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美

  • 刘洪美,县城厢团上下村(今燎原乡上田村)茶湾里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省红薯生产劳动模范。 刘洪美家世代务农。1950年,刘洪美开始红薯丰产试验。是年春,选用广西红皮薯种,在水田塍上栽红薯79蔸,采取高垄、高水、高肥技术措施,细心管理,秋季验收实产红薯260公斤,最大一蔸重4.75...[详细]

刘辉亭 [公元1894年-1929年]

  • 刘辉亭(1894-1929):又名刘有志。幼年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1927年9月,经张道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刘辉亭串联刘善孝、谢尧协、刘有勋、阎在祥、叶宗荣等参加革命,发动农民加入农会。随后在般若寺、阎家坪、甲子河、白云观等处建立了115个农民协会。1928年3月,中...[详细]

刘几 [宋][公元1008年-1088年]

  • 刘几(一○○八~一○八八),字伯寿,号玉华庵主(《风月堂诗话》),洛阳(今属河南)人。仁宗朝进士(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通判邠州,知宁州。英宗时为秦凤总管。神宗时以秘书监致仕,隐居嵩山玉华峰下。哲宗元祐三年卒,年八十一。 史籍记载 刘几,字伯寿,刘烨子,河南洛阳人。以烨任为将作监主...[详细]

刘健 [明][公元1433年-1526年,明朝首辅]

  • 刘健 (1433年2月27日 —1526年12月9日 ),字希贤,号晦庵。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明朝中期名臣、内阁首辅。师从于薛瑄,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先后为官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为四朝元老。刘健入阁十九年,任首辅八年,对明朝中叶弘治、正德两朝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详细]

刘惊涛 [公元1903年-1927年]

  • 刘惊涛(1903—1927),原名敬陶,号顺卿,黄陂桥桐古塘人。民国11年(1922)就读于长沙广雅中学,参加爱国-,广交进步人士,探寻中国革命道路。民国14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初,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特派员,于宝庆组织发动农-动,活动于黑田铺一带。以资东书院为活动中心,向店员、手工业者、农民、...[详细]

刘继先 [公元1906年-1928年]

  • 刘继先(1906-1928) 刘继先,字荣光,潭府乡石板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生。民国l4年(1925)于长沙妙高峰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他代表妙中参加省市 与长沙其他公法团体发起的追悼会,由于-派(国民党 )雇用一批地痞流氓进行捣乱,他与第一师范...[详细]

刘继尧

  • 刘继尧,男,1930年3月生,桂东普乐乡人东水村人,中共党员。1954年在湖南农学院毕业后,调湖南省农业厅工作一年。1955年起一直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事茶叶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983 ~1991年任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1987年评聘为研究员。期间:曾被聘为湖南省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第一、二届委...[详细]

刘矩 [明]

  • 刘矩于永乐十二年(1414)乡试中举。据说刘矩的廷试卷本已拟定为第一名,但成祖夜里梦见一只白鹤翩翩飞至殿上。第二天,便取曾鹤龄为第一名状元,刘矩屈居第二,授翰林编修。 刘矩为人方正古朴,学问宏深,一生尊崇理学,以宋代理学大师程明道、张横渠为自己的典范。平生严谨,从不失口于人。刘矩为文温醇典雅...[详细]

刘骏

  • 刘骏,字石九,县中和团辅田村(今汝溪乡)对江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民国19年(1930)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24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是年11月,与同学晏忠颐合办《镜报》,任总。在该报开辟《自由笔》专栏,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后,发表《新化善后会一片板子声》的新闻,震惊了豪绅...[详细]

刘宽 [汉][公元120年-185年]

  • 刘宽(120—185),字文饶,本县刘家村人。历任南阳太守、尚书令、太尉等职。 一次驾车出行,失牛人说:“驾车之牛是我失落的。”刘宽不与辩解,任其将牛牵去,徒步而回。不久,失牛复获。失牛人以误牵刘宽之牛而愧惧,亲往还牛道谢。刘宽说:“物有相似。事许人错。烦你送牛。道谢个什么?”乡里钦...[详细]

刘理顺 [明][公元1582年-1644年,明朝状元,杞县五状元]

  • 刘理顺(1582-1644),字复礼,号湛六。明代人,原籍山西,明初迁尉氏,二世祖迁杞县花园村(今城关镇花园村)。刘出生1个月丧父,随母亲长大成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考中河南乡试丙午科举人。其后27年间,连续9次参加进士考落榜,贫病交困,仍砺志苦学,不作伪诈,不随流俗,因此被乡邻讥之为迂...[详细]

刘隆 [汉][?-57年,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刘隆(?-57),字元伯,汉族,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汉朝安众侯的宗室,因父亲参加反王莽活动,被灭族,刘隆仅以身免。 长大后参加反对王莽政权的活动,后投奔刘秀,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六。 早期经历 刘隆出生在西汉末年,当时王莽专权,加紧篡...[详细]

刘眉锡 [清][公元1749年-1823年]

  • 刘眉锡(1749—1823),字扬之,亦作扬芝,号旸之,乾隆诸生,举介宾,工诗,清平阳县归仁乡三十六都莒溪(今属苍南县莒溪镇)人,祖籍浙-田九都南田山武阳村(今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系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十五世裔孙,为刘基二儿子谷王府长史、忠节公刘璟后代。明孝宗弘治...[详细]

刘蒙叟 [宋]

  • 刘蒙叟:宁陵(今河南宁陵)人,字道民,生卒年不详。宋太祖乾德五年(967)丁卯科状元。 刘蒙叟为参知政事刘熙古之子,他自幼好学上进,擅长诗文。中状元后,历知庐、滁、濠、汝四州。真宗即位后,刘蒙叟上疏,劝真宗“学俭戒奢,谦逊谨慎,轻徭薄赋,勤理政事……。”受到真宗嘉奖。不久,以本官入直史馆。当...[详细]

刘铭经 [公元1873年-1947年]

  • 刘铭经(1873—1947),字永鑫,阜南县三塔集刘寨入,著名的教育工作者。 刘铭经幼时随父(私塾先生)就读,以后考中秀才,又考入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堂。在校期间,因带领同学 校礼堂倒塌砸伤学生,被校方开除,转入龙门师范,于该校毕业。 刘铭经走上社会,即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后,刘铭经创办...[详细]

柳明瑞

  •  柳明瑞(1940.6-),笔名暗柳、绿杨,山东莱芜人。男,汉族,0党员,高级记者。出身于书香门第。 1963年以优异成绩从莱芜一中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受教于一批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文史学者。在大学读书期间,已有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大学毕业后,回家乡莱芜,在县广播站...[详细]

刘农畯 [公元1912年-1976年]

  • 刘农畯(1912~1976),又名守骞,别号华珊,黄陂桥龙古塘人。民国14年(1925),在邵阳景文中学求学,次年随叔刘惊涛投入农-动,担任儿童团团长。民国1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0年1月,刘赴南京三民中学求学。翌年4月,考入南京军事交通技术学校。民国35年毕业于国民党陆军大学...[详细]

刘清夫 [宋]

  • 刘清夫 [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静甫,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能词,与刘子寰同里,常唱酬。所作存于《花庵词选》中者凡五首。...[详细]

刘庆堂 [公元1874年-1952年]

  • 刘庆堂 (1874~1952),零陵县马路街乡人(1995年后属永州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少时聪颖好学,曾应童试为秀才,后入长沙时务学堂,受进步思想影响,深恶朝廷腐败,遂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南省参议员,先后出任常宁、酃县等县县长。当时军阀横行,官僚霸道,政坛风云变...[详细]

刘轻霞

  •  刘轻霞,河南安阳人,同盟会成员,著名社会活动家,创办了河南第一所女校——华英女校。 刘轻霞(1877~1922)辛亥革命女志士。河南安阳县蒋村人。原姓马,18岁时嫁与尉氏县刘耀德,故人称-霞。25岁时夫亡,因无兄弟子嗣,刘氏族人为争财产而与青霞发生诉讼。1905年-霞随兄携子赴日考察,这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