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崇家, 石寨乡人。1916年10月6日生。中国著名药理学家。1942年广西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讲师,1952年为副教授,1978年任武汉医学院教授,后为同济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教授。早年对中药“苦楝树皮的药理及临床研究”、“使君子之研究”等,发表了论文20多篇。...[详细]
胡德林(1922年—1941年)、胡福才(1923—1941年),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是叔侄两个。他们和葛振林一样,小时受苦,日本鬼子来了,又增添了民族恨。 1940年,八路军攻打容城县城,他们踊跃支前。县城打开,他们又自告奋勇帮助部队运送战利品。当部队领导夸奖他们任务完成得好,要他们回家...[详细]
胡福才(1923—1941年),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同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猖狂进攻。 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3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兵几路围攻驻扎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一带的一分区司令部及...[详细]
季韦佩(1898~1937),字嘉贤,华容县塔市驿镇人。民国1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北伐。后在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参加“剿共”。抗战初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一师三六五团上校团长。26年11月,奉命守上海苏州河南岸吴家库阵地。日军以飞机大炮掩护渡河,季韦佩率部抗击,全团死伤达三分之...[详细]
李淇,杨梅镇杨梅村人。1943年生。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著名钢琴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钢琴学会会长、广州乐团副团长、广东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曾随中国音乐家小组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台录音,并在西德、奥地利10多个城市演出。西德《科隆日报》称...[详细]
梁栋新(1904·10——1973·3) ,石头乡甘冲村人。国民党军少将。1926年毕业于集美中学后投笔从戎。1927年,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排长、营附、参谋、中校附员、上校参谋主任。1932年,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1937年毕业后任第九师少将参谋长。1939年任第六军参...[详细]
梁砺金(1866——1946)。自良镇古旺村人。从小有志气,1895年去香港,听了孙中山的革命宣传,接受“兴中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纲领,参加了革命,同年9月9日参加了广州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兴中会会员遭受搜捕,梁砺金潜回香港,不久去马来西亚攒钱支援孙中山革命。他深入...[详细]
廖百芳(1875.4—1950.6),杨梅镇河口村人。毕业于容县师范和梧州政法学校。 廖百芳早年参加孙中山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民国初年起,先后在容县明伦女子学校、长州蚕业学校以及平乐、陆川、岑溪、梧州、南宁、柳州、惠来(广东)等地中学任教。1922年秋任滇桂联军总部秘书...[详细]
李诚能, 杨梅镇杨梅村人。1931年3月生。北京大学毕业后,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是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历任该校经济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武汉市社会科 合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科 合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干事,1978年以来,湖北省人...[详细]
李大江,县底龙山村人。1901年生。早年进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国民党军团长、旅长、海鳄舰长。曾为香港新界广西同乡分会发起人之一,定居香港。1991年4月5日捐献30万港币支持家乡容县教育事业建设,设立“李大江教育奖励基金会”,奖励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和教育功臣。相关院校...[详细]
李良耀(1902-1932),湖北石首桃花山人。又名李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军委人事动员科科长。 1922年夏,李良耀进入武昌高师读书,与恽代英时有接触。不久,由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初,李良耀与李兆龙等在武昌发起成立“石首旅省同乡会”。在他的影...[详细]
林山,又名林拔钊,容城镇人,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入南京中央实验所研究班。 1939年参加救亡运动,赴延安。后在边区政府、东北农业部门和东北行政管理局工作。1949年后,历任广东、广西农林厅副厅长、厅长,广西科委主任、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曾赴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越...[详细]
李盛汉(1909·7~1989·4) 广西容县黎村人。民国25年(1936年)于广西大学采矿专修科毕业后,到合山煤矿股份公司任实习员,后升任助理工程师、省建设厅技士、西湾煤矿副工程师、合山煤矿股份公司工程师、采矿组组长、矿场主任。民国27年(1938年)参加“中国工程师学会”。民国34年(19...[详细]
刘礽祺(1887~1964),字牖辅,号友孚,华容县胜峰乡人。清宣统二年(1910),任黄湖书院和县模范小学教员。民国5年入湘军讲武堂。9年任河南都督徐州督办署参谋长。13年任冯玉祥国民军第二军旅参谋长。16年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后,他受牵连入狱,4个月后获释,恢复军职,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副...[详细]
刘德琦,祖籍松山乡沙田村。出生于马来西亚雪州蒲种埠。先后毕业于吉隆坡尊孔中学及美以美英校。1982年首次选中为吡叻州立法议员。1986年,当选为马来西亚第七届全国国会立法议员兼吡叻州德马湾区州立法议员。他曾任多间公司执行董事与厂长。是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创建人之一,历任该党中委、吡州党主席、吡叻州...[详细]
刘逢春(1895-1932) (1895—1932)革命烈士。湖南华容人。189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曾读过两年私塾。后给地主放牛,做长工,并拜师习武,练就了一身武功。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1927年“马日事变”后,隐蔽打工为生。1928年初,参加中共华容县委...[详细]
刘革非(1902~1932),乳名卓然,今华容县三封寺镇人。1924年在长沙读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推选为长沙市 代表和育才中学学生会会长。 1925年夏,从育才中学毕业,回县城组织雪耻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带头走街串巷,宣传 “仇货”,惩办奸商。1926年,华容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详细]
刘公武(1903~1988),曾用名庚舜、耕芜,华容县城关镇人。民国11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13年转入复旦大学。14年在校加入国民党,是年参加“五卅”运动。15年5月被选为复旦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长,被校方以“危险分子”之名勒令退学。他回到华容参加农民运动,和共产党员欧阳悟、何坤等合作共事,发动和...[详细]
刘炯忠,黎村镇珊萃村人。1924年生。1949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法律系,留校任教。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后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教授。 刘炯忠60年代起致力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出版和发表了主要的著作和论文49部(篇)。其中《论(资本论>中逻辑和历史的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