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麟 [清]

  • 王士麟 字幼扶,新篁镇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中举人,次年茉登进士,授江苏青浦知县,为官廉正,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掌教广东书院,年七十卒。王士麟宅位于太平寺后,因 是本镇首登“甲”第,故其宅前小河称日“甲娄”。 ...[详细]

王石房

  • 王石房: 1938年10月生,经济师。1956年2月参军,曾任排长、教员、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两次担任庐山会议的警卫任务,三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与合影。其事迹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时代风流——东方之子》一书,以《敬业爱岗,青春永驻》为题,作过详细报道。...[详细]

王受 [明][公元1503年-1532年]

  • 王受(1503~1532) 壮族,原丹良堡(今属平果县)土舍。明嘉靖五年(1526年)与田州府土目卢苏造反,已占领思恩和田州府地。明王朝曾派都御史姚镆率兵征讨,但被卢、王打败。嘉靖六年初朝廷再命王守仁为总督,率兵镇压。王到南宁后,采用了“宜抚不宜兵”的招抚政策,派人去劝降,而后苏、王派人去向王守...[详细]

王叔云 [公元1923年-2002年]

  • 王叔云(1923~2002),西充县占山乡人。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194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47年起,先后在达仁商学院、相辉学院、乡村建设学院、重华学院、中国公学等校任讲师、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经济研究室研究员,重庆大学经...[详细]

王四贵 [公元1895年-1978年]

  • 王四贵(1895-1978),碗碗腔名老艺人。大荔县石槽村人。自幼投师东高垣村皮影艺人曾儿。他勤于学习,不久即坐鼓说戏,生旦净丑,行行出众。他演唱的“十大本”以及《珊瑚塔》、《观音堂》、《金琬钗》等很受群众欢迎。后因嗓音变化,他又苦练月琴,终于练得旋律优美,婉转悠扬,如泣如诉。群众赞誉他弹月琴就...[详细]

王随 [宋][公元975年-1033年,宋朝宰相]

  • 王随(约975~1033年),字子正,北宋河阳(河南孟县)人。宋真宗时,以给事中知杭州,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竟明0。曾为长水子璇禅师之首楞严义疏注经作序,并删次《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为《传灯玉英集》十五卷行世。宋仁宗明道年间,出任宰相(也有史书作“丞相”)。临终书偈而逝。 《宋史·王...[详细]

王天林

  • 王天林,男,祖籍范县濮城镇南关村,1921年出生。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他荣立三等功,受到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亲自嘉奖。在解放大西南中,他又多次立功受奖,相继被提升为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1956年复员转业,担任云南省国营陇川农场场长...[详细]

王维翰 [清][公元1678年-1763年]

  • 王维翰(1678~1763)字介宗,壮族,白山土司官王一璋长子,承袭父职。他是清初著名的壮族画家。 王维翰“秉承父教”,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知识,富于文学才能,尤其精于音乐、绘画。家里藏有古琴数十具,唐宋以来名画百余幅。他自己经常抚琴作画,特长于画山水、动物、植物、石头等。眼到画成,随手成画,...[详细]

王维相 [清]

  • 王维相(生卒不详) 字介臣,壮族,自山土司官王一璋之子,王维翰的第六弟,清初名医。 他从小学习汉族文化,尤喜读我国古代医书,如《内经》、《素问》及长沙、河间、丹溪、车垣诸家著作,并深入研究,心神领会,又善于吸收本地民间秘方,创造出自己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医术,成为一代名医。 有一天,正...[详细]

王武汉 [公元1880年-1937年]

  • 王武汉(1880--1937),又名六八儿。线腔名芝合阳县马家庄乡西中雷村人。 六八儿生性聪敏,自幼喜爱线腔。每逢村中或邻村演线戏,他是每场必到,看后回家边唱边敲,据说曾敲破其母的针线筐箩和小簸箕。十岁从师于北郭村梁双十一二岁便学了不少节目。一次师傅为路井镇侯主事家唱戏,开演之际,师患急病,...[详细]

汪相如 [宋]

  • 汪相如字平叔,自号篁竿,嘉定元年(1208)进士,曾官南陵县尉。寿退休丞相...[详细]

王孝杰 [唐][?-697年,唐朝宰相]

  •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于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详细]

王孝前 [公元1893年-1956年]

  • 王孝前(1 893一l 956),又名天德,艺名十三娃,群众俗称“孝儿"。线腔名艺人。合阳县紫光村人。家境贫寒,自幼踉随戏班打杂干活。后跟盲琴师王天堂学线戏,13岁便登台演出《梅花簪》、《花柳林》。后又拜名艺人六八儿为师,继承了师傅的艺术特点。口齿灵巧、字清声亮、感情丰富,擅长于唱“冤仇戏",演...[详细]

王西梅

  • 从农村学校到县城学校,走到哪儿都有她的“编外”儿女。她以微薄的工资资助一个个留守儿童吃饭、穿衣、求学,帮助他们走向阳光、快乐。她,就是被大家称为留守儿童“妈妈老师”的王西梅——郸城县实验小学一名普通教师。 2007年,王西梅还在郸城县东风乡大树张小学任教。学校有个一年级的小女生王梦娇...[详细]

王锡命 [公元1904年-1975年]

  • 王锡命(1904—1975),字晋三,本县万仓村人。高等小学校毕业,历任国民党政府区长、区团长、联保主任、乡长、连长、副营长、自卫队大队长、总队附、参议员、代县长等职。 王在高等小学毕业后,目, 匪徒横行乡里,日夜出入弱男寡女家中,抢钱掠物,奸污妇女,“扯肉票”(以人质抢劫财物),逼...[详细]

王韫秀 [唐][公元730年-777年,唐朝女诗人]

  • 王韫秀(730-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王忠嗣之女,宰相元载之妻。+ 她所嫁的老公元载,刚成亲时,家境贫寒,不得不借住在岳父家里,受到妻族的歧视嘲笑,连头也抬不起来。 时日一长,元载忍耐不住了,就赋诗《别妻王韫秀》和王韫秀作别,要离开她家,去长安...[详细]

王缵绪 [公元1885年-1960年,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 王缵绪(1885~1960),字治易,号厔园居士,西充县观音乡-宫村人。幼年受业于某举人,考取秀才,喜书法,作律绝,好收藏图籍。1908年,他考入四川弁目学堂,与鲜英、刘湘、杨森同学。毕业后任新军第十七镇第三十三混成协队官,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任营长,1916年任陆军第十六师团长。1919...[详细]

王延彬 [五代十国][公元886年-930年]

  • 王延彬(886-930),字表文,武肃王王审邽长子,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生于泉州。唐末五代任泉州刺史,累封至检校太傅开国候,卒赠侍中。长兴元年(930年)王延彬逝世,葬南安县云台山。...[详细]

王言纪 [清][公元1767年-1833年]

  • 王言纪(1767~1833) 字肯堂,壮族,自山土司官。王任土官时,善于学习汉族文化,文学修养颇好。他主纂《白山司志》,于清道光12年成书。该志对白山司天文、地理、历史、民族风俗、经济、军事以及名胜、古迹等部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是本县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部志书。 ...[详细]

王尧臣 [宋][公元1003年-1058年,北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 王尧臣(1003年—1058年),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今河南虞城)人。北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状元及第。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争时,历任陜西体量安抚使、泾原路安抚使,于边防部署、将帅任用方面多所建白。后任权三司使,奏止增收民房租及夔州盐井岁课。皇祐三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