盟会暗杀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启用袁世凯,企图扑灭这场革命。袁世凯出山后,在清政府和革命党之间大玩两面手法。黄之萌与张先培、杨禹昌等赴北京,用炸弹暗杀袁世凯,事败被捕。不久,...[详细]
李朝斌 (?~1894) 李朝斌,字质堂,善化县人,生年不详。本姓王,自幼育于李姓。及长人行伍,隶长沙协标,道光二十六年(1846)随防新宁。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人湖南,他卖力防守省城有功,赏六品军功。四年,曾国藩调他充水师中营哨官,从杨岳斌攻武昌、田家镇各要隘,累功擢参将...[详细]
李涤支(1893~1974),名思溎,号涤之、涤支,天津市人,民进会员。民国“年(1922年)南开大学肄业至河北保定私立育德中学任教,继任训育主任。民国26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随校南迁河南省西峡口,改任总务主任。民国28年(1939年)春,保定育德中学同仁、共产党员王荫圃从延安到西峡口...[详细]
罗弘信(835~898)字德孚,唐代长沙人。因祖及父皆为魏州军校,寄籍魏州贵乡。其相貌雄伟,善骑射,青年从军,为魏博节度使裨将。唐光启(885~888)末年,魏博军乱,牙军拥他为主帅。文德元年(888)诏命为留后,再升节度使、工部尚书,复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使等。昭...[详细]
马维骐(?-1910) 清末将领,云南阿迷(今云南省开远市)人,字介堂,行伍出身,早年从云贵总督岑毓英镇压云南回民起义。1884年(德宗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时,率军出关,攻宣化,败法军,后法军围刘永福,他奋勇驰援,鏖战两昼夜,敌退。又分兵临洮助战(今甘肃临洮县,兰州市东南)获胜。后任四川提督。...[详细]
穆皇后吴氏(?—245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 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成为寡妇。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详细]
欧阳颤(497~563)字靖世,临湘人。出身豪族,幼好学,博通经史。南朝梁大通元年(527),他随左卫将军兰钦征交州,兰钦卒于途,他护其枢还建康,任临贺内史。时衡湘50余峒少数民族反梁,衡州刺史韦粲以颇为都督前往镇压,事平,以功封超武将军、新丰县伯。梁末,宗室萧勃遣领攻陈霸先于建康,为霸先所擒。...[详细]
嵇清(生卒年未详),字仁伯,原籍汴京(今开封),宋室南渡后,迁居临安府(今杭州)。出身医药世家,自幼随父习医,得祖传治疗骨损金疮秘术。北宋末年,金军屡犯中原,伤残军民无数。嵇清与父亲一起行医民间,救治活者很多,因此名声渐著。金军将帅听说其医术高明后,强请嵇清随军治伤,被他拒绝。后乘乱南逃,定居临...[详细]
王侁,字秘权,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王朴,曾任后周枢密使,因上筹边之策而名噪一时。王侁虽系名门之后,本人也有战功,但其为人“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业因力战,陷于阵,侁坐除名,配隶金州”。王侁当时确实逼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无奈服从,但与王侁、潘美约定,王侁、潘美负责安置伏兵于陈家谷口接应他。王侁等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