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彦文 可求子。金将娄室围攻晋宁军,宋守将徐徽言拒战,并约可求出兵夹攻,娄室即执彦文为人质,使其写信招降其父,可求遂降。绍兴九年(1139),金兵毒死可求,夏人乘机攻陷府州。彦文携家眷投奔金左副元帅鲁王昌于大同府,后知代州(山西代县)。十二年(1142)为晋宁军(今佳县)守将,其地北接府州,彦文...[详细]
折彦质 可适子,字仲古,靖康元年(1126)九月,为河北宣抚副使。金将粘没喝自太原长躯侵汴,连陷平阳府及威胜、隆德军、泽州等地,直抵大河北岸,彦质率宋军12万布防河南,与金 军对河为阵,宋大河守御使李回亦以万骑来至河上。粘没喝虚张声势,令金军通宵击鼓,作进攻状。到天明时,彦质所率宋军溃散,李回...[详细]
折御卿 德扆子,御勋弟。开宝九年(976)御勋去职,召为闲厩副使,知府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征太原,命御卿同监军供奉官尹宪分兵攻岚州(山西岚县),破北汉千余家。又破岢岚军(山西岢岚),生俘其军使折令图。四月,再克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翊,擒夔州刺史马延忠等7人。淳化四年(993),银夏州...[详细]
折御勋 德扆子,继乃父权知州事并领本州团练使。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太原,御勋来到行宫朝见,擢为永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厚赐遣还。四年(971)入朝,九年(976)复来朝,中途得病,到京后,改泰宁军节度使,留京师。太平兴国二年(977)死,享年40岁。...[详细]
折增修(?~1651) 宁川堡(今折家坪)人。骁勇善战,颇有胆略。明崇祯年间,由行伍升为裨将。曾随陕西总督洪承畴镇压李自成起义军,率百余人夜袭闯营,达旦而返,义军失利。十五年(1642),同清军战于松山(今辽宁锦县南),兵败后从洪承畴降清。顺治二年(1645),官军进击西安,增修从军,斩获甚众。...[详细]
折中选 字国桢、万青。宁川堡人。少时负气仗义,好为人排难解纷,有膂力,娴技击。20岁入乡学,嗜读能文,名噪一时。同治初,回民起义军进攻清涧,宁川堡地接安定,兵事尤烈,避乱者云集于此。中选素孚众望,被推为寨长,数辞不允,遂约法三章,缮甲修城,劳苦备至。在数次防御战中,身先士卒,战之能胜,义军不敢再...[详细]
阙治安(1906~1951) 八河道人,出身贫苦,早年被裹胁入陈定安匪部,民国二十二年(1933)逃回乡,被钟又可任用为自卫队分队长,后任庙目乡联保主任。钟又可死后,继任古道乡长。初,阙治安仅有钟又可送给他的3支枪,后增加到171支,他利用合法身分网罗亲信,扩充武装,在洄水湾一带横行无忌,被人称...[详细]
衷侠生(1914~1957) 原名衷世任,白河县城关人。民国二十年(1931)兴安师范肄业,继读湖北省立第五中学(在襄阳)。在校期间接触进步青年和刊物,思想渐趋进步,读蒋光慈的小说《纪念碑》后,慕名小说中主人公“侠生”言行,遂改名衷侠生。 中学毕业回家执掌过一段其父开的“乾顺正”药铺,民...[详细]
钟毓秀(1862~1911) 本境马蹄沟镇姜家沟村人,人称钟老三。钟素性直爽,好事爱斗,拦羊务农为生。因其祖上都是勤俭人家,日子过的还富裕,遇灾荒年,经常接济穷苦人家,很受乡里尊重和爱戴。 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间,他和栾茂升(马蹄沟镇栾渠人)被西川数百名哥老会成员推选为首领,于十一...[详细]
钟仪杰 字德万,号华锋,洵阳县柳村铺(今白柳乡)人。清康熙二年(1663)中陕西乡试第二名,第二年中进士,居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选任河南息县(今河南省息县)县令。上任之初,正值息县旱灾歉收,仪杰亲自“履亩勘赈,罔有遗漏”。不久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继升文选司郎中。文选司为“声华之场”,许多人都...[详细]
钟又可(1909~1942) 原名日新,祖籍湖北,清代移居紫阳,先在铁佛寺,后定居于小河罗家坪。因家贫,幼时仅读私塾4年,年稍长即学割漆,并兼作道士。民国十七至二十一年(1928~1932)间,本县东南部六、八道河(含洄水湾、小河等地)一带常受土匪骚扰,而政府摊派的苛捐杂税有增无已,致使田园荒芜...[详细]
钟玉珂(1890~1967) 原名钟金钥,玉珂是他的字,关口街人。民国十二、三年,在西安上陆军测量学校,与吕瑞初、赵寿山、孙蔚如同学。三年毕业后,编入军官队。随冯玉祥部队两年,由陕西转战河南开封,任河南印刷局长5年,继到山东任民政厅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回陕西(时值孙蔚如任省长)任民政厅委员,...[详细]
周伯勋(1903~1957) 原名养初,本县周家人。其父周文治字赞卿,同周文郁一块办周家小学,并潜心经营22年,训诲严明,1923年受省长传喻嘉奖。伯勋受其父影响,自幼刻苦学习成绩优秀。1922年春入榆林中学,与刘景桂(志丹)同窗关系甚密,一块学习,一块参加进步组织,一块宣传革命。1925年...[详细]
周发源(1904~1976) 本县周家镇李银家沟村人,出身地主家庭。青年时到榆林中学上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支部宣传委员。榆中毕业后,到定边教书。1926年2月汤中甫、周梦熊、周发源、龙惠民等人遵照中共绥德特支的指示,以定边高小为活动中心,建立中共定边支部,周发源任支部委员。...[详细]
周观春(1907~1951) 本县关口街人,曾用名周省耕。 周于1927年至1937年在太山庙初小任校长。1937年任县学租管理员,1939年至1940年任县动员委员会书记。1942年任县粮食科长。1945年至1949年担任县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参议长、县党部执行委员、三青团干事、直属第...[详细]
周华堂(1902~1938) 本名周祥让,五郎河人。兄弟5人,排行第三。其父周家礼略通武术,人称周老师。周华堂幼年从父习武,能两字撑地、双手朝天行近百米。因家境贫寒,少时同诸兄弟靠贩粮为生(俗称贩斗口)。为人有勇力,曾入大刀会任营长。民国十九年(1930),韩世昌部下张元亨住鞍子沟。周华堂因本家...[详细]
周继丰 (1901~1934) 男,汉族。清涧县宽州镇柏树坬村人。清涧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自幼就读私塾,聪颖好学,总名列前茅。1924年考入榆林中学。阅读进步书籍,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接受马列主义。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于清涧第三高...[详细]
周乐天(1905~1948) 商山王村人,出生农家,少年即因文行俱优,得天主教会资助而上中学、大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乐天从辅仁大学毕业,欣然返陕教书育人,曾任西安玫瑰女子中学、省立一中、汉中师范及商县中学教师、训育主任、教务主任。他耿介拨俗,以涤垢荡瑕为己任且矢志不渝。商洛最大-犯...[详细]
周玲(1973~1985) 石泉县迎丰区后池乡红花坪村人。1984年春,她11岁。由于母亲生病,卧床不起,她停学回家。白天,喂猪、煮饭、洗衣服,整天忙个不停。夜里,她在煤油灯下抓紧复习功课。虽长时间停学,但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还分别获得84分的好成绩。 在学校,周玲从不旷课,从不少做一道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