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第,生卒年不详。河前(今湖前镇)人。明代吴宝秀之后。少丧父,家贫,从髹漆匠学艺。一日,在温州市裱画店见画家项维仁(号果园)所作青绿山水,留恋不能去。遂到松台山麓项家叩门呈画求教,请拜师,自称已备有3年学费。项回答说要6年,吴问故,项说:“前3年先读诗学字,以清除匠气。”从此,每日除劈柴、挑水、...[详细]
吴发凤(1870~1946) 清末民初知名的老旦,也是琼剧史上最著名的剧作家。原名家悦,字名介,公坡镇水北圩丹山村人。 吴发凤小时天资聪敏,学业优异,很得塾师器重,但因早年丧父,只读五、六年书就辍学,给邻居当挑货郎,后被货商弃于万州,沦为乞丐,为琼剧班主吴开吉所收留。17岁回家,...[详细]
吴拱宸(1871~1933),谱名振槐,字文星,号次垣,吴桥(今平等乡梧桥)人。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由其父(鹤笙)亲自课读,后又从陈筱坨学文。光绪十六年(1890)入县学,二十一年补廪膳生。科举废除后,吴拱宸治学也由八股文转向科学,特别是数学。 光绪三十二年,刘绍宽任温州府中学堂(后改名浙江省...[详细]
伍光宗,号镇泰,县西成团三塘村(今三塘乡老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民国13年(1924)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次年毕业。民国15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团长、旅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三十六师一零八旅上校副旅长、补充团团长、第二一五团团长。民国26年8~12月,...[详细]
吴冠群(1903~1928) 女,抱罗镇高堆村人,1903年生于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一名土医师,在抱罗市开设药材铺并有少量田地出租,生活较宽裕。 冠群与弟弟从小随父亲在抱罗、海口等地生活。读完小学后,18岁进府城匹谨学校读初中。在三年的学生生活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详细]
吴焕先(1907-1935) 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中共党员。 吴焕先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他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详细]
巫金锋(1914~1994),南康赤土乡杏花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0,1934年参加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炮兵连排、连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炮兵营代营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副营长、冀中...[详细]
吴兢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详细]
吴来朝,字义庵,世称封君,莱芜市颜庄镇南港村人。(约生于明朝正德末年,卒于万历末年)以万历三年岁贡,任山西省荣河县知县。一任近二十年,政绩卓著,贤声广传。他的子孙有数人同在万历年间为官,治政、戍边、抗楼,颇有建树,其中三人崇祀乡贤。他的长子鸿渐以选贡任直隶X州通判,次子鸿洙以进士任浙江参政,三子...[详细]
武利民(1964—1985),中-员,革命烈士。 武利民出生于干部家庭,家住阜南县卫生学校。1983年高中毕业,同年10月应征入伍,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5291部队二炮连五班战士、副班长。 武利民在部队两年多的国防施工中,吃苦耐劳,表现突出,多次受到连、团嘉奖。1985年4月,武利民因...[详细]
吴秘(生卒年月不详),字君谟,北宋福建建安人。 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历官侍御史知谏院,后出任豪州知府,提点京东刑狱。吴秘好学,以钻研经典闻名。他所注《扬子笺》和著《周易通解》五卷,为宋廷重视,经太玄参政孙忭的推荐,-奏明皇室,曾令收入内库,列为珍贵藏书。 吴秘研究《春秋》,把公羊...[详细]
伍平国 伍平国,县西三塘(今三塘乡)人,生卒年不详。少聪敏好学,鉴于新化自熙宁建学以来,乡贡士多,而无举进士者,即发愤专攻科举之学,甚有文誉。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乡举名列第一。当时有伍解元三不休之称,谓读书不熟不休,诂经不明不休,作文不工不休。宋制各州考试学子,合格者随解牒上报礼部...[详细]
吴钦堂(1887-1979),字焕章,杞县赵村(今傅集乡赵村)人,年少时读塾兼习中医,成年后行医乡里,乐善好施,很受群众敬重。 1927年其子吴芝圃领导杞县农民-,他以家才助。不久,大革命失败,吴芝圃被通缉-,次年因重病潜回家中,经精心调治才转危安。 1938年5月,吴芝圃回杞任中共...[详细]
伍人寰 男,汉族,1931年出生,湖南永州冷水滩人,中-员,普利桥区中学教师。 1984年3月退休后,回到老家牛角坝镇,义务承担全镇的计划生育、关心下一代、老年协会等工作。走遍了全镇22个村(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深入村组调查摸底,协助镇党委建立了村组计生协会组织;以家庭为主自编自演群...[详细]
伍任钧,字仲衡,县西成团三塘村(今三塘乡)人。清光绪九年(1883)生。光绪三十年(1904)参与黄兴在长沙组织起义。旋东渡日本,肆业于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次年秋,在东京参加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回国,任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监学,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同年夏,参与倡导群众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二烈士。稍后又参...[详细]
吴瑞年(1900~1985) 字稼英,江苏南京人。幼年随家迁沪。民国9年(1920年)进圣约翰大学读理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学成,原可留美工作,但为实现报国夙愿,即行回国。民国15年,受聘任浙江公立专科学校(今浙江大学)无机化学系主任、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