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千里 [唐]

  • 房千里[唐](约公元八四0年前后在世)字鹄举,河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末前后在世。太和初,(公元八二七年左右)登进士第。 游岭徼,有进士韦滂自南海致赵氏为千里妾。千里调官,西上京都,乃与赵氏别。赵氏极怅恋,千里乃抒诗寄情。过襄州遇许浑,乃以赵氏托之。浑至,拟给以薪粟,而赵氏巳从韦秀...[详细]

房融 [唐][唐朝宰相]

  • 房融,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唐朝名相房玄龄族孙。博识多闻,成进士业。武周时期,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革命,因亲附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岭南钦州,死于高州。平生爱好佛法,相传曾翻译《楞严经》。其子房琯,在唐玄宗、唐肃宗时期担任宰相。 房融,武则天武周时期宰相,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详细]

方荣华

  • 方荣华,又名执科,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荣华村)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读私塾8年后,即学制瓦。民国24年(1935)春,与其兄同去隆回县六都寨做瓦。同年12月,红二军团途经该地时弃艺参加红军。旋即投入在邵阳观音堂的反阻击战,战斗中受伤,伤未愈,又随军长征。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申请...[详细]

房孺复 [唐]

  • 房孺复,房琯子,河南偃师人。少黠慧,年七八岁,即粗解缀文,亲党奇之。稍长,狂疏傲慢,任情纵欲。年二十,淮南节度陈少游辟为从事,多招阴阳巫觋,令扬言已过三十必为宰相。 德宗幸奉天,包佶掌赋于扬州,少游将抑夺之。佶闻而奔出,少游方遣人劫佶令回,孺复请行,会佶已过江南,乃还。及少游卒,浙西节度韩滉...[详细]

方石波 [公元1903年-1931年]

  • 方石波,字彩壁,又名宗琅,县时雍团上庙村(今山溪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沙公益职校。次年转入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曾书“古今皆我友,天地亦吾庐”以示抱负。 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长沙爆发反帝-,方积极参加--,参加--。署假前,经陈树华介绍,加入国民...[详细]

方晓明

  • 方晓明(原名方孝明),男,桂东县大塘乡东坡村人,1940年4月生,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196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二研究所从事国防科研工作。1965年底调第四机械工业部;1967年初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研究院工作;197...[详细]

方学苏 [公元1907年-1937年]

  • 方学苏,原名建新,字荣隆,号明亮,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文教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方学苏自就读时雍高等小学起即临摹习字。初宗-楷法,以颜、欧为尚,以植根本。民国12年(1923)考入长沙湘江学校中学部,乃沉浸于秦汉六朝碑版之间,仍练字不辍。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湘江学校师生声讨...[详细]

方英 [公元1906年-1932年]

  • 方英(1906~1932)寿州(今寿县)人。原名方运炽。民国12 年(192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 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民国18 年回国,即以中共中央巡视员身份到皖西指导工作,参与领导六安县独山农民-。民国20 年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未到职)、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皖西...[详细]

方勇 [公元1895年-1956年]

  • 方勇(1895~1956)字景略,寿县人。幼时勤奋求学,孜孜不倦,常常夏夜看书,为避蚊咬,双足伸于凉水盆中,久之引起关节炎发作,五旬后下肢瘫痪。 方勇专心研究文字学,博览史书,考证精详,曾与国学著名人士易白沙等交游。历任安徽大学讲师、教授、安徽临时通志馆编纂、国立编译馆编译、安徽政治学院教授...[详细]

方运炽 [公元1906年-1932年]

  • 方运炽(1906~1932),又名方英,化名高中林,寿县瓦埠人。童年在家从张树侯先生读私塾。民国8 年(1919 年)考入安徽公立职业学校。时值“五·四”运动爆发,他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又听了恽代英的演讲,受教很深。民国12 年,他和薛卓汉等创建了“爱社”,秘密学习革命理论。 民国12 年冬...[详细]

樊晃 [唐]

  • 樊晃,唐诗人。其名又误作樊冕、樊光、楚冕。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句容人。玄宗开元时登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大历间,仕硖石主簿,又曾任祠部、度支员外郎。玄宗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历兵部员外郎。...[详细]

范会国 [公元1899年-1983年]

  • 范会国(1899~1983) 中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字秉钧,文教镇田墩村人,少年时代在家乡私塾读书,后毕业于广东省立琼崖中学。他勤奋好学,能诗善文,1920年以全岛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赴法国里昂大学深造。在法国学习期间,曾受教于法国科学院终身院士、国际数学会主席比加教授,获数学博士学位...[详细]

范履冰 [唐][?-689年,唐朝宰相]

  • 范履冰(?—689)字不详,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载初元年。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进士,始为周王府户曹参军。武后讽召诸文士论撰禁中,履冰亦预其选,时号“北门学士”。凡二十余年。垂拱中(685—688)历鸾台、天官二侍郎。寻迁春官尚书(礼部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曌改...[详细]

范守己 [明]

  • 范守己:名守己,字介儒,明洧川固贤(今长葛市古桥乡固贤村)人,是明神宗年间一个相当出名的人物。明隆庆四年(1570年)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登进士。曾任云间(今江苏省松江县)司理、主狱讼。以后做过南京户曹、山西提学、秦中参议、建昌(今四川西昌县)兵备等官职。又曾屡奉钦命,以学院身份主考江南...[详细]

范文子 [春秋战国][?-前574年]

  • 范文子,(——前574年),军事战略家。讳燮、字叔,春秋范县人,(范武子之子),谥号文,后人尊称范文子。晋-事家、政治家。前 579年,与楚公子罢遂在宋国都西门外订立多国盟约,不以兵戎相见,互通聘使。结盟后,与会国停息战事十余年,其中晋、楚两国四十年无战事。...[详细]

樊钟秀 [公元1887年-1930年]

  • 樊钟秀(1885~1930) 字峰,号醒民,因排行老2,亦称樊老2。河南省宝丰县大营村人。幼入私塾,略有文化,十一二岁帮父、兄务农,因连年荒旱薄收,官府苛捐杂税相逼,无法度日,遂于 1909年春,全家逃荒来黄龙山垦荒。初住草地胡同(今洛川县辖),山中匪首“黄大爷”屡来寻衅骚扰,欲霸占其妹,被...[详细]

范中彦 [明]

  • 范中彦,生卒年月不详,廉吏,乡贤。字季美,号濂儒,,明代范县人,万历进士。官民部主政,后为员外郎。清顺治年间官至右辖。父丧守孝间,他布施学田、修建庙宇,建造桥梁,开设义学,造福乡里,受人赞颂。山西任上,为民请赈,政绩卓著,百姓立生祠以彰其德。...[详细]

樊宗师 [唐]

  • 樊宗师,唐散文家。字绍述。樊泽之子。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河中(府治今山西 永济西)人。始为国子主簿。著有《樊谏议集七家注》等书。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授著作佐郎。历太子舍人、绵州刺史、绛州刺史等职。樊宗师为官治理有方,家富好施。对妻子却很吝啬。后改任谏议...[详细]

冯爱媛 [公元1905年-1927年]

  • 冯爱媛(1905~1927) 女,东路镇美德村人。出生一个私塾先生家庭,从小得到较好教育。1924年考进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杨善集、王文明等革命宣传影响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革命活动,走上街头,发表演说,高唱革命歌曲,宣传教育群众。1926年3月,六师成立了共产党、共青团支部,她被吸收加入了...[详细]

冯尔和 [公元1884年-1967年]

  • 冯尔和(1884~1967) 泰国侨商、著名侨领。抱罗镇东苑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幼年家境贫寒,父母早逝,13岁随邻居韩昭准旅星洲后转居暹京谋生。18岁时,经人介绍至德国象标药房习业,年末转入汇丰银行工作。后来孙中山到泰国宣传革命,他当即参加同盟会,并开始投入利国利民的革命工作,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