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显昌鸟,一作显鹃,字子振,号去衢,一作耘渠、云渠,县下渡村(今娘家乡梓木冲)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生。父长智,国子监生,赠宁乡训导。弟显鹤。兄弟兼一代文士,著述甚多,时称“二邓”。 昌鸟幼好学。“初为学时,即一言一协必依礼。”乡人戏呼之为“道学先生”。少时,曾在其外祖靖州训导毛学古...[详细]
邓扬晨,男,1965年生,桂东县大塘乡蛟洲村人,博士,博士后,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入选者。 198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西...[详细]
邓瑶,字伯昭,昌鸟子,生于清嘉十七年(1812)。瑶自幼受其叔显鹤教养,鹤增辑《楚宝》时,瑶13岁,日侍左右,协助搜集资料,有时亦发表不同意见。其叔与文士交游,赋诗论学,瑶亦常在旁间与酬答。 道光十七年(1837),邓瑶选拔贡生,后任麻阳县教谕,悉心清理古书,教学生以治学之道。甫任两月,丁母...[详细]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详细]
邓以讚(1541~?),字汝德,号定宇。江西新建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张元忭榜进士第三人。 邓以讚生有异质,好读书。年幼时,每见父亲与人论学,则牵衣尾随,间或出语惊人。父亲见他如此好学,便每天将其关进斗室读书。隆庆元年(1567),邓以讚乡试中举,五年后连夺会元,探花,授林院编...[详细]
典韦(?-197),宁陵县己吾人。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东汉末年三国魏王曹操部将。建安2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当叛军,击杀多人,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人物生平 为民除害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 ...[详细]
丁待聘(1898—1932),原名丁保珍,又名丁允章,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河寨丁小湾人,中-员,革命烈士。 丁待聘自幼读书,后任郜庙小学教员。民国19年(1930),丁待聘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党支部书记,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民国20年春,因受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经组织安排进入鄂豫皖苏区...[详细]
丁度(990—1053)的先祖是恩州清河人。后被契丹攻陷,徙居开封。父逢吉,从医为生,喜好藏书,与有学问的人交往。丁度好读《尚书》,曾写《书命》十余篇。大中祥符中(1012前后),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州通判,直集贤院。 丁度曾-言六事:主要有增讲读官;增谏官;选河北、河东役兵补禁军等...[详细]
丁玲(1904.10.12-—1986.3.4),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共产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详细]
丁武选(1897~1993)阜南人。民国18 年(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皖西北道委保卫局第二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川陕省保卫局副局长、独立第二师师长兼保卫局局长。曾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军法处处...[详细]
丁显:福建建阳人,字彦伟。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七年(1367),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因上疏论事言辞过于激烈,得罪朱元璋,被谪戍驯象卫,达十五年之久,一时名流都与他结成莫逆之交,后病死任所。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震怒,说:“丁显年轻气盛,朕本意磨练,武将们为何...[详细]
丁仙现 宋杂剧演员。或作丁先现,丁线现。其艺术活动年代,历经神宗熙宁、哲宗元祐、绍圣,迄徽宗崇宁(或政和)年间(1068—1106或1111)。为宫廷教坊使数十年,时人呼为丁使。亦作场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南角楼街巷诸瓦肆勾栏。才思敏捷,敢于诮弄当时执政者及社会庸俗风气,人称“台官不如伶官”。精...[详细]
1991年9月9日,淮阳县白楼乡沈庙行政衬丁庄寨,年.仅21岁的青年民兵丁义同盗贼搏斗,英勇献身,谱写了一曲青春壮歌。 这天下午,丁义正在地里种菜,突然听到有人高喊:"截住!小偷把我的自行车偷跑了!"丁义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家伙正骑着自行车顺着大路向北逃窜,少女张小慧在后面追赶...[详细]
董教增(1750~1822),字益甫、益其、号观桥,江苏江宁府上元(今南京)县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史致光榜进士第三人。 董教增的父亲董以学,字敏修,是个守本份,好上进,有气节的人。董教增少年敏悟,年19岁补诸生,为少詹事钱大昕所器重。他解释汉书数十事被钱大昕收入《史考异》中。...[详细]
杜暹(?-740年),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 杜暹出身于濮阳杜氏,明经及第,历任婺州参军、郑县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以清廉著称。后出任安西副大都护,深得西域民心,并平定于阗王尉迟眺叛乱。 开元十四年(726年),杜暹被召拜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他任相三年,因与同...[详细]
《全唐诗》收《市中狂吟》诗1首,小传未云其为何时人。按段谷,许州(今河南许昌)人。累举进士。家丰于财。后发狂,常行吟于市中。宋仁宗庆历末病死,权厝于野。数年后迁葬,发视仅存空棺,时以为尸遁升仙。事迹见《括异志》卷七。《全唐诗》误作-收入。...[详细]
段弘古(765—814),山南东道澧州安乡(今属湖南)人。唐代诗人。 排行第九,秀才。读纵横家书,不事产业,年五十而不就禄,尝干谒御史大夫何士干、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李景俭、吕温及右拾遗张宿。吕温去世、李景俭贬谪后,段弘古南下拜见刘禹锡、柳宗元。刘、柳将其推荐给永州刺史崔能。后段弘古南下拜访...[详细]
段起玲,字百朋,别号松庐,县太阳三都鹅塘村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岁贡。居家授徒以奉母,终身不仕。为人耿直刚毅,洁身自好,嫉恶如仇,时人称为“独行君子”。 起玲研习宋、明理学数十年,有名于时。著《四书朱注疏》36卷。将朱熹集注疑难与众说悖谬不合之处,加以汇集,按《十三经注疏》体,阐明朱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