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池明(1917-1997年),曾用名张赤民。新县人。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任赤色童子团中队长,光山县东区赤色童子团大队长、县赤色童子团总队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调任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儿童局委员。1932年曾任第二十七军第二团和红二十八军第二四六团少共团委书记。翌年4...[详细]
张楚,县大同镇麻溪村(今属冷水江市)人。民国5年(1916)生。宝庆中学毕业后,回乡以教学为业。 民国28年(1939)6月“平江惨案”后,张楚于9月与疏散来新化隐蔽的共产党员李化之等被聘为永(溪)车(田)义务教育实验区(今新化晏家乡)教员,分在抱棠湾星星小学任教。并在这学期内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张传卓(1919~1942),南坪乡南坪村人。民国23年(1934)考入温州省立第十中学。27年8月到矾山石宫小学任教,组织青年救亡团,在马站一带宣传抗日。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8年春,中共鼎平县委派他到蒲门一带发展党组织。不久,任蒲南小学校长,在校秘密建立中共南坪小组。29年成立蒲门区委,任组...[详细]
张纯玉,号景罡山人,籍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现居北京。出身于书画世家,见长于写意花鸟画,用笔苍劲,厚重意远,深得吴昌硕、齐白石绘画神韵风格,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尤以寿桃为贵,先后被瑞士、德国等外国藏家收藏。近年来,他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和谐文化,创作了大量精品力作,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为求艺术不断精...[详细]
张楚善(1721~1954),两市塘人。家贫,少时靠挑卖井水、黄泥度日。张身材魁梧,腰圆膀粗,力气过人,吃苦耐劳,且性豪爽,乐于助人。1952年县贸易公司招为仓库保管员,家距仓库不逾百米,坚持在食堂就餐,在仓库守夜。空闲时常给食堂挑水。初嫌桶小,每次挑双担;后要求领导制特大水桶一担,供其专用。装...[详细]
张大赓(1600—1674),字杨甫,别号实水,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清代画家。 张大赓乃张鹤鸣第三子,但与张鹤鸣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张鹤鸣热衷于官场政治,而张大度则热心于工诗绘画。从青年起,张大赓便出游各地,登泰山,走秦陇,跨长江,游湘水,南抵滇黔,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为绘画积累了...[详细]
张大安(?-684),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唐邹国公张公谨三子,高宗年间宰相。 张大安先任唐高宗李治与武后(则天)的儿子李贤的侍从官(左庶子)。唐时太子官署中设左右春坊,以左右庶子分隶之。 唐高宗上元二年 (675)六月,李贤被立为太子。不久下诏监国。李贤处事明审,为当时人所称道。...[详细]
张祎,字冠章,邓州南阳(今南阳市宛城区)人。唐朝大臣,吏部尚书、赠太师张正甫之孙。 释褐汴州从事、户部判官,入为蓝田尉、集贤校理,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从唐僖宗幸蜀地,拜工部侍郎,历刑部、兵部尚书。唐昭宗还京,征拜礼部尚书、太常卿,充礼仪使,迁兵部尚书。...[详细]
张道南(1907-1928):号凯奉,南漳县临吉乡(今薛坪)人。荆山农民-主要领导人之一。幼读私塾,1922年考入南漳县公立西路高等小学学校(校址明阳洞)。1925年春,他以全县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进南漳县凤山中迷。1926年,胡明政(共产党员)、谭文成回南漳宣传国民革命。成立“公益促进会”,张道...[详细]
张登,南阳人。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年约八十余岁。登著有文集六卷,《新唐书艺文志》权载之为之序,行于世。 张登,[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南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年约八十余岁。性刚洁。初应辟为卫府参谋,迁延平尉,拜监御史。贞元中,改江南士曹掾。满岁,计相...[详细]
张斗枢,字镇衡,县时雍团白溪(今白溪区)人。生卒年不详。家素殷富,从小随父移寓南京京。 清光绪三十年(1904),黄兴组织华兴会,为供会员通讯和传播新文化,在长沙南阳街组设“作民译社”,张斗枢先后资助万余元。次年,赴日本留学,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归国后,在长江下游从事革命活动。清宣统元年...[详细]
张端义,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正夫,自号荃翁,郑州人,居于苏州。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少读书,兼习技击。端平中,(公元一二三五年)应诏三次-。坐妄言韶州安置。端义在韶州时作有贵耳集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四库总目》其论诗、文、时事,皆有可取。...[详细]
张耳(前264年-前202年),秦末汉初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曾被西楚霸王封为常山王,后被汉太祖刘邦封为赵王。 张耳年少时是魏国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死后脱离户籍亡命至外黄县(今开封市杞县东),当时外黄有一户富豪家有一远近闻名的绝色美女,此美女嫌弃自己的丈夫没本事,向自己父亲的门客寻求帮助...[详细]
张二奎,字子英,出生于嘉庆十九年(甲戌),同治三年(甲子)去世。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早期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一时声名在程、余之上,惜舞台生命不长。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详细]
张阁(1070-1115),字台卿,北宋河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大臣。 宋仁宗熙宁三年(1070)生。进士及第后,授卫尉主簿(九品)。 宋徽宗崇宁初(1102),拟迁祠部员外郎;因资阅浅,为掌制者所议,蔡京主之,乃止。俄徙吏部,迁宗正少卿、起居舍人,因患病不能朝,改显谟阁待制、提举崇...[详细]
张光利(1938~1998) 泰华著名企业家。祖籍锦山镇新山村,1938年生于泰国,9岁回故乡上小学、中学。1956年赴泰经营商业。除经营土特产出口、保龄球场、酒店外,还投资数百万元美金在泰国建酒精、醋酸厂。1988年又在湄公河畔建起湄江大酒店,附设有700个座位和湄江号大游艇,供人夜游湄公河...[详细]
张国辉,1927年生,常宁市宜阳镇人。大专文化,中-员,国家一级作曲家(教授级)。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南分会理事,湖南省戏曲音乐学会会长。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先后就读于湖南省立二中和国立针灸医学院,后因家乡沦陷而辍学。建国前夕考取衡阳地区革命干校。...[详细]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达野,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明朝大臣。 张鹤鸣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授山东历城知县,不久即擢为南京兵部主事,又调陕西右参政,晋升右金都御史,可谓官运亨通。张鹤鸣在朝为官,效忠明王朝。他在巡抚贵州时,镇压苗民起义,因功于天启元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