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宁 男,一级编剧。湖南人,1936年10月25日出生。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于1952年参加工作。1956年任《南京日报》文艺。1961年始先后在南京市文联、南京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南京市话剧团工作。1974年调入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组任编剧。创作颇丰,主要作品有越剧《报童之歌》(与王庆昌合...[详细]
谢贯一(1901-1976) 谢贯一,号国瑛,字育之,坪上乡坪上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生父映星为涂前清秀才。教予有方,曾以诗示子:“不经磨炼不成才,年少高官即祸胎;寄语儿曹须记警,吾家原是弱中来。”以是谢贯一兄弟兰人,均刻苦学习,磨炼成才。 谢贯一早年毕业于长沙雅礼大学。...[详细]
谢冠洲(1908~1932) 原名明玖,又名春晖,别名木森,湖山乡茶园村人。1924年,小学毕业后考进琼崖公学读初中(第一期)。1925年,公学停办,转学府城琼海中学继续就读。1926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琼崖国民党 派发动四·二二-事变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事变后,党组织从城...[详细]
谢国安 (1920-1940) 谢国安,化名维克,今坪上乡坪新村人,民国9年(1920)生。民国24年(1935)以高分考入长沙广益中学。他参与《广益校刊》的编辑工作,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方针,不久-停刊。民国27年(1938)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他发起创办《青年阵地》周刊,宣传抗El救...[详细]
谢辉(1909~1968) 原名谢焕文,曾用名谢奇,十字路镇三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1年在烟台从事革命活动被以“共产党嫌疑犯”罪名逮捕判刑3年。1934年出狱后回乡。1936年底任涝坡乡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乡长的合法地位和家乡的群众关系,与张子亮、刘怀川等人,组织起十字...[详细]
谢介僧(1887-1945) 谢介僧,号国萃,今坪上乡坪上村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生。年少取秀才。三十四年(1908)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参加同盟会,与黄兴交情极厚。宣统三年(1911)初,谢介僧忽接黄兴香港电,嘱返国参与广州起义。后起义失败,黄兴负伤并由珠海出逃,生死未卜。...[详细]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在中央苏区任内务部长时,主持和...[详细]
谢克家(1063—1134)字任伯,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四年(1097)中进士,宋朝诗人、书法家。 亲历靖康之变,作《忆君王》。建炎四年(1130)官参知政事。绍兴元年(1131),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宵宫,寓居临海。绍兴二年(1132年)--秦桧。绍兴四年卒。事迹见于《嘉定赤城志》卷三四...[详细]
谢南山(1900-1971) 谢南山,名国勋,字也荣,扶锡乡扶锡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月生。从小聪明好学,喜诗文、书法,因家贫,在本乡设馆授徒。 民国l5年(1926)冬,湖南农民动蓬勃兴起,谢南山、唐玉华、刘贤松等在上级支持下,发起组织扶锡农民协会,谢南山被选任为农会主席...[详细]
谢婉(1905一1941),矾山石门头村一个贫苦农家女儿。所处穷山僻壤,居民世代不识字。谢婉从小连名字也没有,只叫“阿某”(闽南话,意即妇女),直到19岁与陈伯恭成亲后,才给取了这个名字。 谢婉在伯恭影响、教导下,投身于地下活动。既是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又是坚强的同志。她的家就成为当时鼎...[详细]
谢卫星,横阳区大石乡双河村人,生于1956年3月。1962年9月,在太平小学读书任班长。1969年在大石中学读初中,任班体育委员,期期评为优秀学生。1972年,考入新化二中读高中,任班劳动委员,品学兼优。1973年元月16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74年起随父在鹅塘卫生院学医两年。1976年,选...[详细]
谢香塘(1800~1870),女,矾山苋头庵人。出身书香门第。大弟青洲,举人;次弟青扬,监生。俱以能文著称。青扬尤以诗扬名于道光年间。香塘从小于女红外便耽溺于古籍,所作骈文甚为婉约,诗则较青扬所作更为端厚。嫁与蒲门金洛先。金家原先殷实。洛先好冶游,又吸鸦片成瘾,挥霍无度,不久田园荡尽,年未30而...[详细]
谢尧协(1905-1928):南漳县薛坪区谢家山人。1926年在南漳县凤山中学读书时,参加“公益促进会”。是年秋,南漳县政府下令停办凤山中学。11月,中共南漳县委指示:开展复校斗争。张道南、谢尧协等三次找南漳县教育局长冯龙-理,要求凤山中学复课,遭到拒绝。随扭送冯龙九到县政府评理。他和进步师生一...[详细]
谢一夔为东晋名臣谢安的后裔,因祖父避仇外家,冒姓王,及一夔显贵,始复原姓。谢一夔之父王得仁,为汀州府推官,廉能勤敏,上下爱之。当时邓茂七之乱,朝廷命他前往征讨,擒得贼首,主将决定穷搜严治,王得仁恐其滥杀无辜,力请招抚,遂辨释难民三百人,大得民心。后在平寇中病逝,汀州军民十分哀恸,前来哭奠者将道路...[详细]
谢祚永(1903-1985) 谢祚永,坪上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生。民国l4年(1925)毕业于长沙雅礼大学,获理科学士学位,翌年留学美国,专攻有机化学,先后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及俄亥俄大学博士学位,他完成“在三氯化铝的存在下脂肪族醇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缩合”(Condensation...[详细]
谢玉元(1906-I983) 谢玉元,小塘乡大庙边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生。中共党员。 15岁即开始学木匠,专攻花凿,勤学苦练,技术精湛,风格典雅,毕生从事雕塑,以是技冠一时。 30年代,谢玉元就业于武冈,他雕刻的宁波床、花板床,制作精巧,工艺超群。武冈县木货街36家木业铺...[详细]
邢 宥(1416~1481) 字克宽,号湄丘。祖先在南宋初期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迁来文昌县文教镇水吼村,六世祖宣仪,知文昌县,高伯祖梦璜知万安军,曾祖父在元代先后任琼山、文昌知县。邢宥与丘浚、海瑞齐名,有“一鼎三足”之称。 邢宥生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少年聪慧过人,5岁始...[详细]
冼星海(1905-1945),广州番禺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父亲早逝,童年随母亲和外祖父生活,常受母亲唱诵的儿歌、粤曲的熏陶,自幼萌生了对音乐的爱好。 冼星海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 宣统三年(1911),外祖父病逝,冼星海随母亲至新加坡,靠母亲做佣人维持生...[详细]
邢慧学(1904~1932) 又名邢冬梅,女,文教镇水吼村人。小年在家帮助父亲操劳农活。17岁由父母包办许配嫁人,因对这桩婚姻不满意,婚后不久就从夫家出逃,后到当时琼崖的文化中心府城求学。在府城,她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思想上得到极大的启迪,很快就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1926年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