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保恒(1826—1878),字筱午,清道光六年生于项城袁张营(今属项城市千佛阁区)。袁甲三长子,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刑部左侍郎。因跟从父亲袁甲三在安徽剿灭捻军战功卓著,获一品顶戴赏。 袁保恒自幼在父亲-下苦读孔孟,兼修武学,“十三学书十五学剑”,二十一岁中举,二十五岁中进士,成了一位...[详细]
袁敞(?—117年),字叔平。豫州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司徒袁安子。少时研习《易经》教授弟子,因父亲袁安的缘故任为太子舍人。有子,袁盱。 汉和帝时,历位将军、大夫、侍中,出任东郡太守,后被征拜为太仆、光禄勋。 公元116年(元初三年),代刘恺为司空。 公元117年(元初四年),...[详细]
袁成,袁汤次子,桓帝时官至中郎将。早卒,由汤次子袁逢嗣。袁逢有子袁基,次子袁术。 一说袁成有子袁绍。(《英雄记》)二说袁绍是袁逢庶子。过继给了成。(《魏书》)未审袁绍出之本末,然嗣成者为绍,此史界无异议。...[详细]
袁逢,袁成之弟,字周杨,宽厚笃信,著称于时,灵帝时为大司空。 袁逢字周阳 ,东汉大臣。后汉汝南汝阳人,袁彭之侄,袁绍和袁术的生父,以宽厚笃诚著称于时。灵帝时任太仆,后为司空、执金吾。朝廷以逢尝为三老,死后赐赉甚厚,谥曰宣父侯。...[详细]
袁国平(1906——1941),名裕,号醉涵,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县)范家山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其父务农,兼弹棉花为生。袁6岁读私塾。聪颖好学,10岁考入宝庆循程学校,学业优异,擅吟咏,曾随师登佘湖山吟诗而抒怀:“万山围绕乱如麻,何处登临望眼赊,堪羡高峰能独立,巍然不被晚云遮。...[详细]
袁宏(约328~约376),东晋文学家。字彦伯,小字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入仕途,谢尚引为参军,累迁至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文笔典雅,才思敏捷,深受桓温器重,使专掌书记。桓温北伐,袁宏奉命作露布,倚马疾书;顷刻间即成七纸。入为吏部郎,授东阳太守。太元初去世。袁宏原有集20卷,已佚。今存《后...[详细]
(719—772),字次山,鲁县(今河南鲁山)人。鲜卑族后代。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天宝中进士及第。安史乱起,举族南奔,先后避居于(今湖北 大冶)与溪(今江 西瑞昌),以耕钓自全。肃宗朝以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衔,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招募义军抗击 叛军。代宗朝拜著作郎,后任道州刺史,转容...[详细]
袁吉六(1868——1932),字仲策,榜名仲谦,清同治七年(1868)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其六世祖袁文崇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民国元年(1912)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袁吉六年少时由父亲授读,天资聪敏,博览强记。清光绪八年(1882),辰沅道台巡...[详细]
忧伤而死的皇后袁齐妫 南朝宋文帝袁皇后,讳齐妫,陈郡阳夏(今太康)人,为左光禄大夫敬公袁湛的庶女,她在十六岁时,被选入宫,初拜宜都王妃,生有一子一女。皇上对待她恩礼有加,情至笃深。袁皇后娘家非常穷,袁齐妫经常向皇上请求,馈赐钱帛赠送给他们。皇上崇尚节俭,每次所得不过三五万钱,三五匹绫罗绸缎...[详细]
袁任远 (1898-1986)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 湖南省慈利县人,又名袁明濂、袁思质,1898年生于一地主家庭。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主主义文化的影响,热爱学习,同情穷苦大众,追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参加过五...[详细]
袁荣贵,汉族,1938年11月出生于石门县蒙泉镇八方村。1949年9月至1953年8月,先后就读于袁家岗小学和蒙泉完小。1953年9月至1959年8月求学于石门一中,加入中国青年团。1959年考入贵州农学院,学习土壤农化专业,曾多次评为优秀团员。1963年9月至1983年5月在铜仁地区农业...[详细]
袁尚(?-207年),字显甫,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汉末群雄之一袁绍的第三子,受到袁绍的偏爱,并于袁绍去世后继承了袁绍的官位和爵位,也因此招致长兄袁谭的怨恨,兄弟之间经常兵戈相向。后袁氏兄弟均被曹操所败,袁尚与二兄袁熙逃往辽西投奔乌丸首领蹋顿,但不久曹操即平定乌丸,二人只得又投奔辽东太守...[详细]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 ,自己也居 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 ”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详细]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穿蟒袍的袁世凯袁世凯相关 项城袁世凯故居(袁氏旧居)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天津袁世凯故居 天津市河东区 袁世凯行宫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袁林...[详细]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 ,但未受人承认。...[详细]
袁谭(?—205年),字显思(《东光世系》中字显恩,一说显忠),汝南汝阳人。袁绍长子,青州刺史。建安元年,击败田楷、孔融,完全占据青州。 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伪立遗令,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心怀愤恨。后袁谭、袁尚二人的矛盾彻底爆发,袁谭联合曹操共同攻打袁尚。 建安十年,曹操兴兵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