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华(?~1878),字新臣,今平江县虹桥人。少年参加平江军。清同治初年,隶属老湘营刘松山部,曾参与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继而转战山东等地,攻击捻军。后调陕甘,镇压回民起义。光绪二年(1876)随刘锦棠大军出关,参与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天山南北各地。他作战以智勇著称,累功保陕甘遇缺提督...[详细]
唐明(1912~1996),原名唐道德,平江县安定镇人。1929年加入少先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五军一师三营三连班长、代理排长,江西军区电台报务员,中央新闻台收报员,中央军委二局报务员。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详细]
唐天德(1909~1990),又名令欧,后改名文,平江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历任国民党军副旅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高参。民国33年任伪长沙自治筹备处处长。次年任伪长沙市市长。日军投降后,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后“保外就医”,1949年去香港。 同年(公元1909年)...[详细]
田佑民(1915~1979),平江县思村乡人。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在平江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司务长,军需、供给主任、后勤处处长,团参谋长,南京空军交际处副处长,空军场站参谋长、副站长。1959年转业,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天文台党支部副书记、办公室副主任...[详细]
王大权(1901~1960),名建中,平江县冬塔乡人。8岁开始读书,24岁时由平江县立师范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民国18年6月毕业后入国民党部队服役,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参谋、中校督导员,直至任第五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副师长,第一八七师少将副师长,24年9月被派到平江办理国民义务劳动,任平江...[详细]
王汉庭(1910~1954),字徽龙,化名余自强,今平江县城关镇人。1926年8月北伐军攻占平江,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次年春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参加北十区少年先锋队,担任宣传员。1930年转入十四区游击队。5月,参加配合红五军攻打平江县城的战斗。荣立战功。7月,任平江赤卫师十四团副官,...[详细]
王怀生(1890~1942),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前夕任新一支队第一团参谋长,“皖南事变”中被俘,于上饶集中营被国民党杀害。 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变 (公元1941年)...[详细]
魏平(1908~1936),字初贵,平江县南江镇人。1926年参加游击队,后任游击队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平江起义后,编入红五军,后任团长。1934年随红军长征到大渡河,他所率领的团担任后卫,浴血阻击10倍于我之敌的进攻。由于敌众我寡,被敌打散,他化装成老百姓潜伏乡间,后返回平江。1935年任...[详细]
吴灿祯(1906~1994),字叔敏,平江县人。明德中学毕业考入南京大学,转入中央军校第十一期通信兵科,毕业后历任通信兵团无线电班长、排长、连长、营长至副团长,参加平汉路北段沿线作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入美陆军通信学校高级班进修。民国36年毕业后任陆军训练司令部三处上...[详细]
吴荩臣(1826~1860),字少璘,平江县人。充新中营哨官,以勇名。累保守备,赏蓝翎,晋都司。清咸丰十年(1860),随彭斯举援浙,克淳安,晋游击,加参将衔,充新三营营务处,寻加副将衔,赏换花翎。先是湖北督抚檄道员萧翰庆率3000人援湖州,曰训字营,战获大捷,萧翰庆战死,师无所属。督抚以属斯举...[详细]
吴创国(1888~1960),曾化名张举林,平江县城关镇人。“五四”运动后,在外交后援会当调查员,是救国十人团成员。曾协助李六如创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会团体。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1927年6月,在平江办平民教育促进会,任平江对日经济绝交委...[详细]
吴光朝(1908~?),别字寄虹,平江县人。中央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陆军大学第十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排长、连长、少校参谋,第四十九师中校参谋主任、上校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十五师上校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军务处处长,恩施警备司令。参加第二、三次长沙会...[详细]
吴国华(1914~1989),原名吴乾相,平江县南桥乡人,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1928年参加红五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战士、警卫排长、团卫生队长、红二方面军卫生部政委,北京军区卫生部政委、徽州军分区副政委,空军第五预备总队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9年转业到...[详细]
吴建树(1910~1989),别号菊荪,平江县人。中央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排、连、少校营长。民国22年入军统局,历任第二处科员、湘站衡阳组组长、中校科长、衡阳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兼代参谋长、长沙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1950年任云南绥靖公署少将参议。1954年去台湾,任省警备处专员,后任“内务部...[详细]
吴机樟(1902~1980),平江县嘉义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6月参加红五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司务长、连指挥员、事务员、管理员、管理主任,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司令部管理主任、供给处处长,鲁西军区后勤部部长、冀鲁豫军区八分...[详细]
吴盛明(1906~1997),平江县思村乡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红军总司令部协理员、野战军政治部巡视员、新华日报华北分社材供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铁道战线上奋斗了25个春秋,曾任-兵站...[详细]
吴师孟(1899~1942),平江县人。1927年秋收-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会计科科长、经理处处长、军需训练班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因积劳成疾,1942年8月于盯眙县翟庄病故。 ...[详细]
吴维岳(1889~1967),名光勋,字嵩高,平江县龙门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湖南高等学堂,三十三年留学日本,三十四年回国,入长沙雅礼学堂读书。民国1年秋赴美留学,6年毕业于伊里诺斯大学电机系,获硕士学位。后入康南尔大学,8年毕业于电机物理系,获工程硕士学位,再入哥伦比亚大学,10...[详细]
吴锡照(1908~1968),平江县童市镇人。曾任湘桂黔总司令部作战总监部参谋长、交警第十四总队队长、交通 总局参谋长,少将军衔。1949年在成都起义。童市镇 地处平江县腹地。乡域清代属太平乡5都,民国属5区三联乡。建国后隶钟洞办事处、钟洞区、钟洞公社(后复为区),地名未变。1995年4月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