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龢(316-?),字道季,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县)人。东晋大臣,太尉庾亮之子。 勤奋好学,善写文章,风情率悟,以文谈致称于时。历任丹阳尹,表除重役六十余事,妻子谢僧要为谢尚长女。累迁中领军,卒于官。 轶事典故 咸康六年,叔父庾翼将迁襄阳,庾龢(hé)时年十五,以书谏曰:“王承进据襄...[详细]
庾羲,庾亮子,颍川鄢陵人。少有时誉,初为吴国内史。时穆帝颇爱文义,羲至郡献诗,颇存讽谏。因上表曰:“陛下以圣明之德,方隆唐虞之化,而事役殷旷,百姓凋残。以数州之资,经瞻四海之务,其为劳弊,岂可具言!昔汉文居隆盛之世,躬自俭约,断狱四百,殆致刑厝。贾谊叹息,犹有积薪之言。以古况今,所以益其忧惧。陛...[详细]
庾琛(?~约313年~317年间),字子美,颍川郡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县)人。晋朝大臣,明穆皇后庾文君、中书令庾亮的父亲。 晋怀帝永嘉初(307年~311年),拜建威将军。过江后,为会稽太守,征为丞相(当时晋朝宗室右丞相司马睿镇守南方)军谘祭酒(开府高级参谋官职)。卒于官,后来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详细]
缪肜,是东汉时期人物。 缪肜字豫公,汝南召陵人也。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斗争之言。肜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曰:“缪肜,汝修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奈何不能正其家乎!”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 遂更为敦睦之行。 仕县为主簿。时县令被章见考,吏...[详细]
窦垿(1804~1865),字于坫,又字子州,号兰泉,清嘉庆九年(1804年)生,祖籍江南泰川,明代迁居云南。原罗平州西区淑基村(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淑基村)人。淑基窦氏,为清代滇东望族。同治四年(1865年)逝于贵州任上,享年六十二岁。 人生履历 山西知县 祖父窦晟,为乾隆癸酉科(...[详细]
安定超(1875―-1936),又名伯勋,沱江镇人。曾任岳州水师统领、镇竿镇中营游击。民国六年(19l7)护法军兴,安任护法军湖南第一路军第二梯团团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安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高级副官。民国十八年(1929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缉私大队长。后病逝于沅陵,终年6l...[详细]
敖德胜,1911年出生,湖南省湘阴(今汨罗)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营长、县总队长、新四军第7师皖南支队2团政委、团长、新四军特纵警卫团政委、团长、第三野战军第29军85师副师长、副政委、军后勤部政委、东北军区...[详细]
白皓(1919—1942),女,原名叶明珠,别名叶磊,汝城县城郊乡锦堂叶家村人。白皓从小天资聪颖,白皓八岁那年,跟母亲到长沙随父生活,同年进长沙崇实小学读书,14岁时,由于家境贫困,当时有个富户人家要订她为媳妇,她坚决反对,表示要继续上学。白皓到衡阳女子中学继续就读初中,考入长沙南华女子中学初三...[详细]
白善春秋时期澧阳人,任楚将军,楚白公胜的族人。楚惠王初即位,白公胜密谋叛乱,一面筑城练兵,联络白善同反。白善知悉白公图谋后,说:“跟随族主扰乱国家是对国君不忠,违背族主揭露他的阴谋是对宗族不仁。”于是辞职离去,不参与叛乱,回到家乡澧阳,筑圃灌园,种植药草为生。当地百姓称的园圃为“白善将军药圃”。...[详细]
白章子(1879~1938)又名会云,本县铁门镇晁村人。家贫,以理发为业,后到县城设店营业,开县城最早的理发店。那时,理发行业被人视为下九流,所以人们很少知其大号,而常呼其乳名“白章子”。 白章子好民间器乐,擅吹唢呐。他与店内徒弟组织起一个小乐队,唢呐、笙、笛、二胡、鼓、锣、镲、梆子俱全。夜...[详细]
卞修武,人体病理学家。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1963年11月生于安徽省寿县,籍贯安徽寿县。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1989和1995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人体...[详细]
毕昌杰,字子英,曾用名康寿,云南省牟定县安乐区安益乡化石村人,1906年生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他6岁上学,先后在化石、圆通寺和县城读小学和初中。他好学上进,品学兼优,博得乡里赞誉,师长器重,学友推崇。每当放学后,人们常见他爬在自家院墙外的枣树上看书,或者带著书本到山洼树林里阅读,晚上也常在菜油...[详细]
别国璋(1938~2004),男,汉族,1938年4月出生。老潼关别家巷人,初中文化,中 员。 1953年3月参加工作,在县棉布公司担任后勤服务,每天洒水、扫地、抹桌子,跑“小脚路”,深受领导喜爱。1956年12月被县税务局招收为征稽员,工作中,坚持学习党的政策,熟悉征稽业务,如期完成征收任...[详细]
庾冰(296~344年),字季坚,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东晋大臣、外戚,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征西将军庾亮之弟。 初为王导司徒府长史,迁吴国内史,平定苏峻之乱,拜丞相王导死后,拜中书监、扬州刺史,内朝掌权,进号左将军,促成晋成帝传位于弟弟晋康帝,以巩固庾氏势力。晋康帝即位,拜车骑将军,出...[详细]
邝炳煌(1898-1981),别字介熙,资兴市兰市乡人。1925年1月,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先后在独立二师任少、中、上尉排、连长。1931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0师政治处处长,第6师政治训练处队长,江苏镇江要塞政训室中校主任,第51师政治部上校主任,新编第35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详细]
卜友生,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山田乡枫林洞南坑里(今东坪村)。因家贫,他小时只读了几年的私塾就去纸槽当了纸工。水深火热的生活,在他年幼的心灵里滋长着反抗的萌芽;内忧外患的时局,在其思想上播下了爱国的火种。1927年,卜友生参加了农民协会,并跟随浏阳农民去参加-长沙的战斗,迈开了革命生涯的第...[详细]
布穷同志生平(1942-2009)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西藏自治区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布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5月29日18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布穷同志1942年10月出生于西藏琼结县,1956年10月参加工作,196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蔡如柏(1898—1937),广西南宁市长塘镇人。广西陆军干部养成所毕业。历任排长、营长等职。1936年任第一集团军第十一师参谋长,后调任六十六军一六O师上校参谋处长。 主要事迹 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负责一六O师作战补给等工作。上海失守后,调任一六O师九五六团团长。12月,参加...[详细]
蔡振声(1913.6~1945.2)小名蔡龙田,南安县官桥镇漳里村人。1929年考入安海西隅师范学校,后在长埔村小学任教并兼办夜校,在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活动,利用假期到农村组织农会,建立秘密交通站,从事革命斗争。1932年秋,参加组织文教界“反帝大同盟”,进行抗日宣传,发动群众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