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683-752),唐宗室,小字哥奴。善音律,会机变,善钻营。开元中,迁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深结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及宦官等,僭伺帝意,故奏对皆称旨。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拜相,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元二十四年(736)底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大权独握。李林甫居相位十九年,-自恣,杜...[详细]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八...[详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别名玄邃、法主、刘智远,隋唐时期群雄之一。李密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称魏公;屡破隋军,大败宇文化及。但后来因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混乱,屡被隋军击败。李密率残部投降李唐后又叛唐自立,最终被盛彦师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安,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详细]
出将入相的中晚唐诗人令狐楚,究竟是何方人士?旧说颇异。《唐才子传》云其:“(令狐)楚牞字壳(悫)士,敦煌人也。”《全唐诗》又云“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也。”然而,令狐楚却自云其为太原人,在《全唐文》543卷所收录的令狐楚所作《盘鉴图铭记》中,文末题署“太原令狐楚”,便是明证。此文所著时间为唐敬...[详细]
唐德宗李适(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之子。唐德宗李括初政清明,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在位期间发生“四王二帝”事件与“泾师之变”,决定实施革新却遭遇挫折。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李适驾崩,享寿六十四岁,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详细]
李淑芳,陕西周至人,艺名小若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秦腔肖派传承人),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演员。1985年考入周至县剧团,1988年正式拜著名表演艺术家肖若兰为师学艺,继承了肖派代表剧目《藏舟》、《数罗汉》、《河湾洗衣》、《于无声处》等剧目,1998年调到易俗社后先后主演了易俗社传统优秀剧...[详细]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千安西士兵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这位陌刀将一生屡建奇功,尤...[详细]
唐顺宗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朝皇帝,唐德宗李适之子。唐顺宗是在位居储君时间最长的,同时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去世,在位仅八个月,为宦官俱文珍所迫退位,传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死时仅46岁,谥号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详细]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西汉第12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 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甘堕落,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成帝...[详细]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详细]
公元145年登基 公元146年去位 质帝(刘缵) 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详细]
刘瑾(?~1510年),明代专权宦官。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详细]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 ,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 ,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 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永憙元年,汉冲帝去世,...[详细]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详细]
刘方(?—60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隋朝名将。 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详细]
刘弗陵,婴儿号钩弋子,字不,号尧母门。谥号孝昭帝。生于公元前九四年,卒于公元前七四年。公元前八六年乙未岁,八岁时登基,武帝刘彻之少子,无嗣。公元前七七年,年满十八岁开始亲政。在位十三年,享年二十一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平陵。 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即位后以难避讳...[详细]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书法家、诗人。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详细]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详细]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