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曙(约704-739),宋州(今河南登封)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戊寅科状元及第。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详细]
戴梦桂,嘉庆乙未年间进士,曾写《勤俭谦和四箴家训》一书。侍奉生母和养母颐养天年,以孝闻名。抚养兄长的孩子就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戴梦桂知识渊博,所教学生成才者很多。倾尽所有家产给叔叔举行葬礼,葬礼后家贫如洗。曾经拿出很多钱财出嫁已故任濂的女儿。又曾经倾尽所有家产帮助朋友杨朝臣完婚。多次被举荐,...[详细]
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金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祖籍冯翊(今陕西大荔),其父纯睦为泰安军录事参军,因家奉符(今山东泰安市),遂为奉符人。 党怀英,为宋初名将党进的十一代孙。少年时与大词人辛弃疾共同师事毫州刘瞻(字岩老),同门读书(见刘祁《归潜志》卷八)。金人南下,山东...[详细]
丹朱,尧的儿子。传说尧娶散宜氏女,生丹朱。丹朱受封于丹水。当尧之时,部落之间的战争仍不断,且很激烈。尧时曾对南方的三苗进行讨伐。尧本在北方,但尧的儿子丹朱封于丹水,到了南方的汉水流域去了。所以有尧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的传说。 一说丹朱是尧之嗣子,尧说他“心既顽嚣,又好争讼”,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详细]
刀考 (1931年-1993年3月),藏族,玛曲县阿万仓乡人。 1965年参加尼玛乡的社会主义教育,同年加入中国0。 1966年任0阿万仓公社红旗大队(贡赛尔村)党支部-。 由于他严于律己,工作认真,成绩突出,对党忠诚,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服务,197...[详细]
覃道善,别号仲明,壶瓶山镇平东青山溪人,1904年生。先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又在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期学习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十一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八师五十二旅旅长、第七十六师副师长。1943年冬任第十八军第十八师师长。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第一、...[详细]
德白 (1968年-),藏族,玛曲县曼日玛乡人。著名青年弹唱歌手。 1986年被县文化馆吸收工作,同年与人合作灌制发行《雪山情》、《格桑拉姆》、《才让措姆》、《妙音欢歌》、《心声》、《小百灵》、《奔仓翁毛》、《藏语文之歌》、《羚羊情》、《优美的弹唱》、《帮锦梅朵》(1~3集),《最新...[详细]
邓艾(197—264),字士载,三国时魏名将。邓艾多年在西北前线防备蜀汉姜维;后来作为灭蜀的主要军事指挥之一,他0阴平,迫使蜀汉投降,建立奇功。魏惠唐亭侯,邓艾之子。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详细]
邓恩铭(1901.1.5~1931.4.5)原名邓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民、又铭、尧钦、建勋等。贵州荔波人。水族。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靠亲友资助求学。1917年秋,-离家到山东济南投奔过继给黄家的二叔黄泽沛(曾在益都、淄川、沂水等地当县官),继续上学。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详细]
邓光玉,字伯温,一字瑶夫,明朝年间的贡生,曾做过莘县的训导,文学造诣深厚。仪态大方,平和从容。遇乱能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剖析事理很是中肯。待人接物,诚实守信,人们都很愿意接近他。写论说类文章,下笔千言,洋洋洒洒,意气激昂,读者为之称快。 ...[详细]
一个拇指般大小的“优盘”,存储容量可达4千兆,相当于传统软盘的几千倍;酷似打火机的“优信通”,可以实现PC机、掌上和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的“无线上网,永远在线”;小巧的多功能MP3播放器,可存放1万多首歌曲,具备长达8小时的数码录音功能;全球首创的“无线宽带网关交换机”,可以单机实现253台电脑之间...[详细]
几百年来,石门土民一直传颂着邓轱牛布阵御寇、保境安民的故事。 邓轱牛,是百姓对邓均忠的戏称。他字天衢,元末生于石门皂市。公孔武有力,善用智谋,德高望重,颇有贤声。元至正十二年(1352)峒长向思永率队来劫乡邑,均忠获悉,立即组织乡丁奋力拒守,使百姓安然无恙。越两年(1354)向思永又与石门峒...[详细]
邓尚蟪(1739~1815),字元灵,名瑞龙,号涔阳,乾隆四年出生于安福县北乡。幼年孤苦贫寒,八岁丧母,二十失父,与祖母相依为命。他秉赋高,能过目不忘,先人所有藏书皆被读遍。听到缙绅家藏有古籍,必借阅苦读,并不惜功夫,将书抄录,经他手抄的书不下数百种。性沉静,终日危坐,博览群书,特别精通《周易...[详细]
蜀郡南安人,原是未央宫旁游乐船上一名船工,汉文帝曾经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怎么努力也登不上天。正在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貌若美玉的黄发少年,助了他一臂之力,顺利地登上了天。那时黄发之人甚少,文帝到达梦中遇见少年的地方遇见邓通时,邓通头上披着一条黄巾,便认为他是梦中少年,因而宠幸邓通,有十余次...[详细]
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时人称湘皋先生。县东下渡村(今娘家乡梓木冲)人。清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778年1月14日)生,著名学者、文献家。 鹤自幼聪慧,8岁能诗,18岁以县试第一应督学试,补县学弟子员,次年,补廪膳生员。因家票养,“甫冠授徒安化龚氏”。清嘉庆九年(1804)应乡试,中甲...[详细]
邓禹(2—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禹少时敏慧,13岁便能诵诗,后游学长安。时刘秀也游学于长安,邓禹虽年幼,但见刘秀后,知其非常人,遂跟随刘秀,数年后方归家。 王莽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详细]
邓芝(?—251年),字伯苗。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蜀汉重臣。 早年就曾被预言,认为其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清廉、严谨,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为孙权所欣赏。 建兴六年(228年),...[详细]
邓子均:名举安,宜宾“五粮液”酒创始人。生于1876年,逝于1959年。南溪县仙临镇人。童年时在乡读私塾,随父打短工搞搬运,以苦力谋生。1898年,经人介绍到宜宾“大吉祥”干鲜店当学徒,因勤奋刻苦,在文化和业务知识方面进步很快,便决心寻机干自己事业,于1904年开始做饭卖食盐小本生意,...[详细]
帝喾,名俊,姬姓,号高辛氏,黄帝曾孙,青阳氏玄嚣孙子,虫乔极之子,部落联盟首领。颛顼是他的堂伯父。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岁便辅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商地(今濮阳县南部)。 帝喾妃庆都生帝尧。现濮阳县有庆祖镇,其所在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