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辉 [清]

  • 朱凤辉,字开祥,号古巢。松山(今桥墩镇)人。乾隆、嘉庆年间在世,生卒年无考。从小爱好书法与文学,博览诸子百家。浙江提督学政汪廷珍按临温州,对他的制艺大加称许,印发给士子阅读。然而他自己参加过多次考试,都没有录取。与同县华文漪最为投契,经常交换治学心得,互相质疑、取证。书法也很有特色,晚年更多藏锋...[详细]

诸葛瞻 [三国][公元227年-263年]

  •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后其不听黄崇死守的建议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早年经历 建兴五年(227...[详细]

朱国祯 [明][公元1558年-1632年,明朝首辅]

  • 朱国祯(1558--1632) 明乌程南浔人。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天启元年(1621)提升礼部右侍郎,中途请告归,未上任。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详细]

祝嘉 [公元1899年-1995年]

  • 祝 嘉(1899~1995) 著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教授。字乙秋,曾用名祝朝会,清澜镇溪田村人。早年于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毕业后,历任小学、中学教员,社会教学学院图书馆博物馆系副教授。主讲《字学史》、《金石学》、《文字学》、《中国目录学》、《博物馆学》等课程。后在中学任教。196...[详细]

朱家宝 [公元1860年-1923年]

  • 朱家宝(1860~1923),字经田,一作金田,号墨农,云南宁州(今华宁县)人。 朱家宝出身进士,历任知县、知府、道员、按察使、巡抚、仓场总督、直隶省长兼都军、民政部尚书等职。袁世凯称帝时,被封为一等伯爵。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元月,朱家宝由吉林巡抚调任安徽巡抚。十月,镇压了安...[详细]

朱敬则 [唐][公元635年-709年,唐朝宰相]

  •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 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 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校左庶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刑,朝内的...[详细]

祝菊芬 [公元1911年-1991年]

  • 祝菊芬(1911~1991) 1911年出生于清澜镇云路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昌县清澜乡平民夜校教员、清澜党支部书记。1928年6月往香港找中共广东省委,后经省委介绍,由中共南洋临委(在新加坡)分配工作。历任新加坡小坡区团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大坡...[详细]

朱良玉

  • 朱良玉是淮阳县人民敬重爱戴的县委副-,1986年7月14日,因患癌症与世长辟,终年48岁。 朱良玉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他办公桌上一个茶瓶用10多年不换。他任县委副-后,仍住三间破草房,每逢下雨,七漏八淌。房管部门多次提出为他翻修他都不肯。他家没有一件高档家具,仅有大大小小10余只破纸...[详细]

朱林逢 [公元1888年-1969年]

  • 朱林逢(1888--1969),合阳县路井镇东庄人。梆子名艺人。工正小旦兼文武花旦。由于他能唱1技艺娴熟,因而被群众誉为“迷三县"。他的功底寸厚,直到70高龄还能登台演出。《破洪州》是他能好戏,所扮演的穆桂英,充分发挥了他唱、念、做、扣湛技艺,于群众中影响很大。《白蛇传》也是他在剥影响颇深的剧目...[详细]

祝穆 [宋]

  • 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洙(一二二一~?)父。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 祝穆少年丧父,读书于朱熹家塾。20岁,朱熹命黄干为他举行冠礼。乾道初,祝穆与其弟一起随朱熹到建阳云谷晦庵就读,受黄干、蔡元定教诲。他嗜书,手不释卷,于书无...[详细]

朱南山 [公元1872年-1938年]

  • 朱南山(1872~1938),字永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通州(今南通市区)。中医妇科专家。年轻时师承名医沈锡麟,擅用伤寒大方,长妇科。朱氏提出调血气、疏肝气、补肾气为妇科立法之大纲。用药强调“药必对症,用必够量”,并有“药不中鹄,箭成虚发;过量损正,多贻后患”之说,且善采民间验方。...[详细]

卓田 [宋]

  • 卓田,[公元一二o三 年前后在世]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能小词,能赋驰声。尝作词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断万人头。因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刘季,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存于《花庵词...[详细]

朱启

  • 朱启(1942- )上将 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朱启,1942年5月出生,云南祥云人,196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月入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 1990年晋升少将军衔。1990年6月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1...[详细]

朱庆澜 [公元1874年-1941年]

  • 朱庆澜(1874—1941),字子桥、子樵、紫桥。山东济南市历城人,祖籍浙江绍兴钱清镇秦望村人。父锦堂,游幕山东,为历城刑名师爷,庆澜生于任所。6岁丧父,14岁丧母,自幼孤贫力学。17岁,为治理黄河河工。后随友赴东北,投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深受赏识,历任三营统领,凤凰、安东知县,东三省营务处会...[详细]

朱善醉 [公元1918年-1941年]

  • 朱善醉(1918~1941),矾山镇人。其父为明矾厂老板。民国21年(1932)善醉考上省立第十中学,24年毕业后,回故乡任石宫小学(当时共产党联络点)教员,后任校长,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石宫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初期,朱善醉利用各种-向师生进行爱国教育,还组织矾山抗日救亡团,上街宣传,为东...[详细]

朱童蒙 [明]

  • 朱童蒙,字求我,号五吉,今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人。生于明万历元年,卒于崇祯十年,终年65岁。 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载:万历庚戌(1610年)进士。“由进士中书舍人行取兵部给事中,转兵科都,出为苏松兵备湖广希政司右参政,升太仆寺少卿,巡抚延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封资政大夫,文荫一武荫二。”...[详细]

朱秀三 [清][?-1861年]

  • 朱秀三(?~1861),原是朱家站汇(在凤江乡)富户子弟,祖上有田300亩,变卖后迁居河前(今湖前镇)。上过学,又爱好弄 使棒,此时已沦落为走方郎中,卖草药为生,间或替人写诉状,结交三教九流人物。北山庙结义后,赵起经常过江来朱家,一起纵谈拳法、兵书和国家大事。临别,秀三总送他到浦西瓦窑头渡口。某...[详细]

朱炎昭 [公元1835年-1921年]

  • 朱炎昭(1835—1921),字鸿升,号飞仙,阜阳县朱寨(今属阜南县)人,著名塾师、画家。 朱炎昭出身农家,7岁入私塾,9岁丧父,备尝艰苦,勤奋好学。清咸丰三年(1853)18岁的朱炎昭携母逃难,母亲死于途中,朱炎昭栖身于颍州西湖环翠亭,后流寓太和县,在赵庙当塾师。不久,朱炎昭北上鹿邑,仍当...[详细]

朱之蕃 [明][公元1556年-1624年,明代大臣、书画家]

  • 朱之蕃(1556~1624)明代大臣、书画家。字元升,一作元介,号兰隅、定觉主人。原籍山东聊城茌平县,后附籍南直锦衣卫(今属江苏南京)。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官终礼部右侍郎,任上曾奉命出使朝鲜。后以母丧,不复出仕。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天启四年(1624)辞世,享年69岁。卒赠礼部尚书。传世作品...[详细]

朱子卿

  • 朱子卿(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人。祖籍安徽,世居南京。三代业医,弱冠时业受庭训,又师从名医王立 业。精通医理,尤精伤寒温病诸症,求诊者甚众,每收奇验,一时医名大振,远近求医者不可胜数。朱重医德,医术精明,用药灵活,经验丰富,病家无不称道,时为南京名医“三卿一石”之一。有一湿温病患者,病已危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