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弦(1922~1961.12),仙槎桥南市铺人。从小聪颖好学。民国34年(1945)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公路勘测设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交通部华南工程处工程师,参与海口至五指山公路及通什大桥的勘测设计。1954年秋,在一次选线勘测中从山坡上滚下...[详细]
张起岩(1285—1354年),字梦臣,祖籍章丘,移家禹城,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40年仕宦生涯中,他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对元朝中期政治贡献很大,他的史学、文学造诣极高,有多种著作传世。 张起岩生于累代仕宦之家。其高祖曾官至元帅右监军权知济南府,曾祖张福为济南路军...[详细]
张去华(938-1006),字信臣,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北宋状元、大臣。 后晋天福三年(938)生。少年好学上进,善诗赋,以祖上功勋补任太庙斋郎。 后周显德二年(955),周世宗平定淮南,十八岁的张去华感叹:“兵战不息,民事不修,难于长治久安”,遂着∠征赋》、《治民论》,献于...[详细]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 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召回,授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但不久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防御突厥,并...[详细]
张日旼 字穆侯,号熙斋,南溪都(今翁田镇)排山良 村人。幼年聪明颍悟,勤奋好学。家贫,其父务农,极力教之。日旼曾从琼山进士谢宝就读,是谢宝的得意高徒。登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进士,金德瑛榜。选任云南宜良县知县,为政崇尚简易,注重教化,以课士训农为务。宜良地瘦民穷,日旼奏准奉委修浚银汁河,...[详细]
张荣组 (1806年出生—1872年病逝,时年66岁)张荣组,号涫卿,字锡圭,别号润农,新田县大坪塘乡长富村人。1806年出生。根据历史资料推断,王鼎铭先生到新田时,他才23岁。因张荣组的父亲张老公为人忠厚、正直,在新田县城做买卖,王鼎铭在县城打击地痞恶势力时,是坚定的支持和拥护者,王鼎铭在...[详细]
张如兰(?~?),字德馨,江苏江宁人。明朝某年某科武举第一人。 张如兰以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中武科第一人。但是武乡试第一人还是武会试第一人,没有资料证明。为防遗漏,故录之。 张如兰中武科第一人后,官至淮徐漕运参将。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谈古论今,系如指掌。凡朝廷大事,是利是弊,当兴...[详细]
[张山甫]偃师人,宋熙宁元年(1068)起任武功主簿。当时万年(今长安县)主簿朱光庭、雩县主簿程伯淳精明干练,共称关中三杰。张山甫重视教育事业,与名儒张载交情甚厚,上任之初,即邀请张来武功绿野亭讲学,从此绿野亭盛名远扬。历经各代不断改建修葺,到明朝已发展成为绿野书院,是关中有名学府之一。清代至民...[详细]
张升,江西南城人,字启昭,号柏崖。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己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 张升取得状元之后,授翰林修撰,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弘治改元(1488),迁庶子。当时,人称“纸糊三阁老”中,只...[详细]
张神武(?~1621)本姓陈,字号不详,江西新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此科武举考试官为谕德吴道南,中允杨继礼。神宗特命大学士朱赓主持武举宴。 张神武及第后,授四川都司佥书。四川永宁宣抚司奢效忠去世,当时,奢崇明还年幼,奢效忠的妻子奢世统与妾奢世续为...[详细]
张式(989-1050),字景则,宋代福建浦城人。 宋天禧三年(1019)进士,为将乐县主簿。将乐县有所坑冶,矿工税课没有缴清,被拘押几百人。张式到任分别贫富调整税额,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经过调整,课税0完成。后调任祥符(今河南开封)尉。赵稹到并州(今山西太原)为将,招聘他为判官。历任许州(...[详细]
张师德(978-1026),字尚贤,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张去华子。宋真宗朝状元。 宋太祖太平兴国三年(978)生。张去华有十子,最看重师德,并说:“此儿必继吾志。”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真宗到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祭祀,师德献《汾阴大礼颂》。 同年,张师德参加选举...[详细]
张曙 (772-846),小字阿灰,一作阿咸,南阳(今属河南)人。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 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详细]
张树侯(1866~1935)寿州(今寿县)人,名之屏,字树侯。清末秀才。曾在家举办“南庄精舍”,研习历代书法。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与孙少侯等创办“强立学社”,传播孙中山民主思想。光绪二十九年与太和会党首郭其昌在安庆发动起义,事泄外逃。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同盟会,并到吉林、上海等地活动。寿州...[详细]
张维桢(1901~1993年),湖南省华容县人。出身农民家庭。幼时上过私塾。1921年秋去长沙谋生。 张维桢到长沙后,进湖南第一纱厂当学徒工。当时,湖南第一纱厂是长沙工人运动的中心,张维桢受该厂工人爱国反帝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工厂劳工会组织的各种活动。1922年11月,第一纱厂工人俱乐部成立...[详细]
张蔚蓝:字霁村,今老城镇岗张村人。17岁入大梁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拔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任清朝度支部主事,负责发放朝内-俸禄。有一次光绪皇帝的堂妹想超领月俸,被蔚蓝拒绝,她托武英殿大学士王文韶从中说合,蔚蓝仍坚持不付。并说:“取吾头耳,大库银不得溢支!”尚书铁...[详细]
张维任(生卒年不详),字觉菴,本县老县城张家巷人。明万历七年(1579)举人(一说万历十九年)。初任巫山令,后提升御史。巡视河南时,河捕官倍征夫役。维任上疏指陈。治以重刑。巡视两浙盐政,盐法被破坏。力予整饬,革除积弊。后升任大理卿。 他鉴于潼河夏季屡次暴涨,泛滥北涌,冲坍民房,危及...[详细]
张温(?-191年11月5日),字伯慎。东汉末年南阳穰县人。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 曾经为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上司,奉命讨伐韩遂、边章、北宫伯玉的叛乱。董卓掌权后,以和袁术勾结的罪名杀害张温。 京中为官 张温曾受曹操祖父曹腾所提拔。中平元年(184年),张温当时为大司农,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