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伟(1904-1932):南漳县武安镇东关街人。少时,在家读书,后到荆州上不学。1926年,经胡明政、曾维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初夏,朱子伟和曾维新在武镇举办“读书会”,同年7月,在雷光汉家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武镇独立区分部”,朱子伟任组织委员,秘密发展国民党员20多人。10月,建国民党武镇...[详细]
滕宗谅(990年-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北宋-,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为世人所知,岳阳楼的双公祠中有范仲淹与滕子京的雕像(右)。在岳州做过太守。他做太守时,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滕子京与范仲淹、刘越举同科进士。初授泰州军事判官,范仲淹任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时建议泰州知州张纶修筑...[详细]
邹承休,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镇)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光绪三十四年赴醴陵湖南瓷业学堂求学。宣统三年(1911)毕业回乡,矢志兴办瓷业。旋即勘探瓷土资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奔走于境内各山地。民国3年(1914)在新化茅坪发现优质瓷土,经反复烧制试验,获得成功,试制瓷品送当时县政府鉴定,备...[详细]
邹德淹,字小范,又字景贤,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镇)人。清同治三年(1864)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举人,以通判(知县)派云南省候缺。县人魏景桐时任蒙自关道,邀其掌书记(文牍、印信)。法日两国合修滇越铁路,法人动辄闹事,淹据约直争,为法国领事所深忌。云贵总督锡良察其有吏才,令代守安平厅。...[详细]
邹汉勋,字叔绩,清嘉庆十年(1805)生,文苏第三子。汉勋出生书香世家,从小即聆父母面教,10岁即知衣冠轮舆古制及九州形势。16岁,助兄汉纪编著《春秋左氏地图说》、《博物随抄》等。18岁,自编《六国春秋》。道光十一年(1831)父死后,蛰居高平山中,专心读书,开始撰写《读书偶识》。道光十七年补府...[详细]
邹建武,字礼本,号学谦,又名觉吾、学悟,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生。民国8年(1919)考入长沙甲种工业学校。不久,因家贫辍学。次年进入湖南第一纱厂粗纱部当工人。同年11月,加入“劳工会”。民国10年3月,发起“反对纺纱厂商办”运动。民国11年2月与萧石月等秘密组织纱...[详细]
邹今海,号潇清,县遵义团炉观村流星冲(今炉观镇星华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民国14年(1925)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4期,编入政治大队。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担任政治党务工作。次年,参加北伐。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在叶挺部队中任职,参与南昌起义。失败后随军南下,在广东海...[详细]
邹毓奇,字人澍,号今骏,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镇)寨边人。清光绪元年(1875)二月生。县学生员。光绪三十年,考取官费留日生,就读于东京弘文法政大学,与陈天华、曾继梧等人志同道合,密议国事。次年8月参加同盟会。自此,即积极进行活动,撰文宣传革命,以《二十世纪之支那》及《民报》等报刊为阵地,批判改良...[详细]
邹松柏,洋溪乡(今洋溪镇)冷水巷人。1958年10月生。1973年初中毕业。1976年学木工。1978年1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入伍后,多次受到部队-表扬。1979年参加南疆保卫战。战斗中不顾手臂受伤,冲锋在前,多次击退敌军进攻,立三等功,在火线上提升班长。同年9月,考入济南陆军学校。毕业后,于1...[详细]
邹廷望,字子建,又字建岳,县太阳四都野鹅塘(今洋溪镇寨边村)人。明嘉靖五年(1526)生。嘉靖三十八年乡试中举人,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同年六月,任河南新蔡知县,在职期间,减杂派,免浮征,为蔡人感服。隆庆元年(1567)三月,任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奉派治理临清钞关(税务机构),离任时不以一帕相随,...[详细]
邹文苏,字望之,号景山,县罗洪村(今属隆回县)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生。七岁丧父,性敏嗜学。十二岁应童子试,屡试举人不第,嘉庆十六年为岁贡生,乃绝意仕进,辟室为古经堂,教授生徒,研究经学,尤深于“三礼”。尝以竹木为浑天仪等教具以示学生,开直观教学之先河。道光十一年(1831)卒。著有《九...[详细]
邹新陔,民国4年(1915)生。民国2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留校任助理研究员。翌年其父邹兴巨逝世,返新化继承祖业主持亚新地学社。先后主编《中国析类分省图集》、《世界列国图集》和《世界地理纲要》。同时兼任清华大学地学会主办的《地学集刊》主编,在该刊发表多篇有关地学的论著,并在蓝田国立师范大学任...[详细]
邹兴巨,号伯庚,县永固团罗洪村(今属隆回县)人。清末,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理专业,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地理。民国初年,其父邹永萱召其回武昌主持亚新地学社。邹兴巨对出版发行的地图十分认真,据调查测绘结果随时校正,图以精审著称,每一图出,即风行海内外。编有《华英对照列国图》、《中华分省图说》...[详细]
邹序彬,号天三,又作天山,字正美,县敦信团利村双木凼(今洋溪镇双华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生。 光绪二十九年(1903),离家出走,考入湖南武备学堂附设的兵目学堂。光绪三十一年选送日本留学。宣统元年十二月毕业于振武学堂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工科。宣统三年五月归国。旋赴吴淞防地参观,由余焕东...[详细]
邹序龙,字仁让,县永靖团锡溪村(今锡溪乡)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民国12年(1923),考入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参加长沙声援上海工人学生反帝--斗争,省会学校提前放假,旋与谭国辅、周廷举、陈树华等参加新化旅省学生暑期社会服务团回新化,分赴农村宣传五卅惨案经...[详细]
邹永成(1882-1955),字器之,湖南新化人。 1882年农历10月初10日,邹永成出生于新化县(今属隆回县)永固乡罗洪村一个封建家庭。曾祖父邹汉勋是一个汉学大家,随曾国藩去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庐州与江忠源一同被太平军杀了。清帝念其功劳,赐“云骑都尉”世职。祖父邹书田,父亲邹代铸,就凭...[详细]
邹志淑,(1900— ),小名大宝,又名淑英,凤桥镇庄史村人,0党员,革命烈士。1900年出生,26年入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北伐军进入嘉兴后,邹志淑进第26军,并担任政治部妇女指导员。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她转入上海搞地下斗争。后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反动派杀害于上海,牺牲时年仅三十余岁。邹...[详细]
祖士衡小时曾有僧相面说:“此儿神骨秀异,他日有名于时,若年过四十当位极人臣。”可惜年39岁卒。 祖士衡博学有文才,杨亿曾对刘筠说:“祖士衡儒学日新,后生可畏也。” 祖士衡举进士后授大理评事,累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史馆修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