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镇(1897~1973),字屏藩,魏家桥长冲口人。民国5年(1916)考入武昌高等师范,7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直皖战争爆发,任国民革命军中尉排长,驻南县梅田湖,曾捕匪首4名,匪属赂以重金,求其宽释,魏断然拒绝,就地正法,民众称快,受师长叶祺嘉奖。民国16年后,任十九师第四团团长。其时,红军第四师...[详细]
魏之璜(公元1568~约1646年),字考叔,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尧臣之子,出身孤贫,卖画糊口。善书,山水学宋人,花卉学王若水,画时不袭粉本,岩壑树石富于变化,作品均无相同。晚年多用浓墨,风格苍劲。得天然之趣。间作佛像。能为诗,清迥绝俗,诗名为画所掩。作品有〈兰竹图卷〉,〈山村图轴〉。...[详细]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唐太宗朝宰相,文学家。 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辞情激切,由是知名 。萧铣荆州称帝,聘为中书侍郎。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 贞观元年,以为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封为江陵子,参豫政事。 贞...[详细]
文朝籍(1896~1979)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字芗铭,会文镇南坡村人。1919年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中队长、营长、团长等职。1928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一期学习,毕业后,历任上校团长,少将参谋处长,“围剿”豫鄂陕甘边区副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商南指挥所主...[详细]
长孙诠(?---659),长孙无忌从父长孙操之子,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的堂弟,河南洛阳人。649年,娶唐太宗的幺女新城公主为妻。659年,因长孙无忌被武后诬告谋反被流放,武后害怕长孙氏东山再起,同年,被武后派去官员所杀。 相关史料:《新唐书》 新城公主,晋阳母弟也。下嫁长孙诠,诠以罪徙巂州...[详细]
文鸿恩(1891~1934) 原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师中将师长。原名文华宗,字对庭,会文镇南坡村人。早年毕业于琼崖中学,1912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16年其父以反对帝制为袁氏爪牙所嫉而杀害,遂偕堂叔朝籍远走南洋。回国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回粤,历任粤军副营长、东路讨贼军营长、广东省警卫军...[详细]
温品文,男,桂东县清泉镇人,1934年12月生。1954年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名华中理工大学)汽车及内燃机系(该系后调整至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汽车系,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后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筹备处工作。0期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解散,1970~1978年在工厂从事...[详细]
罗小中(1971~1998),常宁市罗桥镇罗市村人,1971年9月生,1989年3月应征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53806部队副政治指导员,1992年3月入党,不幸于1998年7月23日在部队因公牺牲,时年27岁。1998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详细]
温体仁(1573年—1639年),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浙江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朝廷首辅。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编修官,累任到礼部侍郎。崇祯初年升为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务。崇祯三年(1630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入阁后他逼迫周...[详细]
温仲舒(943~1010),字秉阳,河南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胡旦榜进士第三人。 温仲舒进士及第后,初授大理评事,吉州通判、汾州知州,因事免职。不久又起用他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太宗端拱初年(988),拜右正言、直史馆、判户部凭由司。太宗端拱三年,拜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详细]
吴筠 ,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从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师正,受授上清经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详细]
吴琦瑛,男,汉族,高沙镇云峰村人,1940年8月出生。1956年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修半江水库,建洞口公路,又写又画又计算,结合工程实际自学数理化。1960年考上武汉测绘学院函授工程测量专业本科,陆续读完《结构力学》、《应用数学》、《拱桥》、《双曲拱桥设计图例》等200多册书籍,写下50多万字的...[详细]
吴霆、吴云、吴震三兄弟,凤台县白塘乡人。吴霆(1905~1937),字晓天,又名吴天喟,化名胡友三。幼时就读于家乡私塾。民国8 年至11 年(1919~1922 年)间先后在怀远含美中学(教会学校)和南京成美中学读书。其间接受了“五·四”运动及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两次因积极参加反对基督教的-被...[详细]
吴保才(1895~1934),又名吴宝才,化名吴家恒,代名鲍岗。凤台县桂集乡中郢村人,兄弟4 人,吴保才老三,4 岁丧母,为生活所迫,青年时期和弟弟一起到六安江恒泰烟店当徒工。 吴保才性格倔强,精通拳术。在学徒期间,六安黄烟工人不断举行-,他深受教育,积极参与。后常在烟工中倡议与老板对抗,提...[详细]
吴伯廉,号继周,名步溪,字敦善,县亲睦团龙塘村(今四都乡)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民国20年(1931)受聘担任新化县救济院施医所主任。吴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系新化县医界寒凉派之创始者,与温补派之曹光迪、蔡久德、王采芝在中医学术思想上形成两大派别,各存己见。 民...[详细]
吴诚高,男,桂东县新坊乡龙溪村人,1930年12月生。建国前,初中未毕业,依靠自学,达到高中毕业学历。1949年3月参加游击队。6月,桂东解放后,2次参加政干队学习,曾在粤北支队学习电台业务。在郴州地方干部学校学习后,曾先后任中共桂东县委会文印、沙田区代理区长。1950年冬评为秋征工作模范。19...[详细]
吴诚珠,男,桂东县新坊乡龙溪村人,1935年1月生。1956年参加工作,曾任郴县养路工区副区长、宜汝桂养路工区副区长、区长及党支部书记、省委城市社教工作团驻郴州耒水运输公司工作组副组长、郴州公路总段机械厂厂长及党支部书记、郴州公路段党委成员、桂东县交通局副局长、桂东县交警大队大队长等职。 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