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涛,民国13年(1924)生,隆回人。民国38年7月,在隆回丁山乡参加“群声学术研究社”和“新民主主义建设协会”,后由上级领导指派去安江农校发动同学迎接解放军和集体参军。曾参加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1957年在北京政法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分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1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刑...[详细]
欧阳通(620~691),字通师,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之子。官兰台令,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自幼丧父,母徐氏教其家虽贫,却能遍购父书,继父名,号“大小欧阳”。工于楷,尽得父法。其书法矩矱森严,意态飘逸,略少含蓄。晚年颇...[详细]
欧阳玄(1273~1357) 元代文学家。 元朝翰林学士。 元浏阳人。字原功,号圭斋。祖籍庐陵,后迁居浏阳。父龙生仕元为道州路教授。玄生于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八岁从本乡塾师张贯之学,习诗文。稍长,从南宋遗老学词章,于伊、洛诸儒学术源流,尤为通晓。每试,列前茅。 仁宗延祐二...[详细]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详细]
庞涓(?-前341)战国时(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年),魏国人。在魏国任大将。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率军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今河南长垣北)遇到埋伏在那里的齐军。齐军...[详细]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迁都于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 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即九世...[详细]
潘尼(约250~约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潘岳侄。少有才,与潘岳俱以文章知名。性格恬淡,不喜交游,专心著述。太康年间,举秀才。历任尚书郎、著作郎、中书令。永嘉年间任太常卿。洛阳被刘聪攻破之前,潘尼携家还乡,中途病卒。《隋书·经籍志》载有“晋太常卿《潘尼集》十卷”,今...[详细]
潘安名潘岳(公元247—公元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籍贯:今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52岁时逝世...[详细]
彭铎(1913——1985年),字灵乾,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中央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毕业,在古典文学、中国史学、哲学等方面尤其训诂方面表现出特殊禀赋。1937年随校迁重庆,1938年留中央大学担任助教,兼任中国交通大学讲师。曾受聘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担任讲师,副教授,兼震华文学院教授。 ...[详细]
彭德怀 (1898-19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苦难,养成倔强、刚直的性格。1916年春,他怀着扶...[详细]
彭伦(1423~1497),永定卫指挥使彭善孙,出生在今临澧境内,承袭指挥使职务,元年(1465),随佥都御吏韩雍镇压广西浔州(今桂严)瑶、壮少数民族起义“有功”,指挥使,屯守贵州清浪卫。 伦用兵善于深思熟虑,先计后战;有时为出一计,通宵达旦,端坐不倦;依计作战,常打胜仗。他因...[详细]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暂五师故师长彭士量(1905—1943),号秋湖,湖南浏阳人,生于一九O四年八月五日。公幼时天资聪慧,秉性刚毅,六岁就读县中、小学校,无不名列前茅。 一九四二年,公入湖北明德大学,未二载,毅然投笔从戎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科。卒业后,分发陆军第十师,历任排长、连...[详细]
彭述之(1894—1983),又名张次南,清光绪二十年(1894)出生于邵阳隆回三都转角丘(今隆回县中团乡转角丘村)。小时读私塾,后入宝庆县中求学。在校组织学生会,参加反对袁世凯,反对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爱国斗争。中学毕业后任教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参加了“五四”运动...[详细]
彭雪枫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彭雪枫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他14岁只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1923年,进入...[详细]
彭玉麟(1816—1890)清,湖南衡阳人。字号,雪岑、雪琴。 早年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购洋炮。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任知县。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为石达开所败。于是整顿水师,配合陆军于185...[详细]
彭作述(1885—1927),字昌济,号重光,绥宁县都二里洋滩(今隶盐井乡)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彭出身乡绅家庭,8岁进私塾,23岁考入靖州师范,民国二年(1913)赴长沙就读于省甲种农校。当时,灾害连绵,他说服父亲开仓济贫,并将自家山上的一些松树送给贫苦农民。有一天,他在李熙桥街上...[详细]
普荷:(1593-1683)担当,俗姓唐名泰,字大来,晋宁五龙山人。天启中以明经人对大廷,明末至鸡足山为僧,法名普荷,字担当,一字通荷。曾师事董其昌。山水法倪瓒,风格荒率纵放;书法董其昌而变之,后多写草,其势瘦劲清奇,豪放有韵致。 渔乐图轴 ...[详细]
錢澧(1744~1795年)字東注,又號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他個性剛直,敢當面指責大臣過失,名振於當時,從小學書法勤奮,初習王羲之又學歐陽詢,蘇東坡,還對秦篆漢隸下過苦心研究,最後則專攻顏體,其品德廣受敬重,所以清代中期後,往往學顏體皆效法他的字蹟至今。钱沣(1740~1795)清代官吏、...[详细]
钱沣(1740-1795)清代官吏、书画家。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书法逼近平原,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有《南园集》。 以直闻名 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