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鲠斧(1892~1969),男,汉族,别号亮安,文化程度大学,广东省南海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陈鲠斧出身于工商业家庭。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2年(1913)在美国读书。民国3~18年在香港先后任大成制纸厂厂长和广利洋行经理。民国19~20年在上海国丰行任经理,民国21年起在广州...[详细]
陈干臣(1896~1958),广东南海县人。原在今北京街辖地居住。少年时曾在私塾熟读四书五经。成年后,在陈李济药厂当掌柜。民国21年(1932),广州电专学校广播电台招考讲古(故事)员,36岁的陈干臣应征获选。他擅讲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以音色浑厚、词藻典雅、感情真挚动人而备受欢迎,其代表作有《杨...[详细]
陈燕敏,女,1948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盐步镇。1990年任芳村区鹤洞运输公司经理。当时,鹤洞运输公司已连续3年亏损,经济效益跌至历史低谷,人心涣散。陈燕敏上任后,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年就使公司实现了盈利。为使公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更好地发展,陈燕敏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详细]
关爱莲(1950.6.22-2007.07.22),女,广东南海人。 关爱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缝纫手艺艰难养育7个孩子,但仍重视儿女的教育,千方百计供书教学。 1920年,关爱莲从浙江省杭州女子职业学校毕业,母亲即设法联系到留法勤工俭学会领导人,关爱莲...[详细]
何浪萍,1916年出生,广东音乐演奏家,广东南海县大沥镇人。何浪萍有音乐天赋,十二岁时就多次在广州广播电台口琴独奏广东音乐。1930年初中结业后就参加佛山“精武体育会”音乐部演出活动,一九三五年参加香港“钟声慈善社”音乐部和吕文成、梁以忠、丘鹤俦、尹自重、何大傻等研究和演奏广东音乐。同时在“大观...[详细]
黄继祖(1909~1980),原名家规,广东南海石龙村人。其曾祖父黄怀真悬壶于南海盐步,颇享声誉。其祖父黄瑞生、父亲黄怀孙在顺德设馆行医,擅长儿科、温病。黄自幼侍诊于父辈身旁,尽承祖传医术与临床经验,故取名“继祖”。 黄10多岁便来广州,在仁济路广泰行(药材南北行)工作,当买卖手,对鉴别中药...[详细]
李如枫,广东南海人,保定军校第六期辎重科毕业。后任广东军校教官。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桂系势力进入广东,保荐了一些桂系中的广东派人士,其中李如枫被任命为第八路-卫团团长,该团是李济深辖下之何彤国税缉私局警队改编的,驻防英德县。抗战前期,在独立第9旅旅长李江所部任团长,驻广东琼卅。后改...[详细]
麦啸皋(1903~1980),原名雨东,字敬业,广东省南海县人。早年丧父,姐弟多人,因家道中落,无法人学。后得姐夫支持,7岁就读私塾,研学经史10年,18岁人圣心书院,接受西洋文化。21岁考进广州光华医学院苦读五载,毕业后力求深造,到广州博爱医院学习耳鼻喉科,任实习医师。与此同时,开业于广州市十...[详细]
潘炮(1904~1965),又名潘成,广东南海县西樵人。居住在德成街德兴里4号二楼。潘炮一生酷爱中国象棋。30年代初,从爱好到精通并转而以棋艺为谋生手段。潘的记忆力比常人强。抗日战争前后,在广州大世界游乐场、镇南茶楼、沈江茶楼等场所,以闭目奕棋卖艺为生,得到了对奕者和“观战”群众的称赞。从此“盲...[详细]
区棠亮,女。1914年生,广东南海人。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州《星粤日报》记者,在香港和广州进行支援抗日前线和抗日宣传工作。后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任林伯渠的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辽北省委宣传委员、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交...[详细]
少昆仑(1910-1998)粤剧著名演员,原名陈庆伦,广东南海县人。自小爱好粤剧,10岁拜武生赵子龙为师,在广州黄沙戏棚边学边做,跟随有名的大刀小武靓就和名旦关影怜等前辈同台演出,几年后便从第二武生升为正印武生,进步很快。这与他勤学苦练,善于观察别人演出,虚心向学有关。少昆仑的南派功底浑厚,武术...[详细]
苏应衡,1916年11月生,广东南海人,生于南京。1940年燕京大学毕业,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成都华西医学院学习。1944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任重庆中央医院外科医师,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主治医师(获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上海医疗队。1952年任山东医...[详细]
谭玉真(1919-1969),原名筱碧霞,广东南海人,13岁拜吴兆荣为师,长期在全女班演出。曾远涉重洋在菲律宾、越南等地登台演出。20世纪40年代起在省港大班任正印花旦,与薛觉先、白驹荣、廖侠怀等合作,谭玉真演技深厚,文武唱做皆能,擅演青衣、刀马旦,能刻画剧中人物性格与内心情感。如饰《红楼二尤》...[详细]
王治勇,男,汉族,1977年1月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菠萝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2年,王治勇在佛山市南海区组织成立以城市救援为主的专业救援队伍——“菠萝义工队”,并任队长。5年里,他带领义工队先后参与高州、英德水灾,湖北荆门水灾,云南鲁甸、普洱地震等大小各类救援活动400多起,直...[详细]
杨思仲,笔名陈涌,1919年8月出生,广东南海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9月到延安抗大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延安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秘书。1939年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留校任教,后在延安解放日报社任记者、、副刊副主编。1947年秋后,在华北局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工作,曾参加《中国人民文艺...[详细]
周秩,曾用名潘永金。广东南海人,1916年5月出生,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起,在延安抗大总校一大队、东北干部训练班学习。1940年1月起,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教导队、417团文化教员,旅政治部宣传科宣传干事、股长、副科长、科长,356旅8团政...[详细]
(公元?年至1544年)字叔贤,南海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历吏部员外郎。世宗初,以议大礼称旨,骤进少詹事,恃宠放恣。累迁吏部尚书,入阁辅政。攻者四起,上疏引疾去。卒,谥文襄。献夫撰有西樵遗稿八卷,与周易传义约说(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重大事...[详细]
黄飞鸿(1847—1924)是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详细]
黄麒英是广东民间中广东十虎之一,亦是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是南海西樵人,少时鬻技街衢,以卖艺求生。后得武术家陆阿采赏识,拜之为师,十年间练成武艺。艺成之后开设宝芝林开馆授徒。黄麒英以虎鹤双形拳的功夫著名。黄麒英的故事在广东家传户晓,历来也被改编为小说、电影、电视剧。 南海西樵人。与王隐林、黄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