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腾(1555—1635),字无翰,号凤达,张鹤鸣之胞弟,明朝-。 张鹤腾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授山东潞城县令,旋调任榆次县令。其时,潞城、榆次两县均发生饥荒,张鹤腾救济灾民,煮粥散发,投药治疗病者,施棺予死者,收弃婴于县衙两庑。令老妇抚养,颇受当地民众称颂。张鹤腾后升任刑...[详细]
章嘉(约1249~1320),字德元,号春谷,章均阳(在今夏口乡)人。从小沉静寡言,把笔便能成章。元大德元年(1297)七月十四日,瑞安、平阳两州遭遇特大飓风暴雨,一昼夜不歇,山洪暴发,海潮上涨2丈,田园庄稼淹没,庐舍盐灶漂荡,两州溺死男女达6800余人。江南水乡更成为泽国,横尸遍地,哭声震天,...[详细]
张家钰(1818-1859) 张家钰,号坚甫,新田铺乡发冲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正月生。父张其左,多次考秀才不取,愤而从农,率子力耕,家渐富,但受人欺侮,立志教子成才,撑持门户。于是自天务农,夜晚课读。张家钰勤奋好学,成绩冠兄弟。全家商议送他去宝庆府城读经馆。他自挑行李及大米八斗入...[详细]
张建封(735年—800年),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寓居兖州。唐代中期著名大将,于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 。少喜文章,慷慨尚武,能文能武,常以武功自许。建封少好属文,慷慨负气。有《张建封集》,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补收2句。 张建封的父亲就是勇杀叛将李廷伟的张玠。张建封自幼受父...[详细]
张景春(1884~1959),名达,字安祐,魏家桥井边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湖南法政学堂,后供职于省垣,因不满时政,拂袖归里,潜心研读《素问》、《伤寒》、《金匮》等医书,立志行医解人疾苦,后专攻眼科,购熊胆、麝香、珍珠、玛瑙等名贵药材,制眼药10余种,患者内服、外用,疗效甚著;有...[详细]
张静江(1877—1950),浙江湖州南浔镇人。 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结识孙中山先生后便开始对孙中山先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孙中山先生称他为“革命圣人”。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详细]
张金良(1963—1985),阜南县三塔区大桥乡胡寨村人,中-员,革命烈士。 张金良出身于农民家庭,1982年11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1师(乙)1团3连先后任战士、副班长。张金良入伍后,随所在部队参加国防施工,被评为“硬骨头战士”,两次受嘉奖。 1985年3月,张金良随部...[详细]
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自号横浦居士,又称无垢居士,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他的祖先原是涿郡范阳(河北涿州)人,后徙开封。张九成生长于钱塘,曾住在杭州清湖河畔。清湖河,清代以来俗称运司河,后又称浣纱河,如今早已湮塞不闻。 张九成天...[详细]
张觉民,男,1958年4月生,大专文化程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嘉兴市秀洲区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张觉民出生于凤桥镇瑶池村,中学、高中就学于凤桥中学,曾在凤桥丝厂工作过,1976年2月应征入伍于南京军区守备一团二营炮连,1981年3月退役后在凤桥...[详细]
张克元(?—1948),山东省人,革命烈士。 张克元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干部,民国37年(1948)随军南下,留在阜南县做地方工作,任柴集区财粮员。同年11月,黄维兵团路过阜南县,柴集区干部奉命撤离。张克元身背银元和贵重公物最后撤离,在转移途中被敌军发现。张克元一边阻击追敌,一边设法把公款...[详细]
张坤元(1904~1966),字天球,牛马司水井头人,出身中医世家,幼随父学医。19岁边医边学,对“经方”、“时方”钻研精深,对民间验方、单方亦择善而从。精于中医,亦学西医,常以西医抢救急性重病,中药调治沉疴痼疾。张治梅毒、臁疮有独到之处,以自炼“五虎丹”为主,疗效甚著。西洋江杨某患梅毒,其妻3...[详细]
张澜(1872~1955),字表方,西充县莲池乡观音堂村张观沟人。自幼随父文倬耕读。1895年中秀才,补禀生。1902年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攻经史。次年,因品学兼优,被选送日本东京宏文书院师范科学习。留学期间,张澜受维新思想影响,倡议慈禧还政光绪,被清政府驻日公使派人押送回国。1904年,任顺庆...[详细]
张良臣【约公元1174年前后在世】字武子,大梁人,避地家于鄞。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登进士第。官止监左藏库。笃学好古,室无长物,妻子不免饥寒。性嗜诗,但不强作,或终年无一句,故所作必绝人。学者称雪窗先生。良臣著有雪窗集十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详细]
张礼常(1895一?),碗碗腔名老艺人。大荔县沙底村人。群众称“老礼儿”。他从小投师于黑子学艺,先后在槐园、两宜、万兴店等班演戏,又在国民党师长张万信的皮影班子演戏,曾去西府以及兰州、汉口、河南等地演出。 老李儿戏风严谨,一丝不苟,感情充沛。他的徒弟金宝曾说:“我师傅上了台,出了差错不行,几...[详细]
张凌云(1895--1946),字步衢,项城新桥刘营村人。 13岁时,因家贫被送给张子荣为义子。19岁时,投冯玉实祥部当兵,因作战勇敢,由班长、排长、连长,直升任营长、团长、第8混成旅旅长。1936年,张凌云任陆军29军(宋哲元部)骑兵司令兼独立25旅旅长,驻守北京南苑、西苑。抗战...[详细]
张抡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详细]
张梅亭,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曹家庄人。生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古历九月初八日,卒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古历四月二十八日,终年75岁。字雪安,又字雪庵,因宅南有古松一株,笔直而挺拔,冠若伞盖,并且溪水西流,故号“对溪”,别号“一松子”,书屋为“一松山房”。 他出身于读书世家,...[详细]
张泌(bi)(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张泌与南唐李后主时代的张佖互不相干。张泌的籍贯在南阳郡泌阳县,在唐末时曾登进士第。张泌今存曲子词28首,诗19首;小说2篇,即《韦安道传》和《妆楼...[详细]
张鹏,现年60岁,河南金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发酵法生产乳酸絮凝沉降分离工艺”、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油井水泥浆减轻剂SNC”,并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目前总资产7.1亿元,生产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产品销售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