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哀公嬴籍 [明][?-前501年,秦景公之子]

  •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籍,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 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详细]

刘乐天 [清]

  • 刘乐天,名仰薇,号乐天,西安人,同盟会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受凤县高等小学堂之聘,来凤县任教习,以改革忠君尊圣封建教育为宗旨,推行新学。开设国文、算术、修身、自然、史地、体育等新课。聘请地方知名人士任教。当时人们思想守旧,多不愿送子弟上学。第一届(甲班)仅有学生10余名。后在刘的力倡下...[详细]

汉景帝刘启 [宋][公元前188年-前141年,西汉第六位皇帝]

  •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详细]

刘少云 [公元1889年-1943年]

  • 刘少云,(1889~1943),名宪章,字少云,凤县凤州人。其父刘正高,湖北省随县人,清末以军功加提督衔,赏穿黄马卦,实授汉凤营游击,终于任所。母党氏陕西三原人,系辛亥革命陕西元老党自新之姑母。少云受党自新革命思想影响,青少年时期,即产生爱国爱乡之热情和革新精神,积极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鼓励...[详细]

刘武 [汉][?-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梁孝王]

  • 刘武(?—公元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 。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受封代王,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梁怀王刘揖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七国之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今...[详细]

汉平帝刘衎 [汉][公元前9年-6年,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 汉平帝刘衎(kan)(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汉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 公元...[详细]

汉献帝刘协 [汉][公元189年-234年,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详细]

汉惠帝刘盈 [汉][公元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

  • 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了。这和他的母亲吕后有直接的关系,就象萧何和韩信一样,登基做皇帝是母亲吕后的功劳,但最后英年早逝也和母亲的所作...[详细]

刘营昌 [公元1916年-1946年]

  • 刘营昌,1916年出生,陕西省延安人。中国0党员。在刘志丹部队工作期间,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后,曾任延安总部警卫营长及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队长等职。 1945年“九三”胜利后,调任辽宁第五军分区参谋,后被派任科左前旗武装大队长。刘营昌到科左前旗后,很快组...[详细]

刘志丹 [公元1903年-1936年,共和国36位军事家]

  • 刘志丹(1903~1936) 名景桂,字子丹〔后改名志丹),今志丹县金鼎乡芦子沟村人。祖父刘士杰系清同治年间(1862~1874)拔贡。父亲刘培基,清末秀才,曾作金佛坪民团团总张杰儒副官,金汤小学教员,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届参议会议员、常驻议员。志丹兄弟5人,排行老大。7岁时随父读书,后...[详细]

唐中宗李显 [唐][公元656年-710年,唐朝第四位皇帝]

  •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详细]

李显忠 [宋][公元1109年-1177年]

  • 李显忠(1109—1177),南宋将领。初名世辅,后赐名显忠。党项族。李永奇之子。自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 假效金齐 李显忠出身将门,17岁时即随其父李永奇出入战阵。宋高宗绍兴年间,金人攻陷延安(今属陕西),李显忠和他的父亲被金人抓住。金人为了拢络宋军民心,授李显...[详细]

唐僖宗李儇 [宋][公元862年-888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

  • 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别名李俨,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凗之子。唐僖宗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12虚岁时被立为皇太子,于唐懿宗死后柩前即位;在位期间平定黄巢起义,招降朱温。光启四年(888)三月六日,27岁的僖宗终于在颠沛流离之后离开了人世,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详细]

唐武宗李炎 [唐][公元814年-846年,唐朝第十五位皇帝]

  • 唐武宗李炎(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唐朝皇帝,唐穆宗第五子。唐武宗在位期间平定泽潞镇,击败回鹘;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进行毁佛行动,巩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驾崩,成为唐朝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详细]

唐昭宗李晔 [唐][公元867年-904年,唐朝第十九位皇帝]

  •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别名李杰、李敏,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唐懿宗李漼之子。文德元年(888),僖宗崩,遗诏命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又改名为晔,是为昭宗。经过一系列斗争,昭宗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但越来越庞大的藩镇势力却为唐...[详细]

李永源 [公元1892年-1969年]

  • 李永源(1892~1969),排行第五,人称李老五,凤县黄牛铺三岔河村人。 青年时期拜当地名医赵昆山为师,潜心学医,三年后出师,行医乡里。专长中医外、骨科、掌握了三仙丹升炼技术,对内、妇科杂症的诊断、立方有独到之处,用药效果显著。看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贫穷患者不收诊费,以助人为...[详细]

唐代宗李豫 [唐][公元727年-779年,唐朝第八位皇帝]

  • 唐代宗李豫(公元726年1月17日-公元779年6月10日),别名李俶,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唐肃宗之子。唐代宗曾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平定安史之乱,于宝应元年(762)登基,即位后把平叛当成了重要工作。令郭子仪单骑亲说回纥,大破吐蕃,使唐王朝又一次转危为安。公元779年,唐代宗在紫...[详细]

西夏景宗李元昊 [宋][公元1004年-1048年,西夏开国皇帝]

  • 李元昊(1003年-1048年),别名曩霄、赵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李元吴在完成一系列立国准备后,正式在兴庆称帝。李元昊在位期间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双方进行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损失惨重。此外,李元昊还开凿“李王渠”,创蕃学,创...[详细]

唐敬宗李湛 [唐][公元809年-826年,唐朝第十三位皇帝]

  • 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的长子。公元824,穆宗崩,癸酉,皇太子李湛即位柩前,时年十六。李湛登基后,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他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初八日辛丑,刘克明与苏佐明等同谋将唐敬宗李湛害死,时年仅18岁,谥号睿武昭愍孝...[详细]

唐高宗李治 [唐][公元628年-683年,唐朝第三位皇帝]

  • (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 (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