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1914~1951),又名黄贲志,平江县童市镇人。1926年参加儿童团,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28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5月参加红五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加了红三军团第一、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经...[详细]
黄雍(1900年—1970年2月8日),字剑秋,湖南平江人,早年曾当过学徒, 。 1918年因参加反军阀赵恒惕的革命运动而被通缉,出走广州。经张辉瓒介绍任湘军总部参议。 1922年冬,入程潜主持的陆军讲武学校,与袁策夷(仲贤)、黄锦辉等24个代表一起向校方抗争,要求并入即将开办的黄埔军校。 ...[详细]
黄友寿(1923~1987),平江县三阳乡人。1945年9月从国民党空军官校二十三期特别班毕业,任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三十五中队中尉飞行员,先在国内,后在印度、美国学习飞行。1949年2月3日,经过精心策划,与张雨农、任永荣、黄文刚驾驶美制B—24重型轰炸机起义,降落北平南苑机场,受到周恩来、朱德...[详细]
胡光武(1898~1947),字启明,平江县梅仙镇人。1915年在云南参加蔡锷领导的护国军,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1926年随叶挺部北伐,后任北伐军总司令部上校咨议。1934年后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崎开封行营参谋兼陆军第二军军官教导团第二大队副大队长、浙江省社会军事训练总监部军事总教官、...[详细]
胡汉标,1910年出生,湖南省平江县咏生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胡汉标历任班长、副排长、苏联列宁学校教员。 (二) 抗日战争时期,胡汉标历任延安摩托学校校长、抗大分校教育长、团长。 (三) 解放战争时期,胡汉...[详细]
胡轮(1864~1895),字启烈,号月楼,今平江县大坪乡人。自幼喜爱习文练武,清光绪十二年(1886),中武秀才。时值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他义愤填膺,从军报国,投入湖南新楚军。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新楚军奉命调台湾驻防。二十一年,清海军战败,陆军亦受挫。李鸿章受命,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详细]
胡天游(约1317-1367),本名乘龙,字天游,号松竹主人。自幼聪敏,极富文学天赋。七岁游法兴寺,就出口成章,即兴吟七绝一首: 山色摇光入袖凉,松荫十丈印回廊。 老僧读罢楞严咒,一殿神风柏子香。 在场人十分惊讶,称赞他“天资迥迈”。10余岁时,其文名即已远扬。 元朝末期,政治黑...[详细]
胡弼武(1839~1889),字试佐,号藩卿,今平江县余坪乡人。自幼拜师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16岁入张岳龄组建的平江营,后张营并入曾国藩湘军。因作战有功,清咸丰九年(1859)超授正九品修武校尉,十年授正八品奋武校尉、四品昭武都尉。同治四年(1865),晋授正三品武义都尉。五年,左宗棠调任陕甘...[详细]
胡意诚(1890~1930),女,学名胡淑纯,平江县虹桥镇人。1914年进长沙周南女校读书,结识了蔡和森、肖子賞等进步青年,加入新民学会,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 1920年5月,从上海乘船赴法勤工俭学,途经新加坡时,因故未成,在新加坡南洋报社和华侨女中任职,把自己的薪水寄给赴法同学,资助他们...[详细]
江澄清(1902~1952),平江县浯口镇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47年,在湖北省“剿共总指挥部”任少将总指挥兼副司令,1949年考入陆军大学受训,结业后任第十一补给区副司令(未到职)。同年6月任平江县县长兼自卫总队队长,同时暗地参加与中共地下党有联系的湘籍军人进步组织,跟随程潜参与迎接湖...[详细]
姜国华(1915~1986)又名姜诞初,平江县龙门镇人,1929年参加少先队,1930年5月参加红五军,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1931年8月加入共青团,1932年调红三军团政治部任宣传员,1934年5月任红三军团供给部通讯员,8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详细]
姜胜(1901~1973),平江县梅仙镇人。10岁做长工,13岁做泥水匠。1924年参加农救会、乡工会。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1~1933年,在江西红军总部警卫队和中央政府警卫营当副班长、司务长、政治指导员。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7月在西藏红九军团...[详细]
酆济民(1894~1939),平江县黄金洞乡人。1926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9年平江惨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为省军级烈士。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蒋致余 (1894~1962)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 彭子...[详细]
赖建文(1942~1966),平江县城关镇人。1957年加入共青团。1962年,被选为北源大队东源生产队保管员,一心一意为集体,受到社员的赞誉,经社员大会推荐,公社授予他“红管家”、“模范保管员”光荣称号。 1964年3月应征入伍,被分配在3712部队当炮兵。不久,部队开赴广东惠安驻防。年度...[详细]
李瑛(1891~1941),字南荪,平江县人。1931年入长沙工业学校,转陆军预备学堂肄业,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历任湖南陆军第一师十九团一营营长、国民革命军团长、第八师二旅少将旅长、第二十四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舍乡和河南归德、密县等地和日军作战,于叶县击退敌人进攻,受到国民政府嘉奖,晋升...[详细]
李昌来(1907~1995),号璞荪,平江县长庆乡人。民国18年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交通大队毕业,后续读湖南大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又赴英国剑桥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35年回国,任陆军军官留美考选委员会委员、陆军通信兵学校少将教育长、通信兵学校校长。1949年去台湾后任“交通部”航政司...[详细]
李昌迈(生卒年不详),字理廷,号东坪,平江县人。早岁家贫,且耕且读。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人,官茶陵学正。性耐苦,倜傥好奇,2次徒步至京师。尤潜心兵法,又工拳勇击刺。二十二年,湖北崇阳钟人杰起义军进逼平江,他应知县阮文藻之托,练乡兵守界。咸丰二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又奉命练勇守城。后病茶陵学...[详细]
李崇诗(1904~1996),平江县人。中央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中央政治学校第二期高级班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团指导员、党务特派员、师政训主任、军特别党部书记长兼政治部副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绥靖公署调查室上校督察官、军统局香港站副站长、滇缅国际公路警务处处长、财政部...[详细]
李干清(1896~1976),平江县人。7岁开始读书,小学毕业后到岳阳读书至高中毕业,后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连长、营长、师部书记长等职。民国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五十八军新编二十一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处主任,35年任第三十军三十师少将副师长、师长。36年回平江闲居,1950年9月去香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