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维玲(1940~) 女,农工民主党党员,西安市第四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颈椎病及各种疑难疼痛有独到之处。1975年在陕北巡回医疗时,针灸治愈了宜川县因病致哑36年的老游击队员孟福海,当地群众誉为“神医”,《西安科技报》以《一根银针开了花,36年的哑吧说话啦》作了专题...[详细]
樊新民(1922~1989),陕西蓝田人。民国24年(1935年)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工丑角。小丑、方巾丑、官帽丑以及彩旦均有较深造诣。演戏注重人物形象,丑而不俗,丑中见美,或诙谐,或逗趣,或幽默,既符合剧中人身份,又乐得观众捧腹。在《三滴衄》中饰晋信书,以正派手法演反面角色,创造出戏曲舞台不可多...[详细]
范永福(1913~1948),横山县付家坪乡树梁村人。 永福出身贫寒,受过初等教育。民国二十四年(1935)土地革命风暴席卷家乡,他参加了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活动在陕北,历任乡长、安塞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转入绥远,任集宁市委组织部长、绥蒙区土改工作团长等职。其间尽心竭力,出色完成任...[详细]
樊玉林(1926~) 中共党员,医学副博士,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科教授。长期从事耳聋的防治研究,总结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中耳保护功能与迷路膜破裂》、《内耳外淋巴液检查在耳聋诊断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沙棘油促进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的临床观察》。先后设计“可控凝钩”和“永磁吸铁器”...[详细]
封可涵,原名封营荣,陕西子洲人。1913年2月2日生于子洲县(原清涧县)何家集封家坪村。1927年3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担任清涧县蛇沟党支部书记。1934年后曾任清安六区蛇沟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支部书记,区委巡视员,王家湾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延安县委组织部长,陕北省委巡视员,...[详细]
冯双礼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将领。原属张献忠部,及忠死,与诸将联明抗清。1665年(永历六年),从李定国出兵克复桂林(今广西桂林市)、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进军至长沙(今湖南长沙市)。旋奉孙可望命撤军。1670年(永历十一年),孙可望谋叛,遂进军云南,留他守贵州礼遂与定国联络平定叛乱。次年,...[详细]
冯云(1921—),横山县石窑沟乡人。出生在一个贫雇农家庭。少年时给富户揽工放羊。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闹革命,1935年由青年团转人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陕北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分土地,动员青年农民参加红军。后编入主力部队进行东征西征战役。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详细]
冯致胜(1916~1994),陕西延川人。民国23年(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禹巨县委书记、中央红军一军团政治部 干事、中共甘肃会水县委组织部长、中央局理委会委员、西北财经贸易公司政治部干部科科长、中共汾阳县委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阳泉工矿区委组织部部长、矿务局党委副书记、...[详细]
冯子存(1926~1970),横山县响水乡胜家庙连山村人。 子存生在贫苦农家,从小揽工放牧,受尽剥削压迫。解放后,翻身作主,生活逐渐好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村长、生产队长、党支部委员、大队贫协主任等。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脏活、重活抢着干,对群众一片热忱...[详细]
傅章才(1930~) 民盟盟员,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1958年和1969年先后创办西安医学院第二教学药厂、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五七”制药厂。结合新药研制发表论文25篇,其中《黑豆馏油的制备与膏剂的调配法初步报告》,60年代曾入载苏联一家医药杂志;《硬化剂药配制和临床应用总结...[详细]
高峰(1951~) 中共党员,陕西省建设机械厂厂长。1991年,以现代企业家的远见和独到的经营思想,从企业改革、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入手,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加大改革力度,把国家发展的重点作为本厂产品开发的重点,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大胆引进的基础上,开发出大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大型全液压稳定土...[详细]
高继冲(公元943—973年12月11日),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亡。开宝...[详细]
高鹏飞(1904~1933),小名海亮,横山县殿市镇高石畔村人。 鹏飞父以务农、制瓷为业。鹏飞从小种地,上过两冬冬学。18岁入殿市附近的李继迁(米脂辖)小学一面打杂一面读书。他活泼、胆大,有反抗精神。民国十二年(1923)考入响水高小,因带头闹学潮被开除学籍。以后就和张生智、白怀瑾等在黑木头...[详细]
高秋芬(1924~) 女,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系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陕西省数学学会会员。教学改革中创造《三环节教学法》,成效显著。教研论文《关于中学二次函数的教学》发表于《陕西教育》;《从心理角度搜索教学规律》获西安市数学毅学经验交流会优秀奖。1985年参加西安...[详细]
高增培(1916—1996),陕西省横山县殿市镇李继先村(原李继迁寨)人,字高峰。出生在农民兼手工瓷业家庭。曾在横山县第一高级小学、榆林中学读书,担任小学教师,随伯父学习中医。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赤源县、横山县政府干事和土地部、军事部干事、科长。抗战时期任...[详细]
高增岳(1916—1949),横山县殿市镇李继先村人。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青团。l932年春,到甘肃庆阳国民党十一旅投奔老乡王子庄,王把他留做自己的勤务兵。1933年提任排长。1937年,该团地下党组织接收他为中共党员,同年秋,升任五连连长。1938年春,十一旅奉命北上抗日,驻防榆林三岔湾、米...[详细]
高志勤(1935~) 中共党员,西安火车站站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干工作就要肯吃苦肯负责任。”长年每日5点进站,一直工作到深夜。大胆改革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打破传统模式,推行现代化管理,营造吃、住、行、购、游全方位、多功能客运服务的新格局。关心群众,不谋私利,职工的困难大到住房、小到孩...[详细]
耿竞雄(1920~) 民盟盟昃,西安中学退休高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颇有建树。曾任陕西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中学教育信息研究会理事。1980年起,先后7次在陕西广播电台作语言教学广播讲座;发表《浅谈建立语言教学的科学体系》、《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等20余篇教学经验和论文。19...[详细]
郭凤莲(1957~) 女,中共党员,西安民生百货大楼服装商场经理。柜台服务亲切、温暖、周到,群众誉称“老人的子女,残疾人的拐杖,病人的护士,儿童的阿姨,盲人的耳目,外地顾客的向导”,多次被评为优秀营业员、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获西安市、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营业员走上领导岗位后,勤奋、执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