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昕(702-791),河南人。少补崇文进士。开元十九年,首举博学宏辞,授阳武县主簿。 萧昕 唐故兵部尚书萧昕常为京兆尹。时京师大旱,炎郁之气,蒸为疾厉。代宗命宰臣,下有司祷祀山川,凡月余,暑气愈盛。时天竺僧不空三藏居于静住寺。三藏善以持念召龙兴云雨。昕于是诣寺,谓三藏曰:“今兹骄阳累月...[详细]
萧俯,字思谦,梁武帝后裔,唐代-,官至宰相。贞元中进士,穆宗时官至门下侍郎,终太子太傅。善草书。载于《唐书本传、书史会要》。 贞元七年(七九一)举进士。登贤良方正制科,拜右拾遗。元和六年(八一一),召为翰林学土,累迁御史中丞。穆宗即位,为令狐楚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段文昌献“销兵”之...[详细]
萧国英(1911-1979) 萧国英,女,龙溪铺镇牛山铺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元月生,6岁时父母双亡,嫁巨口铺阳家排欧阳桂芳作童养媳,生活极端困苦。l950年10月龙溪铺开始土改,她带头诉苦,积极串连贫苦妇女起来斗地主。她分得了田土家具,立志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1952年,她串...[详细]
肖红,河南杞县人,男,1960年9月生,工艺美术专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系工艺美术专业,同年留校任教;曾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系主任。2000年9月至今在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任教,现任艺术教育中心主任。2010年10月任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详细]
萧坤(1873.11~1950),字立城,范家山西洋江人。家贫,半岁丧父,跟伯父为生。6岁读私塾,勤奋好学,10岁入资东书院读书,成绩优异,被爱莲书院聘为教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选送留学日本,潜心研究西方的政治、经济,寻求救国救民之策。留日期间,萧与孙中山、蔡锷等交往密切,主张创建共...[详细]
萧鑑秋(1890-1983),名光炯,萧竹雯长子。湖南高等工业学堂毕业,在湘雅医院从事土建工作。后调江西矿山勘测,深得江西政务委员会主任姜济寰的器重。五四运动后,国人掀起赴法勤工俭学热潮。萧鑑秋由姜济寰担保,从上海赴法。与徐特立、蔡和森等同学,并与蔡同宿舍。不久在一家法国建筑公司任测量制图工作,...[详细]
萧日忠(1950-1979) 萧日忠,寺门前乡苏家冲人,1950年5月生,苏家冲农业中学毕业。 1969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三二五一部队当侦察兵,刻苦习武,轻功突出。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提为侦察班长。 1972年7月,解放军某部五连一排长偷 准备逃港,潜藏在广东...[详细]
晓柔(1827—1886),字广和,号茫莲。平阳凤巢(在今腾蛟区)杨氏农家子。?岁入学,9岁失学,后牧牛、砍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20,忽发愿入玉苍山法云寺披剃,之后便出门游方。第二年,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咸丰四年(1854)从某寺永智禅师“破本分”;六年,又参国清莲禅师“破重关”...[详细]
萧如九,男,湖南省桂东县人,1931年生,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青年时携笔参军,参加过湘南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到地方后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参编出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学作文教学概论》、《语文教学艺术》、《古代汉语实用词典》等。离休前任赣州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兼-。1...[详细]
肖绍文,男,汉族,洞口县洞口镇青山村人,1934年6月出生。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第一后勤学校学习。1952年毕业后奔赴朝鲜。1953年和1954年,各立三等功一次,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功章2枚。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回国,分配在总后勤部任干事。 19...[详细]
肖贻升(1958~1992),常宁市罗桥镇石盘村人,1958年7月生,1978年12月参军,解放军87217部队后勤部汽车修理连三级士官,1983年7月入党,不幸于1992年3月23日在常宁县因患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故。1992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同年(公元1...[详细]
肖重光(1908.3~1985.4),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一出生于武冈州龙江乡(今洞口县杨林乡破刀村)。自幼聪颖慧达,好学能文,举止不凡,在同龄人中极具号召力、凝聚力,一呼百应,被族人看重。肖重光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在国民党军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少将师长,参加过北伐战争、...[详细]
萧竹雯(1865-1944),名湘柱,今洪溪乡黄佩村人,清同治四年(1865)生。肄业于濂溪、岳麓书院。曾任湖南省资议局议员,积极建议清政府兴办学校,向西方学习;坚决反对清廷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外国。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同乡周辛铄等人发起,创办大同高等小学堂,先后五任校...[详细]
谢璞,男,汉族,中-员,洞口县高沙镇人,1932年11月出生。1954年毕业于洞口县第三中学。1955年被安排到洞口完小教书。不久调入洞口报社做工作。1956年春,出席全国首届青年文学作者大会,会后被挑选入中央文学讲习所(第3期)学习。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0年5月调进湖南省文联机关...[详细]
谢嵩 (1903-1937)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宝庆县(今邵东县)人,1903年2月19日出生于宝庆县东路范家山一个农民家庭。1911年入私塾。1915年因家庭变故辍学。1919年到新宁县一家店铺当学杂工,因-店主的-被赶出店门。1924年4月入湖南陆军...[详细]
谢伯俞(1905—1927),字耀权,化名汤铭,黑田铺人。民国9年(1920)入长沙岳云中学就读,结识杨开慧、’毛泽东,接触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被选为学生联合会委员。民国13年7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校刊部主任,受李大钊教授器重。同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中旬,李大钊组织...[详细]
谢德风(1906-1980) 谢德风,坪上乡胜利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生。民国l3年(1924)年上学期毕业于长沙雅礼中学,随考入复旦大学史学系,兼修英语,进入四年级时又考入东吴大学法学院。民国l7年(1928)上学期在复旦外文系和吏学系毕业。获英文专业文凭和史学学士学位。下学...[详细]
谢德龙(1900--1983),乳名森娃子。碗碗腔名老艺渭南市临渭区交斜美王宫庄人。曾任西安市皮影社兰,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旨省戏曲剧院、省广播电台文工团碗碗腔艺术顾问。 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只读过三年私塾。17岁就跟本地苟家村孙子录、庄庄子二人学唱碗碗腔皮影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