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奉先】(1893~1930)字耀东,又名田振亚。陡沟乡尚田村田庄人。正阳绍明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取湖南长沙武备学堂。在长沙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0。1927年春,奉先从北伐军中被派回故里从事革命活动。他先在近族叔伯兄弟中做工作,发展了本谦、本崇、本连、魁先等为0党员。后又发展了马成勋、周世榜、周...[详细]
田奇镌,(1899-1975), 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当代杰出地质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湖南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主任、所长,中国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大学矿冶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委院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南地质局副局长兼特级总工程师、全国...[详细]
覃添顺又名覃顺,字子敬,一字元甫,号富台,元朝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九月二十一日生于石门县磨岗隘邓坪的王家渡(原名叫富石堡台)。(祖父友仁、父亲绪祖,先后为茅岗长官司中土王。)覃添顺生来孔武高大,称“智勇双全,娴习韬略,方面隆隼,身长九尺”,他就是明初叱咤湘西北的添平所土王。 战守台宜寨...[详细]
民国中将,国民0交通部副部长。 田载龙,字裕上,号曾吾。石门白洋湖田家山边(今蒙泉镇白洋桂阳村)人。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三月初三日亥时。从小读书刻苦,学业优上。民国六年(1917年)毕业于石门中学(石门二中)第三班,特别爱武术,常苦练硬功,武艺高强。其父长友,共有四弟兄,载龙幺...[详细]
田中夷,字昭榜,化名郝祖钊,民国2年(1913)6月16日,生于石门县杨柳乡珠宝街村,15年(1926)入私塾。石门县工农革命运动兴起,他大哥明榜和三哥都参加红军。他是儿童团员,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两个哥哥惨遭团防杀害。中夷-逃至太平街升子坪,入赘唐天喜家为婿。1931年...[详细]
铁瑛(1916.11~2009.2),原名任鸿让,南乐县西百尺村人。曾求学于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934年考取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师范。1937年10月,任鸿让参加六十九军一八一师学兵队,任班长、文化教员。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军部特务团工兵营任连指导员、营指导员。1939...[详细]
童贯(1054-1126) 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详细]
童世明(1912—1943) 新四军第3师8旅兼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22团副团长 童世明是新四军三师八旅22团副团长,1943年3月19日在阜宁县单家港战斗中,不幸为国捐躯。 童世明,河南省商城县人,1912年12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童年时,由于家庭人口...[详细]
屠尔敏,(1862-1937),字逊安,号仲捷,商水县邓城乡屠家村人。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壬辰科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升员外郎。同年(公元1862年)出生的名人: 钟召棠 (1862~1939)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曾文鸿 (1862~1933) 广西自治区崇左扶...[详细]
外丙,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处不明。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详细]
外壬,生卒年不详,中丁弟,中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 外壬,姓子名外壬,一名发,又名癸,甲骨文作卜壬,太戊的儿子,仲丁的弟弟。 《史记·殷本纪》云:“帝仲丁崩,弟外壬立,是为...[详细]
万道同(1870-1958),字慧清,号懒园居士,万冢乡万寨人,晚清贡生,人称万拨贡。祖上为明朝汝宁知府万孟雅,道同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熟读经诗,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为贡生,以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享有“汝宁才子”美誉。因其十二岁时丧父,母亲苏化主持家务,曾独家出资开办梆子戏班,使...[详细]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详细]
(206~285) 西晋大将。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家世二千石。初为河东郡从事,后参征南军事,为羊祜所赏识,转巴郡太守、广汉太守,颇有“惠政”。迁益州刺史,泰始八年(272),晋武帝司马炎谋攻吴,经羊祜推荐,授□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州军事。奉诏修建长一百二十步、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大战...[详细]
王濬(206—286.1.28),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 王濬出身于世代为二千石的官吏之家。他博通典籍,姿容修美,但由于不求名望,不谨细行,因而不为乡里人所称赞。后来,王濬改变原来的性格志节,变得疏通亮达起来。王濬性格“恢廓,素有大志”(《...[详细]
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将兵代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俘...[详细]
王铎,(1592~1652),字觉斯、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潭渔叟,明末清初书法家。河南孟津人。明天启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少詹事,充经筵讲官。清兵入关后,任南京福王朝廷东阁大学士,任次辅。顺治二年(1645年)入仕清朝,官至礼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衔。九年,奉旨祭祀西岳华山,染病归家...[详细]
王恽(1228~1304) 元代文学家。字仲谋。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初为卫州详议官。至元五年(1268)拜监察御史。历任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方官。后又召回京师,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他20岁时曾访谒元好问,颇受称赞。他的散文学韩愈,比较值得注意的如《烈妇胡氏传》,描写了一个柔弱妇女,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