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性初(1893~1932) 原名福真,宝芳乡美柳村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革进乡支部组织委员,兼任革进乡农民队长。他积极响应中共文昌县委的号召,坚决执行当地党组织的决定,带领该乡农军大力配合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五路军(文昌)攻打文教、东阁等反动民团据点,为横扫...[详细]
邢一凤(1508~?),字伯羽,号雉山,南京龙江左卫籍,河南祥符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沈坤榜进士第三人。 邢一凤原姓林,嘉靖十六年(1537)乡试中举,复姓邢。高中探花后授编修。嘉靖二十九年(1550)正月,以九年秩满,升为翰林侍讲,累官至太常少卿。 邢一凤体貌阔健,才思...[详细]
熊曜 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玄宗开元间任临清尉,干练有才,曾义释被诬系之囚。与岑参为诗友。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封氏闻见记》卷九、《岑嘉州集》卷一。《全唐诗》存诗1首。...[详细]
熊安上(1086?~1127?),字仲礼,建州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北宋徽宗赵佶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武举第一人。 熊安上荣登榜首之时,其家族中的叔侄兄弟亦同登文武之科,一度成为朝廷盛事,徽宗赵佶龙颜大喜,欣然命笔赐诗:“晋室安元齐奏捷,虞廷元恺并登庸。” 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详细]
熊冲(1893~1944),字坤山,廉桥人。民国11年(1922)大学毕业,在北京慈幼院胶澳观象台任职。民国14年闰4月初4日“青岛惨案”发生。熊倡议组织雪耻会,发动群众揭露日方残杀华工的罪行。民国16年,任职国民党中央训练部,倾向孙中山的新“-”,与国民党 不合,毅然弃政从教。民国18年,任南...[详细]
熊梦(1902~1983),字今生,熊冲之胞弟,幼聪慧,总角时,尽通经史百家,众皆以翰苑而许之。后入北京朝阳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转入北大国学研究所。民国—18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训练部-,负责编审全国大专院校有关社会科学教科书。民国20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国民党中...[详细]
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1907年,考入昆明方言学堂。1909年,升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1911年进入云南省高等学堂学习,19...[详细]
熊孺登,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约唐宪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详细]
熊式辉 谱名西广,字天翼,别署雪松主人,(1893.5—1974.1),安义县万埠镇鸭咀垅村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1920年受孙中山选派赴日留学,1924年毕业)。清末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淞沪警备司令,南昌行营参谋长,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赴美军事代表团团...[详细]
熊天祉(1898~1962),又名介繁,西充县晋城镇人。 1917年熊天祉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在北大期间,阅读了一些进步书籍,参加了“五·四”青年运动,因拳打张宗祥、火烧曹汝霖宅,过了3天囹圄铁窗生活。他在校长蔡元培的帮助下,于1919年10月27日赴法勤工俭学。 在法...[详细]
熊希龄 (1870-1937) 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教育家、实业家。 湖南省凤凰县人,1870年出生于凤凰县一个官宦家庭。幼年入私塾。14岁中秀才。人称湘西神童。20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97年,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协助湘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任湖南时务学堂总理...[详细]
戏志才,字不详,或志才为字,名不详,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手下谋士。为人多谋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 陈寿《三国志》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戏志才在《三国演义》中并未提及,...[详细]
徐奭(968—1030),字武卿,原籍瑞安睦源(今泰顺司前乡),幼随父徐骏居瓯宁(今福建建瓯)。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第一,授兴化(原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二县地)知军。八年(1015)升侍郎。仁宗天圣初年改任两浙转运副使。时值苏州水患,在市泾以北赤门以南筑堤90里,架桥18座,受到...[详细]
许安世少年从学于丁宝臣,以诗文为欧阳修、王珪等文坛巨匠所称重。中状元时,年仅27岁。其《公生明赋》中名句:“依违牵制者,即已去矣!则明白洞达者,乃其自然。”被时人认为不刊之语。其咏史诗:“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被清朝学者...[详细]
徐本善(1860-1932),号伟樵,道号乾乙真人,杞县人。少时曾随父朝拜武当山,谒遇真宫,武当山气象万千的景色,金碧辉煌的建筑,精湛绝世的拳术使他为之倾倒,遂起弃世出家之念。20岁由家经南阳,入武当,拜龙门派王复邈、刘复宝为师,研经习武。 徐本善性情忠厚,聪敏过人。随师诵经,过耳不忘。数...[详细]
徐炳荣(1916—1978),临泉县杨桥区人,文艺工作者。 徐炳荣出身贫穷农家,12岁入庙为和尚,后还俗,入戏班学戏艺,辗转于豫皖边区。徐炳荣天资聪颖,又能虚心苦学苦练,戏剧表演技艺不断长进。他唱的“沙河调”浑厚高亢,极受观众欢迎,“徐红脸”之名称著于皖西北、豫东南10多个县。《寇准背靴》(...[详细]
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北宋末年大臣,钦宗朝宰相,神宗元丰间进士。大观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物价反增。入朝,奏请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钦宗即位,建言储粮设备以御金兵。金军北撤,又请伏兵袭其后队。靖康元年(112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