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澈,唐朝大臣。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人。裴俅之子,裴休的从子。登咸通进士第。僖宗朝,拜相,历官门下侍郎、右仆射、同平章事、判度支。以拥立伪煴诛。有兄裴渥、裴滈。留诗一首。...[详细]
裴休 (791-864)唐朝一代名相。字公美,汉族,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 ,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官至吏部尚书,封河东县子,赠太尉。善文章,工书,以欧、柳为宗。寺刹多请其题额,河南庐山亦多题铭。为晚唐著名书家,然存世书迹仅一件。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详细]
岑彭(?-36年),字君然,东汉初年军事家,汉族,南阳棘阳 (今邓州市小杨营乡砖桥村)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阳县长,后无奈归降更始政权,被任命为归德侯,隶属于刘縯。刘縯被杀后,岑彭又成为大司马朱鲔的校尉,被荐为淮阳都尉,又迁任颍川太守。 建武元年(25年),岑彭归降刘秀...[详细]
彭粹夫(1897—1925),周宫桥人。民国4年(1915),考入湖南法政学校,毕业后,任《民治报》。民国10年(1921),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受毛泽东、何叔衡委派去衡阳省立三师任国文教员。在进步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他任课班级里培养2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户主义青年团,并组织开展反帝反...[详细]
彭冬秀(1902—1972),女,幼年随母乞食,17岁嫁光陂高度村萧细二为妻,人称萧细二娘。生二子,29岁丧夫,赖纺绩、乞讨,瞻老抚幼。新中国成立后,彭立即投入打土豪、斗地主的群众运动。1950年被推为贫雇农团团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选为副乡长。抗美援朝中,彭毅然送二子参军,并节衣缩食,捐款4...[详细]
彭海清(1911~1981),原名任大廷。西充县仁和镇人,著名川剧艺术家。 他从小学艺,初学娃娃生,后学小生,辗转于南充平原班、仪陇黄旗庙亦乐科班、阆中春熙剧部。1933年后,在成都、绵阳、康定等地搭班演出。他炼得身体软若棉条,人称“面娃娃”。 1948年,搭什邡宣云...[详细]
彭明治 (1907-199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湖南省常宁县(今常宁市)人,1907年生于常宁三角塘青山村。1925年去广东黄埔教导二团教导大队学习。结业后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同年在汕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由周...[详细]
彭信古,原名源壬,别号芸垓,县在城厢(今上梅镇)永兴街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8年(1919),考入长沙楚怡工业学校机械专科,毕业后先后在汉阳铁厂、武昌纱厂见习,见习期满转为翻砂车间技工。民国12年,在新化澧溪彭家村小学教书。民国17年春,复去郑州棉纺厂做技工。次年秋,考入湖南省自...[详细]
彭仲刚(1143—1194)字子复,金舟乡彭堡(今金乡镇郊外办事处彭家堡)人。父汝砺官至知州事,以清白传家。彭仲刚于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任金华县主簿,以为“主簿者主其簿籍云尔,今簿籍多废绝,何以名官?”遂求得四塍帐册(田籍),校核其差误,编成数百册以备考。 遇衢州闹大水,上司使彭仲...[详细]
蒲门生(1854~1886),蒲门人,以饰演生角出名,遂以此为艺名。原姓叶,名良金(后雅化为莲襟),字丽生。良金只读过几年私塾,便做了牧童、糖贩。天资聪颖,模仿他人表情逼肖,随口编唱小曲,音调浏亮。偶被一乱弹班掌班听到,便收留他随班学戏。 当时社会卑视戏子。蒲门生秉性好强,以勤学苦练成名。品...[详细]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今宏观乡人,宋仁宗皇佑五年(1060年)进士,后累官司至尚书左丞、资正殿学士。 蒲宗孟初为官时,任观察推官,后调入朝中任著作郎,在馆阁中校正文书、档案,制定各种制度。不久又到集贤殿校勘整理书籍。 那时,朝廷在专管财赋的三司新设置了一...[详细]
铫期(?—34),字次况,汉族,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期在冯异的举荐下投到刘秀门下,成为刘秀落难洛阳之时少数心腹之一,后来随刘秀平定河北,消灭了王郎及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并长期镇守魏郡,为建立东汉立下赫赫功劳。历任偏将军、虎牙大将军、魏郡太守、太中大夫、卫尉...[详细]
谦光,五代南唐诗僧。一号法眼,金陵(今南京)人。 素有才辨,元宗以国师礼之。行无羁检,尤嗜酒食肉。显德中,作赏花诗讽及时事。《五代史补》收其赏花诗一首,《全唐诗》据此收录。《全五代诗》收其诗三首。但宋人多称其赏花诗实为文益咏牡丹之作。谦光事迹又与谦明相近,疑《五代史补》所记,即据此二人事迹传...[详细]
乾康,五代零陵诗人(今湖南永州)。 《全唐诗》载,一次,他拜会永州太守。太守见其年过七旬,衰老不堪,定然不信他会作诗,时至隆冬季节,积雪方消,遂以“残雪”为题试之。他当场赋诗:“六出奇花已往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令在场者惊奇不已。太守即对他优礼相待,一时传为佳...[详细]
清代乾隆年间平阳流传“黄梅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的民谣。黄梅在平阳知县任上以贪酷出名,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生员吴荣烈联名揭发其罪状,由此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抗争,在正直果敢的浙江提督学政窦光鼐的鼎力支持下,最终将背景甚硬的黄梅扳倒,大快人心。时人依据相关情节编成弹词《清风剑》传唱开去,吴...[详细]
乔知之,唐代同州冯翊人,以文词知名。著有文集二十卷,以《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唐(公元?年至六九七年)名不详,同州冯翊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详细]
秦埙(1134~?)字伯和,建康(今南京)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戌科张孝祥榜进士第三人。 该科进士419人。 秦埙本可为第一,因是秦桧孙,高宗降为第三。 秦埙历官修撰实录院等职,生平事迹不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