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锡芳(1914~1993),字百流,湖寮镇龙岗村人。省立第四中学毕业,民国21年(1932)考入航空部,毕业后担任飞行员。 抗日战争期间,锡芳曾在武汉、重庆等地多次与日本侵华飞机交战,击落日机多架。一次空战中,他身负重伤后仍驾机返回基地,因功擢升为飞行中队长。赴台湾后,晋升为空军中将。 ...[详细]
蓝逊(1903~1983),又名箓干,字师尹,湖寮镇高道村人,出生于马来亚槟城,幼年回原籍受教育。及长负笈北平,晋朝阳大学,攻政治经济系,毕业后,民国19年(1930)起任福建晋江、江西广丰县县长。民国26年12月至民国28年5月,先后任广东惠阳、五华县县长。 民国28年秋,蓝逊追随罗卓英,...[详细]
蓝迅云(1908~1988),又名新运,湖寮镇新寨村上寨人。少时,他在湖山官学读书,后从南京政工养成所毕业,又进入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长、营长。抗战期间,曾任暂编第二军上校团长,在湖南一带抗击日军入侵。抗战胜利后,历任广东省警卫团少将团长、潮梅(韩江)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详细]
蓝裕业(1902—1928),原名蓝钦彝,又名李仁杰、陈兴仁,湖寮镇古城村人。民国6年(1917)7月至民国10年7月,在潮安县金山中学读书。喜爱文学,善写文章。 民国10年(1921)7月,考进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此后,他受进步报刊影响,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曾写一信给陈独秀,提出自己对社会及...[详细]
蓝萼洲(1908~1997),字晓澜,湖寮镇新寨村人。 民国15年(1926)秋,萼洲投笔从戎,参加东路军北伐,任宣传员。民国19年,任江苏省政府一等科员。民国22年,任福建省晋江县政府秘书,次年5月受任“剿匪”军北三路总部秘书兼办庐山军官训练团筹备。 抗日军兴,萼洲随陈诚赴苏、沪,旋奉...[详细]
李炤,字伯明,号少白。维新甲百叶村人。嘉靖三十四年举人,四十四年署获嘉县教谕,四十五年擢华容县知县。以缺积仓谷调判泗州。寻调广西都司经历,再擢南安府通判。其任华容也,县遭水患,民生凋敝,炤至,筑堤捍灾,给种劝农。在南安府时,息刑罚,却商例金,治状甚伟。归休里门,凡有利地方者,直言于当事,乡人怀之...[详细]
李瑜,字梅若,党溪人。弱冠遍通群籍,受知学使惠士奇。雍正七年(己酉,1729)举人,八年联捷成进士。用知县分发广西,署思恩府同知。旋署象州知州。讯结十余年仇杀大案。详免捏报荒田千余亩,民累以除。补北流县知县。清勤自矢,杜绝私托。凡四载悍俗悉变。分校棘闱者二,所得皆佳士。旋擢宁明州知州。宁明改流未...[详细]
连铁汉(1900—1934),原名连维结,原籍在枫朗镇王兰村,后移居于茶阳镇金山顶。民国15年(1926)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6年(1927)夏,大埔县委在高陂桃花乡辣梨山成立埔南区委,他任区委书记。此后便在埔南区农村领导农民革命运动。不久,被调往茶阳秘密交通联络站工作...[详细]
廖逊我(1912~1970),-镇岐峰村人。他毕业于-中学,19岁随兄南渡印度尼西亚从事教育工作,23岁回国考入国立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曾先后任惠阳崇雅中学校长、汕头一中教务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广东省训委会秘书、国民党大埔县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大埔县临时参议长、大埔县县政人员训练所所长等...[详细]
廖亚平(1910~1995),原名程带,湖寮镇长教村人。他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市医学院,后赴日本、德国留学深造,民国27年(1938)获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广州市中山医学院外科副教授、江苏医学院教授;后在江西省瑞金、赣州设立外科医院、诊疗所。 民国35年,亚平在广州开设个人诊...[详细]
廖一帆(1917~1995),曾用名廖永长,化名林遥,湖寮镇长教村百岗人。 一帆幼年在马来亚读书,民国24年(1935)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民国26年,他回国参加革命,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赴延安途中,他失去了党的组织关系,民国28年重新入党,任...[详细]
廖周行(1921~1986),祖籍三河镇汇城村,生于马来亚雪兰莪州侨工之家。 在校求学时,周行一面学习,一面做杂工,常阅读进步书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马来亚加入抗日后援会,募捐钱物,援助八路军和新四军。民国28年(1939),加入马来亚共产党,打入当地国民政府领事馆为革命做工作,在家设立地下...[详细]
李东星(1906~1971),乳名宝煌,字冬心,湖寮镇岭下村人,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毕业。民国20年(1931),他任国民党南京市第二区党务指导员、市党部候补执行委员。民国25年7月至民国33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干事,视察室科长、处长、主任。民国33年10月,任青年军训练总监部党务处少将处...[详细]
李耳云(1919—1978),女,三河镇旧寨村人。生于贫苦农家。出生后35天,就卖给-镇小留村一户农家为童养媳。15岁开始以挑担度日。1952年,参加了-区土地改革工作队,次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土改结束后,被安排到银江供销合作社当营业员,1958年,调到西河供销合作社任饮食业组长。在任期间,工作...[详细]
李加勉(1901~1985),字改之,洲瑞镇赤水村人。他童年在高陂仰文高小毕业考入县立大埔中学就读,后在国立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参加工作后,先后任广州市国民党党部秘书、科长,国民革命军陆海军第二-上校院长,大埔、丰顺、琼东、文昌等县政府秘书,琼东县立中学校长,侨务委员会专员,南洋研究所组...[详细]
李镜村(1933~1997),高陂镇陂寨留田村人。 镜村在家乡读小学、初中,1954年10月在北京建工局干校电器班学习,1956年1月被分配到北京三建公司水电处任电工长,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北京三建机械处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经营办副主任、外经科副科长等职,1994年2月在...[详细]
李俊成(1914~1960),曾用名万戈、李凌、鲁克,高陂镇陶溪村龙山人。民国10年(1921)起,他先后在家乡育才学校、高陂小学等学校读书。民国22年7月,在高陂公立学校教书。当时陶行知在百侯中学施行生活教育,设立艺友师范班,他弃教报考艺友师范班被录取,学习了1年。民国23年11月赴广西南宁,...[详细]
李明光(1906—1933)原名李文晴,古野乡鹤山(古西)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 民国14年(1925),他在高陂教书时,即以学校为阵地,宣传国共合作的方针,提倡并参与工农运动。民国1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到罗明在汕头主办的“东江农 动人员养成所”学习。结业后,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详细]
林桂花(1911—1982),女,贫苦农家出身。她出生不久就卖给湖寮长龙乡赤沟坪村一个林姓人家作养女,5岁又被转卖到湖寮古城乡巷口村的贫苦农民蓝目胜作童养媳。婚后,生了三个小孩。丈夫则常年为人打工、作店员,至1949年病死。桂花也因家庭贫苦,终年靠挑担过日子。 民国37年(1948),林桂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