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1416年一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 。明代中期贤臣。 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恕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详细]
王孙蔚(1626年—?),字茂衍,今阎良区关山镇老王村套城组人。清初诗人。顺治九年进士,历任刑曹、湖广按察使、福建布政使、湖北粮道参议、四川川东巡宪、湖北提学使等职,卒于官。著有《轺香集》。 同年(公元1626年)出生的名人: 八大山人朱耷 (1626~1705)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清代...[详细]
汪兆谟(1923~1989),凤县河口镇人,8岁读书,曾在汉中师范肄业一年,1940年回家务农。 他从小喜爱绘画。在学校或在家,有空就拿笔在纸上临摹,或用树枝在地上练画。辍学后,边劳动,边习画。1944年投师康生银学艺,随师五年,先后在草凉驿、马鞍山、苇子坪等地绘画和雕塑。出师...[详细]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全真派创始人。始名中孚,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市秦都区人。幼学儒术,长大后入学府,善于作文,颇喜弓马。年轻时投靠金廷,易名世雄,字德威,以求取功名富贵。因仕途失意,辞官解印,黜妻弃子,隐居终南刘蒋村,沉沦酒坛,自暴自弃。金己卯四年(1159)夏望,醉卧于甘河...[详细]
韦叡(442—520.9.20),字怀文,史称韦虎,京兆杜陵(今陕西蓝田附近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韦叡的祖父韦玄,不愿为官,隐居在长安南山。刘裕北伐后秦(参见刘裕灭后秦之战)时,曾让韦玄为太尉掾征,但被韦玄拒绝。韦叡的伯父韦祖征,宋末为光禄勋。韦叡的父亲韦祖归,为宁远长史。韦叡对继母十分孝敬...[详细]
尉迟乙僧:中国唐代画家。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亦有吐火罗国人之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代初期。其父尉迟跋质那,为于阗国著名画家,善画宗教故事、异族人物、飞禽走兽等;于隋代进入中原地区,因画艺超众而闻名于时,到了唐代仍享誉画坛,人称大尉迟。尉迟乙僧在绘画艺术上受其父影响,20岁左右以其较高的...[详细]
韦诞(178~253年),字仲将,三国魏书法家,京兆(今西安市)人。魏明帝太和中为武都太守。因为善长写字被留补侍中。后升为光禄大夫、司徒。韦诞学书师敦煌渊泉(今甘肃省境)人张芝和颍川昆阳(在今河南叶县)人邯郸淳,能写多种字体,尤善草书、楷书。《四体书势》一书称:“魏氏宝器铭题,皆诞书也。”南朝...[详细]
卫贤(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仕南唐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内廷供奉。善画界画及人物,初师尹继昭,后刻苦不倦,执学吴道子。长于楼观殿字、盘车水磨,能按比例“折算无差”,- 正确,构图严谨,刻画精细,无俗匠气,见胜于时,被称为唐五代第一能手。兼工山水、...[详细]
韦孝宽(509--580.12.17),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韦孝宽少以字行,所以皆称其为韦孝宽,而很少称韦叔裕。韦孝宽的祖父韦直善,为北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亲韦旭,曾为武威郡守,建义初,后为大行台右丞、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详细]
韦应物(737-约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田园派诗人。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应举成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由于他长期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亲身接触到战火离乱的社会现实,所以写了不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又缺乏...[详细]
韦庄(约836-约910),字端己,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花间派重要词人,代表作有《浣花集》十卷《秦妇吟》等。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矣。韦庄作品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详细]
文谟尧(1909~1972),字焕堂,凤县黄牛铺西街人,开明绅士。幼时在本街上私塾,后就读于凤县高等小学堂。1927年考入陕西省立中山中学,1930年入陕西省公路局公路人员养成所测绘班,受训一年。毕业后,先后被派往西(安)兰(州)、西(安)汉(中)公路任监工员。1940年回凤,任黄牛铺初级小学...[详细]
窦武(?~168年),字游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他是东汉初年安丰戴侯窦融的玄孙,其父窦奉曾做过定襄太守。 窦武从青年时起就潜心钻研经学,教授学生,对于政治漠不关心。延熹八年(165),汉桓帝选其长女窦妙入宫,封为贵人,拜窦武为郎中。同年十月,窦妙被立为皇后,窦武因此升任越骑校尉...[详细]
武伯纶(1902—1991),阎良区关山乡东兴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学教员。建国后,历任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西北大学副教授,西北历史博物馆馆长,陕西省文化局、文物局副局长兼省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民盟陕西省委副主任。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考古、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详细]
武宏是陕西咸阳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游击队长、管理员、中队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了宛平南教、平谷榆子山、宝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营长、副团长、支队长、团长等职,参加了卢台夜袭战、南胡庄狙击战、武清、...[详细]
武之望(1552~1628年),明末著名医学家。西安府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出身于耕读之家,少年时刻苦好学,经史子集无不通晓,被誉为“关中鸿儒”。 武之望淡于名利,一生未追求功名。他因子孙辈患麻疹时苦于乡间无医诊治,便亲自尝试,在钻研前人医学典籍的同时,翻山越岭采撷草药,治好了子孙的病。...[详细]
窦宪(?~92年),字伯度,东汉大臣,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曾祖父窦融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祖父窦穆曾做过城门校尉,后因贿赂罪死在平陵狱中,父亲窦勋受株连也死在洛阳狱中。 建初二年(77),窦宪因妹妹被汉章帝立为皇后自己才步入仕途,担任了侍中、虎贲中郎将,与弟弟黄门侍郎窦笃同在皇帝身...[详细]
玄高(公元402—444)俗姓魏,本名灵育,冯诩万年(今阎良区武屯乡境内)人。南北朝时北方著名的禅僧。曾先后在甘肃天水的麦积山、河北的林阳堂山、甘肃张掖一带、山西大同等地习禅授徒,从学者常有数百人之多,为当时有名的禅僧团。后因卷入北魏宫廷政治斗争,於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遭谗被杀,卒年...[详细]
许道宁:北宋画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善画山水,师法李成,长林木、野水,亦长人物肖像。许道宁曾在长安凉榭中画终南、太华二山大幅风景屏壁,气势奇伟,为当时人所称道。许道宁中年作画行笔简快,命意狂逸,峰峦峭拔,林木劲硬,艺术上得李成真髓而有所创造,宋人评为“得李成之气”。 许道宁北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