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肖人 (1940~) 曾用名陈孝仁。广西宾阳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戏剧系。同年参加工作,历任广西人民出版社、室主任,漓江出版社副总,广西新闻出版局图书出版管理处处长。曾任广西作协第三、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版协理事,广西版协副主席,编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开...[详细]
江恒游,1958年出生在广西宾阳县一个老干部家庭。父亲江如浩,是一位1948年参加革命的老游击队员,老共产党员,曾率领游击队转战十万大山,剿匪除霸,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49年全国解放后,转业在广西南丹锡矿担任领导职务。1962年,4岁的江恒游和哥、姐随父母从县城被下放到农村,在农村生活14年...[详细]
柯炽 (1935~) 广西宾阳人。中共党员。1949年广西黎塘开智中学毕业后自修大学中文课程。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粤桂边纵8支队22团文化教员,宾阳地委、南宁地委干事,《邕宁农民报》记者、,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系统秘书、科长,《广西文学》诗歌散文组长,《南国诗报》总,广西文联高级,教授...[详细]
蓝少成 (1923~2007) 笔名蓝山。广西宾阳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历任广西大学中文系助教,广西师范学院及广西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文系副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委员,广西作协常务理事、顾问,桂林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广西外国文...[详细]
梁芳昌 (1945~) 笔名梁川、阿昌。壮族。广西宾阳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中国作协文讲所。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梁村小学教师,柳州铁路局融安车务段站务员、局宣传部文教干事,《柳笛》杂志主编,柳州铁路局文联秘书长、作协主席,专业作家。现任《中国铁路文艺》特约记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详细]
程思远(1908年-2005年),广西宾阳人。政治活动家。罗马大学研究生毕业,政治学博士。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逐步成为桂系的核心人物。他捭阖纵横于蒋介石、李宗仁之间,参与筹划了反蒋、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逼蒋下野、与共产党和谈等重大历史事件,在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的10年间,李宗仁先后...[详细]
谢逸 (1918~) 广西宾阳人。民盟成员。1932年毕业于南宁中学。曾任南宁中学教师,原《广西日报》南宁版总,香港东方中学教师。1949年后历任民盟广西自治区委员会宣传科科长,广西政协地方史志研究组组长。广西杂文研究会顾问。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杂文随笔集...[详细]
陈良佐(1887~1968),字辅之。广西宾阳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进广西讲武堂,后转陆军速成学校。民国3年(1914年)入陆军大学,毕业后,在桂军历任排、连、营、团长、旅长、少将参谋、中将参谋长等职。24年,陈良佐先后任靖西、武鸣县长,浔州、梧州、桂林行政区专员兼民团指挥官。27年...[详细]
梁瀚嵩(1886—1949) 壮族。字浩川。宾阳人。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16年起在陆荣廷部先后任连长、营长和南宁造币厂厂长。1924年在李宗仁部任团长,北伐战争中晋升师长。1930年任广西民团副总指挥兼南宁区民团指挥官。1936年被撤广西民团副总指挥职,之后历任南宁、桂林、武鸣等区...[详细]
蔡灏(1897—1948),字公望,古辣乡蔡村人。南洋公学铁路管理系毕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后任第四集团军补助教肖处处长、宣传处处长。北伐战争后,改任广西建设厅技正、平(乐)梧(州)公路局局长、梧州工务局局长、苍梧县县长,对梧州市的建议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任第...[详细]
陈逢灿(1902一1949),甘棠镇那宁村人。民国11年(1922年)当兵,后升任连长。26年(1937年)入南宁军校,毕业后留校任上尉队副。28年(1939年)任补充团少校团副。35年(1946年)任隆安县 局长。37年(1948年)任横县 局长。在横县期间,大肆搜捕-中共横县地下党员和革命群...[详细]
程月如(1934一1964),艺名林黛,出生于南宁。其父程思远赴意大利留学后,她回原籍(今大桥乡大程村)居住年余。 1949年赴港,入九龙番江书院,后转华敦英文书院。1950年初,为香港长城影业公司赏识而选入影坛,后转永华影业公司。1951年17岁时因演《翠翠》一举而成名。1957年,在日本...[详细]
覃观成(?-1856年),宾州城内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与韦四、屈四组织农民起义军。十一月,聚众2000余人在城外富罗庙结盟,号称洪家。四年(1854年)正月,覃观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宾州城外东街,四出筹集粮款。覃观成联合宋扶捍、廖金相等假冒清军,进入上林、迁江,攻破三里营,占领40余日...[详细]
黄长林 (1894~1983) , 又名黄彪、张楠,高田乡黄马村人。从小参加农业生产和开山采矿劳动。民国8年(1919年) 参加旧桂系军队。22年(1933年)8月脱离旧桂系参加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苏区三军团三营九连班长,军委总兵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管理员,陕西安塞军委二...[详细]
梁树英(女)1919年生于宾州镇南街。11岁入小学,喜爱刺绣绘画,后因生活困难,停学在家,常为他人描、绣枕套、花鞋、花帽等。17岁学织壮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和支持壮锦生产,梁深受鼓舞,不断创新图案和染色。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前夕,她以毛泽东主席“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题材...[详细]
廖原(1913—1977) ,原名廖玉才,宾州镇天堂里村人。读初中二年级时,因家境贫困,辍学务农。民国23年(1934年)考入南宁计算人员养成所,毕业后分配到省府统计局任调查员。 26年(1937年)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组织被破坏,失去联系。28年(1939年)到安微省政府秘书处任办事...[详细]
李洪祥(1913年—1949年),甘棠镇那再村人。民国36年(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交通员,负责横县、永淳、宾阳三县的联络工作,并解决进村的武工队食宿和保卫问题。为方便地下党员、武工队员出入,在家里开一后门直通山上。他送情报时,装作钓鱼,把文件塞进钓竿内,沿江边或小路走。他利用外出时机,...[详细]
刘锋民(1904年—1944年),原名刘福先,宾州镇白莲村人。高小毕业后,任小学教师。民国24年(1935年)到南宁民团干校受训,25年(1936年)起,先后任宝水乡乡长、新宾镇、芦墟镇副镇长。他为了混进中共宾阳地下党,政治上伪装进步,积极“投靠”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中共宾阳地下党贯彻抗日民族统...[详细]
刘兆生(1958—1979),新桥乡新村人。读初中时,一天放学回家,他发现一户社员的房屋起火,马上跑去救火,头发被烧了,群众让他去上药包扎,他说:“没问题”。军属刘文生家建新屋, 又主动去帮挑砖担瓦,忙个不停。乡亲们都称道他是个好青年。1979年1月,他在高峰林场做临时工,听到家乡正在组织支前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