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楼 [明]

  • 庾楼,生卒年不详,字木叔。明代归善县(今惠城区)人。举人。博览经史,熟读诸子百家、稗官野史,下笔千言。全城学子近半数出于其门下,四乡慕名随学者甚多。著有《敦行堂集》14卷,《西湖志》5卷。屈大均的《广东文选》录其论文一篇。光绪《惠州府志》有传,并录其《西湖》诗:“泛泛轻鸥外,风荷欲秀时。桥横漪水...[详细]

骆鸣雷 [清]

  • 骆鸣雷,生卒年不详,字乃震。明末清初归善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讲学于惠州西湖,四方随学者甚众,翰林龚章、进士陈芳胄皆其高足。好善乐施,赈贫恤难。享年78岁。著有《尚书解义》、《醒泉诗集·序》。光绪《惠州府志》有传。 ...[详细]

梅蟠 [宋]

  • 梅蟠,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宋代归善县(今惠城区)人。元丰八年(1085)举进士,授迪功郎。多才博学,笔力豪放。《登第》诗云:“沧海有风鹏翼健,青云得路马蹄轻。”不乐仕进,晚年居丰湖元妙观,自号罗浮山人,常流连于惠州山水间,题诗逾千篇,人称梅夫子。著有《罗浮山人诗集》。今有游罗浮山的《何仙姑祠》诗...[详细]

王度 [明][公元1356年-1402年]

  • 王度(1356~1402),字子中。原为博罗水北人,后迁居归善水东(今市区桥东)。少肆力经书,稽理修辞,为人所重。明洪武中,在布政使衙门任事,有州牧聘为其子老师。后以明经科受荐,任山东监察御史。曾上疏十余条奏折,皇帝多为采用。明太祖死去,建文帝即位,燕王朱棣不服,想取而代之。度有计略,参与削藩抗...[详细]

吴高 [明]

  • 吴高,生卒年不详,字志高。明代归善县(今惠城区)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福建左参政。曾参与编纂《惠州府志》。嘉靖《惠州府志》称其“致仕归,杖履幅巾,徜徉山水,惠阳风物陶写殆尽。”有《半径樵归》诗被录入《明诗综》:“荷叶盖头归,知是前溪雨。好鸟如有情,对人相慰语。明日仍复...[详细]

杨起元 [明][公元1547年-1599年]

  •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明代归善县塔子湖(今属惠州桥东)人。少聪颖,8岁能作诮鬼文;15岁被贼俘掠,从容赋诗得释。隆庆元年(1567)中解元,万历五年(1577)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司经局洗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右侍郎摄吏部、礼部尚书事。万历二十...[详细]

严毓元 [清]

  • 严毓元,生卒年不详,字始万。清代归善县人。学习刻苦,稍有松懈就长跪自罚。历任始兴县训导并摄县事,海康县教谕,潮州府教授。为官屏绝所有附加的税赋、杂捐,公正清廉,民称“严青天”。著有《述梦戒牛录》、《游雷录》、《韩山菜记》和《憨园集》。光绪《惠州府志》有传。 ...[详细]

姚子庄 [清]

  • 姚子庄,生卒年不详,字六康,一字千子,号瞻子。明末清初归善县(今惠城区)人。道光《广东通志》和乾隆《归善县志》有传。崇祯六年(1633)举人。孝顺继母,爱护幼弟。康熙中任江南石埭县知县,均徭役,置义塾12所;建普同塔葬僧人及无主枯骨;捐俸金及簪珥赈饥,救活数万人。县民苏氏因-株连,子庄力为平反,...[详细]

叶春及 [明][公元1532年-1593年]

  • 叶春及(约1532~1593),字化甫,号絅斋。明代归善县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隆庆初授福清县教谕,未赴任即上 书《端治本》、《纠官邪》、《安民生》等25篇论及时政的奏疏。在福清教导百姓以孝悌、忠信为先。不久,升迁惠安县令。任三年,“民爱之如慈父”,并以歌赞之:“叶君为政,惟饮吾水,...[详细]

叶梦熊 [明][公元1531年-1597年]

  • 叶梦熊(1531~1597),字男兆,号龙塘,改龙潭,又号华云。明代惠州府城万石坊(今属惠城区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当过福清县令、户部主事,后改山西道监察御史,曾因上谏朝廷反对蒙古鞑靼部首领为其孙请封之事被贬为郃阳县丞,以后转为归德推官,南京户部主事,督江西凤阳仓。历任赣州知府,...[详细]

曾添诰 [清][公元1815年-?]

  • 曾添诰(约1815~?),本名天诰,因避天字讳,改名添诰。曾添养之弟。清代归善县人,生于广西浔州(今桂平)。1851年随兄参加金田起义。从广西至南京,都在曾添养军中。1853年,得封功勋,升殿左二十七指挥,随石达开西征,进军安徽。治军极严,部众畏服,称他曾七哥。1854年7月,与韦俊率军攻湖南湘...[详细]

曾添养 [清][公元1795年-1854年]

  • 曾添养(约1795~1854),本名天养,因与洪秀全子名犯讳,改名添养。清代归善县人,生于广西浔州(今桂平)。1844年,信从冯云山拜上帝教,并热心为之奔走,至1850年2月,经他动员而敬拜天父天兄者达400余人。金田起义时,已年逾半百,亲率家人参加太平军,封御林侍卫。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详细]

张礼泉

  • 张礼泉(约1880~?),惠阳县县城(今惠城区桥东)人。先师承拳师林合学艺,后在广州华林寺拜一竺姓和尚为师,学武3年。出师后在广州开设大同会武馆。是白眉拳的一代宗师,曾任两广国术馆教师,并在惠州授徒。二三十年代与林荫堂、林耀桂、黄啸侠、赖成己等齐名,并称“南方五虎将”。后定居香港。 桥东...[详细]

张友仁 [公元1876年-1974年]

  • 张友仁(1876~1974),曾用名张夏、胜初。惠城区桥西人。毕业于两广简易师范馆。曾任中小学教员、校长,海丰、龙溪两县县长,广东公路处长,惠樟公路局长,福泉公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江人民图书馆馆长,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是广东省第二届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详细]

张玉堂 [清]

  • 张玉堂,生卒年不详,字翰生。清代归善县县城桃子园(今属惠城区桥东)人。少年好学,屡试不中,愤而投笔从戎。因作战勇敢,又有智计方略,不断升迁。咸丰四年(1854)由前山参将调升大鹏协副将。在任期间组织军民修筑马路(此路现为九龙界限街),阻止外国人擅自闯入,维护当地社会秩序与治安。曾代理水师提督,修...[详细]

赵念 [清][公元1769年-1858年]

  • 赵念(1769~1858),字法古。清代归善县府城(今惠州桥西)人。擅山水画,笔法酷似黄公望,意笔写法为其绝技,所游佳山水必绘图;画人物维妙维肖,曾将惠州乾嘉年间诗书画印卓有成就的40多人绘像于《西湖会老图》中,观者见画知人,轰动一时。性行高洁,好吟咏,居所简陋,却啸歌自得。其题画诗云:“-思量...[详细]

郑绍武 [明]

  • 郑绍武,生卒年不详,字子纬,明代归善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任福建安溪知县,捐俸筑石堤护城,绝水患;置学田,修桥、陂,禁伐山,宽盐税;惩治藉势夺田的奸人,整饬蠧吏。为忌者中伤,调任粤西临桂知县。按察署起火,殃及监狱,释囚犯救火,以救火功减罪,并准犯人见妻子。因此得以续嗣,人呼“郑菩萨...[详细]

周醒南

  • 周醒南,生卒年不详,字惺男。惠阳县府城(今惠城区桥西)人。毕业于两广游学预备科(即两广方言学校前身)。1912年出任广东公路处长,为广东初有公路处第一任官员。1913年龙济光督粤,他因早年曾参加革命,以致家宅被封,母、弟均被扣押,-出走南洋,在新加坡教书。事平回穗,协助教育前辈在广州增埗创立工业...[详细]

秦咢生 [公元1900年-1990年,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 秦咢生(1900~1990) 秦咢生,幼名寿南,又名岳生,字古循,别号路亭,广东惠州人。少时家境清贫,10岁始上私塾。他一心想考取功名,十分用功练字。其后逐渐练就一手好书法,也熟悉古诗词和楹联,近邻亲友常请他写春联,以“神童”之名闻于乡里。 民国元年(1912),考入惠城昌明小学校,民国...[详细]

汤相 [明]

  • 汤相,字少莘,号石埭,广东归善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三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553~1562),在龙岩任知县九年。 嘉靖三十三年,主持兴修水利,自马坑沿山作圳,逶迤三十里,引小溪之水抵蔡坑,圳宽、深均0.5米,可灌溉荒熟田三十顷。岩人谓圳名“汤侯圳(渠)。” 城南临溪,每逢雨季,城墙常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