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天焕(1899-1982),艺名焕娃子。富平县南董段堡人。曾任富平县皮影社社长,富平剧团艺术指导,县、省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等职。 天焕喜爱阿宫,幼年投有娃子戏班学戏,后又投乔娃子班学艺。他学艺刻苦,从不懈怠。三年学满,已可单独演出。初登台演出,以口齿流利、道白清晰、语言滑稽、嗓音独特而一...[详细]
段转窝(1897-1964),华阴市桃下镇兴乐坊人,碗碗腔(皮影)名老艺人。他酷爱皮影艺术,自幼投师南严村德润义兄。由于他上进好学,师傅治艺严谨,特别是他在演唱中不仅有苦学精神,且又善于采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演唱的每一节目,皆能与众不同。在东府皮影界被誉为“华阴三杰"之一。 段转窝的一生,...[详细]
杜充(?-1141),北宋末南宋初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字公美。北宋哲宗(赵煦)绍圣间进士。钦宗赵桓靖康初,知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时金入南侵,因恐流之燕人为敌内应,尽杀之1128年(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宗泽死,他代为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留守,嫉贤妒能,又极其残暴自私,两河忠义军皆...[详细]
独孤及(725年—777年),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骈俪文风,推崇西汉之文。因终于常州刺史任上,故人称独孤常州。有《毘陵集》20卷,存诗文等300篇。 独孤及出生于名门望族,童年时受到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玄宗天宝末期,独孤及以“道举高第”,考...[详细]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别名庄严,鲜卑族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十四岁嫁给杨坚,后家道中衰,周隋交替之际,辅佐隋文帝开创隋朝基业,隋朝开国后封为皇后。独孤伽罗对盛世开皇贡献之大,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独孤伽罗与隋文帝恩爱有加,“誓无异生之子”,但是妒杀尉迟女导致独孤皇后背上了千...[详细]
独孤损(?—905),字又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代大臣。 天复三年(903),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祐元年(904),进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次年,出为静海军节度使,未行,为朱全忠所杀。 《旧唐书》提及独孤损处: 1、明年正月,责授濮州司户,(陆扆)与裴枢、崔远...[详细]
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之侄,安州都督杜鹏举之子 。 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历任王府参军、大理司直、朔方留后。安史之乱时,杜鸿渐参与拥立唐肃宗,授为兵部郎中,后历任兵部侍郎、河西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详细]
杜茂(?—43年),字诸公,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邓州市张村镇冠军)人,在刘秀平定河北时投奔,随刘秀平定河北,剿灭五校农民军,消灭刘永余部,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在云台二十八将排第20位。历任中坚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先后受封为乐乡侯、脩侯、参蘧乡侯。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子杜元嗣。 ...[详细]
杜乔(?—147年),字叔荣。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州)人 。东汉时期名臣,与李固齐名。年轻时为诸生,受司徒杨震征辟。历任南郡太守、东海国相、侍中等职,汉安元年(142年)以侍中职守光禄大夫,奉命与七使巡行天下,-不法。回京后,杜乔接连担任太子太傅、大司农、光禄勋,对梁冀家族擅权不法的行为极为厌恶...[详细]
杜升初(1 879-1951),艺名“一杆旗”,又名杜登科。大荔县杜家滩人。l9世纪80年代家乡遭水灾,流落渭南县临渭区官底肖家村。 他从小爱戏如命,却遭其父杜生林(即杜麻子,碗碗腔艺人)的竭力反对。杜只好读书,因聪颖、勤奋,25岁中了秀才。但因其老祖先养过种牛、种驴,又是梨园.弟,故未走上...[详细]
杜袭,字子绪,生卒年不详,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杜袭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晋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晋封平阳乡侯,去世后谥号定侯。 ...[详细]
杜祥宛 1938年4月生,河南开封市杞县柿园乡万寨村人。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曾主持核试验诊断理论和中子学的系统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和微波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详细]
范缜,字子真(约公元450年——515年),南朝舞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著名的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等。 范缜简介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大约生于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一说为公元450年),是杰出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是当时同反动迷信作不...[详细]
范传正(?~?),字西老,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初授集贤殿校。范传正性精悍,历歙、湖、苏三州刺史,有政绩。累擢宣歙观察使。宪宗朝(806~820)改光禄卿,因中风辞世。赠左散骑常侍。曾为李白撰写墓志铭《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其父惀,为户...[详细]
房琯(697年-763年),字次律,河南(今河南偃师)人,唐朝宰相,正谏大夫房融之子。 房琯弘文生出身,历任校书郎、冯翊县尉、卢氏县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主客员外郎、主客郎中、给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赐爵漳南县男。安史之乱爆发后,房琯随唐玄宗入蜀,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详细]
方瑜(1940 ~ )女,寿县人。1963 年毕业于安徽省财贸学院工业经济系,1981 年12 月评为经济师。1983 ~1984 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市支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84 ~1985 年任安徽省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85 年3 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详细]
方乘,字抚华,县时雍团富溪村方家湾(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 方乘10岁丧父,生活无依,入药店学徒,业余勤奋好学,焚膏继晷。宣统三年(1911),由其叔父方鼎英资助,考入武昌文善中学。辛亥革命之后,参加学生军,投入讨袁运动。民国4年(1915),入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学...[详细]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光绪二十八年赴日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先后参加求知社、文学社、同盟会等进步组织。光绪三十一年考入振武学校。宣统元年(1909)12月循序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炮兵科。宣统三年五月毕业。归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