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务,1896年10月23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灭鹅村一个富裕家庭。他自幼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对诗、书、琴、棋、画都有研习,特别是在美术绘画方面显示了超众的天才。考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以后,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潜心钻研,他很快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的青年画家,作画时题名方舟或白务山人。 在北京读书期...[详细]
方泗高(1835-1904),原名家耀,桂东县普乐乡老因里人。清末的一名爱国将领。诰命头品顶戴,建威将军。闽浙提督,赐齐巴图鲁,原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在福建抗击入侵的法军有功。 光绪三十年(1904)病逝于漳州军营,享年69岁,原葬于普乐上黄盘龙丘,今迁葬因里屋背。 个人履历 咸...[详细]
方国瑜教授是名扬四海的教育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民族学家。青年时代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员,北平国民大学教授。历任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和文法学院院长、国家民委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九三学社云南工委副主委、全国人大代表。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毕生专治地方民族史,...[详细]
方泰,字时盛,号洄阳,生卒不详,新安磁涧阳镇人,明宣德年间曾任河北邢台教谕,为新安名士。 方泰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方规在明洪武八年(1375)中举,曾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同知。方泰自幼聪明睿智,勤奋好学,明宣德已酉(1429)中举,后出仕为河北邢台县教谕(县学教官)。 方泰为人超凡脱俗...[详细]
方晓(1918年~),社旗县人。原名张文光,1938年3月入党,曾在确山县竹沟新四军第八团队后方留守处教导大队、郑州第一战区、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8年10月赴延安“抗大”学习。是年底,参加中央军委开办的参谋学习班,至1940年学习结束,历任晋西陈友支队参谋,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团参谋...[详细]
方彰林同志生平(1942-200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医学美容创始人之一、全军医学美容中心主任、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院长、军中名医、总装备部司令部黄寺门诊部原主任、主任医师方彰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9月4日6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方彰林同志1942年11月...[详细]
方忠宇(1895—1983),桂东县普乐乡人。湖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先后50多次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红旗手和积极分子。1977年出席了全国财贸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被誉为“五岭山下不老松”。1979年被授予湖南省和全国劳动模范...[详细]
范坚才(1920-1948),原名家财,汝城县土桥乡横迳村人。因家境艰难,10岁才开始读书,14岁入县储能高小,16岁考入衡阳广德中学,后转入新民中学。 1938年,范坚才从学校放假回到家乡,积极参加中共汝城县委组织的“青年巡回剧团”活动。同年8月,由县委输送,并经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到达陕...[详细]
范宁,(公元339年-401年),东晋著名经学家。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谷梁传》注解。同名人物: 范宁 (1916~1997)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当代] 同年(公元339年)出生的名人: 何法倪 (339~404) 安徽省六安...[详细]
范士融,原名士荣,字子仁,1901年2月24日生于云南省昆明县。少时读书于乡间小学,后考入昆明县立师范学校。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给知识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风。他阅读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书籍,开始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腐败的教育制度产生不满。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昆明后,...[详细]
樊树锋 男,汉族,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生前为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务大队三中队民警、四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疫情发生以来,他连续17天吃住在单位、奋战在一线,入户排查辖区居民2800余人,核查涉疫重点人员65名。2020年2月11日,他晕倒在岗位上,后...[详细]
范体仁(1900-1980),字庭英,号齐韩,宜章县笆篱团峙冲村(今属笆篱乡)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后转经济系和法律系,从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是年他与邓中夏、刘仁静等19人在京共同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推进了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的马克思主义运动。 1922年...[详细]
樊寻梅教授生平(1936—2010) 樊寻梅,女,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年生于山东济南,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60年起,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及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工作。历任北京儿童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急救中...[详细]
范义田(1909~1967),字楚耕,汉族,玉龙县石鼓镇人。义田幼时聪慧过人,6岁能作对联,7岁能写数百字之文言文。入初等小学后,11岁退学,14岁入高等小学,一年后又退学,在家半耕半读。阅读了《四书》、《五经》、老庄、唐诗宋词及梁启超、鲁迅、陈独秀、郭沫若等人的著作。 1928年,考入丽江...[详细]
冯景奎(1864~1940),字芷沅,清代优附生,举孝廉方正,同盟会会员。一都(今柳林汊乡)人。 冯在辛亥革命运动中,劝说沅陵知县反正,与县工、农、兵、教、商民众,推翻清廷辰州府和县知事衙门,赶走反抗辛亥革命的镇标中营游击杨让梨、知府景方昶。众推冯为辰州都督分府都督,坚辞不就。后府议会选他为...[详细]
2009年12月11日,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代宗师,同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冯纪忠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94岁。 冯纪忠1915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冯...[详细]
冯锡仁(1845~1911),字伯育,号莘垞,一都(今柳林汊乡)人。清同治八年(1869)入县学,后就读于岳麓书院。光绪二年(1876)中举人,次年进士及第,授兵部给事中,加三品官衔。 光绪十三年(1887),冯锡仁回县治母丧。目睹县内里正包征钱粮,巧立名目,向农户增派附加和杂费,中饱私囊,...[详细]
冯秀藻,教授。湖南长沙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46年留学美国。曾任中央气象局主任技正、南京气象站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气象局技正,军委气象局、中国科学农业气象学家冯秀藻 冯秀藻 院联合天气分析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局农业气象研究室工程师兼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详细]
封振武 (1904~1997),新泰市楼德镇封家庄村人。1933年,在冯玉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热河义勇军第二旅任副官长。冯下野后,封积极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并着手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率50余人20多支枪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历任中队长、营长、泰泗宁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