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坤(1889~1932),华容县胜峰乡人。1926年春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继任区农协执行委员。“马日事变”后,奉命在石首、监利一带从事地下活动。同年秋,打入东二区常练队,同年冬,举行武装起义。1928年初,惩治劣绅刘应城、黄谷城和国民政府沔阳县县长,缴获大批生活物资,...[详细]
曹国斌(1897~1987),又名志明,华容县南山乡人。民国6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11~15年,先后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求学。15年底回华容任国民党县党部执委。“马日事变”后去马来西亚怡保任中学校长。18年留学瑞士。后在“国际联盟中国代表团”任书记(记录员)。1949年后,历任台湾驻美国洛杉矶...[详细]
陈大宁,六王乡谭泥村人。20年代初,在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农业部学习。毕业回国后,任广西农业试验场场长,开展良种、肥效、水利、气象、耕种等项试验和研究。他搜集省内外各种优良稻种,进行试验、择优,介绍给各县推广种植。从国外引进了油枷利树、相思树、柠檬桉等树种。 1931年前后,广...[详细]
陈格,男,1939年出生。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鄂州市楹联学会会长。1970年10月任英山县黄梅戏剧团书记、团长。1976年7月至1983年4月英山县文化局文化股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1984年10月至今任鄂州市楹联学会会员、会长。1999年10月至今任省楹联学会副会长。2003年6月至今任中...[详细]
成立超,祖籍十里乡大坡村。192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吡叻州玲珑埠。小学毕业后回国,在家乡容县都峤中学读书,肄业一年多,回玲珑经营烟叶生意,旋迁怡保,合股开设锡矿公司。一年后在吉隆坡开办鞋厂。后定居新加坡,联合创办衣厂,兼投资其它事业。发起组织新加坡广西会馆,曾任新加坡广西醒狮团团长、总会理事、世...[详细]
程万里(生卒年不详),字道远,号素轩,今华容县城关镇人。明天顺元年(1457)中进士,授吏部给事中、左给事。成化六年(1470),京城兴建西山佛阁,工程浩大,费用繁多。他历数弊端,上疏谏止,朝廷采纳,即命停修。旋升户部右侍郎。九年,奉命参与规划修复新疆哈密城,因功升户部左侍郎。十三年,因愤恨宦官...[详细]
陈桓乔,女。县底乡冠堂村人。1905年农历9月生。1927年7月任北流县女子小学校长。 在革命斗争时期,1927年“四·一二”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湖北省地下党宣传部、周恩来身边工作,协助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向警予主编地下党机关报刊《长江日报》。1931年后任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委秘书兼组织部长、...[详细]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详细]
陈协五(1876——1944·5),名祖虞,县底乡冠堂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人。 拥护孙中山开办新学的主张,1904年在梧州创办国民学堂,并任校长,后任国民日报主编。 1908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这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同盟会。1911年毕业回国,任南京临时国会议员。...[详细]
陈雄(1894·1——1974·2),原名德广,号杰夫。县底乡冠堂村人。国民党军中将。15岁入广西陆军小学,毕业后于1911年进湖北陆军中学。1914年入湖北南湖陆军第三预备军官学校。1916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在保定入伍半年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后,在广西马晓军部下...[详细]
陈业农,女,原名陈超群。县底乡冠堂村人。1918年农历6月生。 1936年至1937年分别参加广西第一、 二届学生军,并随军北上抗日。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战在大别山区。1940年,入新四军第四师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学习并在师部工作。 1945年5月起,先后在县一级以上的金库、财政...[详细]
陈元香(1896~1990),女,华容县幸福乡人。全国“三·八”红旗手。从30年代末期起,她在长子指导下,对棉株实行合理植施,单产高于一般棉农。1950年,她支持次子吴道生大搞科学植棉,自己也参加试验田种棉。她没有文化,就要儿子、孙子将植棉技术资料念给她听,还多次与当地植棉模范和技术人员交流经验...[详细]
陈再乾,松山乡三合村人。1950年生。广西艺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花鸟画家、广西美协会员、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自治区美展并多次获奖。《硕果飘香》 、《春晨》等100多件作品发表于《华声报》、《美术报》、《中国花鸟画选》等20多种报刊。他的画有的被河南、贵州、江苏、湖北、江西等...[详细]
崔履堃(1894·8—1963·4),字顺堂。六王乡古泉村人。梧州二中毕业后,进复旦大学理科。1917年由上海回广西,分别在怀集、岑溪、梧州二中任教。1922年8月至1927年2月在容县中学任校长。1927年3月至1929年7月,历任省立梧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广西教育厅视学。 ...[详细]
崔赞斌,六王乡古泉村人。1934年4月生。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从事航空工艺科研工作。 高级工程师。曾任航空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工艺研究所所长。1979年著有《机身、机翼多交点同轴度误差计算》 , 与人合著《飞机制造互换协调技术》、《飞机结构工艺性》等书。 1987年后负责审校由国防工业出版社...[详细]
董新山(1908~1994)华容县万庾镇人。1929年在家乡参加农民-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七一五团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详细]
范亚音(? ——1863·12) ,又名茂芬。十里乡黄狗陂(今甘旺村) 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在家乡附近组织天地会,广结义弟兄。口号为“桃之夭夭,兄弟尽招;其叶(业)臻臻,劫富济贫;驱除胡虏,还我河山”。他的队伍很快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以“打单”、“捉参”,向官绅地主作斗争。(注)清...[详细]
封鹤君(1876--1959)名祝祁,号檗庵。杨梅镇石岭村人。出生于湖北蕲州。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辛丑科举人。1906年任湖北荆门州师范学堂国文、历史教员。宣统元年(1909)以试用知县分发湖北,任藩署民事科员兼存古学堂文牍。民国3年(1914年) ,任湖北通志局协修。1916年任蒙古都...[详细]
封明光,祖籍黎村镇。1964年中学毕业后,任马来西亚吡叻高乌林国隆宝号书记。1967年至1969年在泰国曼谷英商保险公司任统计部主任。1970年至1971年在马来西亚高乌林打昔管理胶园。1972年回泰国罗勇府种植胶园,后兴办旅游社、酒廊以及芭堤雅室-击场和蒂芬妮歌剧院。任曼谷威马旅运社有限公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