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端(1894-1970),字仲庄,华城镇维西村人。1915年毕业于北京军医学校。1924年任江苏陆军医院医务主任,军政部第二十一、第五、第一陆军医院院长。抗日胜利后任军医署少将专员,1948年辞职。1963年任南京市医院医师,翌年退休。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魏大杰 (189...[详细]
杨发利(1856-1938),字秉元,横陂镇小都村人。早年赴香港开设发利建筑公司,获利渐丰。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他回到家乡,倡议封山育林,捐款修路建桥、筑陂开圳。抗日胜利后回香港复业。 同年(公元1856年)出生的名人: 沈澍霖 (1856~1938) 甘肃省兰州西固...[详细]
颜容端,生卒年不详,字体敬,今华城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乡试举人,明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是明代长乐的第一个进士。他在任福建南安县知县时,遇汀漳流寇劫掠,即召集各道民勇,设伏于鸡母屿,将贼寇全部擒歼。后任安吉州太守,在任7年,能搏击豪强,提户部员外郎;督关监场,不畏权势,升云南佥事。...[详细]
曾伯瑶(1907-1988),号冠英,水寨镇七一村人。1925年10月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参加北伐。历任国民党军排、连、营、团长、处长。抗战胜利后调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兵役班第三期受训。1947年调任海南岛琼东团管区司令部少将司令。后赴台居住。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详细]
曾磊(1909-1978),河东镇牛石村人。广东警官学校第六期、德国慕尼黑 学校毕业。1934年回国,历任南京中央宪兵学校教官、警训处长,军事委员会防空总监部上校科长,中央训练团高级警训班第四期训导处长。1948年返粤,任广东保安司令部上校科长、少将警务处长兼特勤团长。1949年到台湾。 ...[详细]
曾琼琲(1758-1845),字荣锦,号宝圈,今棉洋镇洛阳村人。幼读诗文,长习武艺,十九岁为武科邑庠生。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赴省乡试中武科举人,五十五年(1790)上京会试中武科进士,殿试钦点榜眼,授蓝翎侍卫。三年后出任江西下历都司、九江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省中军府中军大将,诰封四世...[详细]
曾三利(1808-1894),原名贯万,号鸣翱,字奕贤,水寨镇员瑾村人。少年时家贫,同其兄步行六昼夜,转入香港九龙,受雇于某石厂为伙夫。后为厂主爆破巨石,独自设计,试爆成功,被厂主任为工头。1842年,他在筲箕湾独资创办石场,又利用屋后天然泉水,筑池蓄水,以供商舶需求。嗣后兼营商业,开设“三利”...[详细]
曾天节(1906-1995),原名志文,后改名曾勣,华城镇维西村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即回乡投身五华农民运动,曾任中共五华县委书记、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革命军中历任参谋、队长、主任、少将高参等职。抗战时,支持-工作。广州沦陷时,他从清远亲...[详细]
曾友仁(1888-1961),字伯君,岐岭镇柯梅村人。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历任师长、副军长。后任第七战区办公厅中将主任。1949年定居香港,1952年赴台湾。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何寿田 (1888~1948)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傅翼 (1888~1952) ...[详细]
曾月根(1872-1931),周江镇峎头村人。早年喜习中医,善治内科疾病,对伤寒、温毒和中风痹症,尤有独到之处。清末开设“信孚药店”,1920年改称“通泰庄药店”。1929年《全国名医验案汇编》先后发表其医案四则,刊行全国。曾月根为人谦逊,从不贪富贱贫,对贫者慷慨解囊。兴宁水口钟伯运母病危,无钱...[详细]
曾志民(1897-1964),字锡安,岐岭镇龙岭村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1923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1925年后任粤军总部军医处处长、岭南医学院院长、汕头市立医院院长。抗日时期在梅县设曾志民诊所。新中国成立后,任汕头专区医院及梅城卫生院医师。 同年(公元...[详细]
张辅邦(1901-1972),字卫苍,棉洋镇竹坑村人。1924年冬考取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主编《黄埔潮》校刊,留任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组织孙文主义学会。1926年参加北伐,任中尉排长。攻克南昌之役,奉命先期潜入策反建功。1927年,任营指导员兼雩都县县长。8月,调任三十二军六十九师团指导员,...[详细]
张国良(1907-1950),安流镇半田村人。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生。后任南京孝陵卫国立政治大学训练部少将大队长(属-辖)等职。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魏汉华 (1907~1955)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李友梅 (1907~1937) 革命烈士 广东省梅州市...[详细]
张嘉谋(1911-1985),华城镇塔冈村人。193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在德国汉堡大学研究哲学和德国文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后回国。历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央大学、中华文化学院、文法学院教授,广州市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7年出任中大附中主任。1948年重任中山大学教授...[详细]
张剑珍(1911-1931),女,双华镇大陂村人。出身地主兼工商业家庭。1926年,15岁的张剑珍向往革命,毅然加入了农会,并担任乡农民协会的宣传员。她能结合当地斗争情况,自编自唱,出口成章。1928年秋,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29年2月,中共五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她当选为县妇女委员。同年底,她...[详细]
张际斯(1889-1949),华城镇维西村人。1912年入伍,保定军校生,参加北伐、东征,任粤滇联军参谋长。1917年授少将衔。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林蔚 (1889~1955) 蒋介石幕僚专家 浙江省台州黄岩 孙铭武 (1889~1932) 著名抗日英烈 ...[详细]
张慎(1391-1450),字宗荣,号竹斋,今长布镇大客村人。少年聪敏,过目成诵,为县学生员,20岁享受廪膳公费。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中乡试第二名文科举人,任山西省沁州府州判。当时士大夫多惋惜地说:“张君学富才高,为何屈居州佐?”慎说:“古之仕者,不在职之崇卑,而在于道之行否。”慨然赴任,...[详细]
张宗良(1909-1984),华城镇维西村人。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作战科长、师长,广东军管区参谋长,梅揭师管区司令。1942年在湖北恩施任第六战区司令官陈诚办公室主任。1946年任虎门要塞司令兼深圳指挥所主任。1948年9月任少将。曾任国防部第四厅厅长...[详细]
郑策平(1915-1981),周江镇蓝坑村人。兽医学专家、三级研究员,曾任解放军长春兽医大学军马卫生研究所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兽医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医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1938年,毕业于贵州安顺兽医大学。1949年,调任国民党贵阳军马防疫所代理所长。194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