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才升(1903~1928)陕西三水(今陕西旬邑)人。1922年考入西安成德中学,因无力交纳学费退学回家,先后在本县城关、郝村和吕家村小学教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进入享有公费的西安单级师范学校读书,受进步师生影响,积极投入-。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秋,接受中共组织负责人魏野...[详细]
徐登台(1921~1980) 本县马蹄沟镇四旗里村人。登台家境贫寒,曾给地主拦羊多年。他十九岁那年冬天,不慎将一只羊的后腿打折,遭到了地主的毒打和侮辱,倔犟的登台星夜出走。于1941到延安参加了革命,先后在延安职业学校、边区财政厅、贸易总公司工作。1944年出席了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详细]
薛国用(?-1622) 字献我,洛南县寺坡乡人。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初任襄垣(今山西省东南)县令时,正值饥荒年,灾民大量流移外地,耕地荒芜,薛国用便向潼关富翁贷来黄金数百两,购回耕牛和种子,及时召集流民返乡垦田,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不久调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知府,因政声显...[详细]
薛翰臣(1913~1935) 化名老乔,前薛家坬村人。少年就读,后考入宋家川高小。193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绥师被国民党封闭,又转入榆林中学就读,成绩优良,在榆中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支部组织委员。 1933年毕业回到家乡,次年五月端阳节接替了慕生桂在郝家山村私塾教学之职,暗...[详细]
薛敬之(1435~1508年),字显思,号思庵,明代学者。渭南(故治在今陕西渭南市)人。五岁就好学不倦,不与同伴小孩玩耍。年龄稍长,拜秦州学者周蕙(号小泉)为师。每当鸡鸣时就到周家门前等候开门。进门后扫洒设座,跪而请教,执礼甚恭。他曾对人说:“周先生品行高尚,学近伊、洛(指宋代程颐、程颢等理学...[详细]
薛俊山(1911~1937) 本名建峰,小名常有,准则山村人,家庭贫农,从小务农,刚直有胆。 1931年于本村参加共产党,积极工作。1933年12月,吴堡红军武装一义勇队建立,他任队长,指挥和组织了奇袭葭县木头峪地主武装的战斗,获得胜利,扩充了人员枪枝。 1934年2月6日,义勇队改编为...[详细]
薛克明(1910~1965)陕西吴堡人。家境贫寒,自幼即在家务农,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历任班长、中队长等职。1934年11月,在吴堡县后畔村召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薛被选为革委会保卫委员。1935年1月,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吴堡县苏维埃政府,薛...[详细]
薛润泽(1880~1949) 字雨生,本县淮宁湾乡薛家人。润泽聪明笃学、博文强记,12岁中秀才,称为“神童”。17岁同惠有光、薛勤玉3人赴日本横滨留学,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三年学满回国,当他和薛勤玉两人回家路过宜君时,被一伙土匪误当富商尾随劫行,薛勤玉被害,润泽只身逃脱。回家后因惊累过度致精...[详细]
薛兴军(1914~1992) 乳名军娃,外号“薛胡子”。祖籍茶房薛家塬。性豪爽,力过人,幼年虽行乞讨要,然一身傲骨,不堕其志。20多岁任当地常备队警卫班班长。王柏栋回商洛开辟工作,经王连成、巩德胜介绍,兴军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4月加入共产党,在常备队内开展党的工作及 活动。 民国二...[详细]
薛彦平(1905~1990) 祖籍韩城,父辈迁居本县白马滩镇神峪窑儿村,后住大石头村。幼时家贫,不识字;其父授予祖传治病秘方,主治蛇咬、恶疮、无名肿毒等病。半农半医,巡行乡里。自17岁行医,60多年来接诊26000人次,十治九验,方圆百里。有“神医”、“一把抓”之盛誉。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亦曾专...[详细]
薛英桂(1907~1948) 化名光明、洪亮,出生于砖窑山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私塾念书,学业不佳,免强读完初小后从农。 1922年,好弄枪使棒的薛英桂,投奔本县警佐王迎祥,从戎习武。后于榆林军阀井岳秀86师李福成营当兵。他目睹国民党军队尔虞我诈,趋炎附势,欺凌百姓,白日佯军,夜间实匪之种...[详细]
薛一生 忠于共产党,忠于保卫事业;他在拿枪的敌人,暗藏的敌特、汉奸、土匪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英勇果断,勇敢斗争;他耿直坦率,对人诚恳,处处能顾全大局,维护人民利益;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受人尊敬。 1965年患癌症,医治无效,于4月28日逝世,终年55岁。同年(公...[详细]
薛允升(1820~1901)字克猷,号云阶、云陔。陕西长安人。清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刑部主事。任职六年,先后主持四川司、秋审处和律例馆,后升为郎中,加四品衔。薛执法公允,得刑部尚书信任,每遇重大疑难案件,常常交其承办。提督王汝贵以临阵退缩被捕,交刑部治罪,他按律拟定了斩刑,震动朝野。光...[详细]
薛蕴芝 字瑞阶,川口村人。清顺治辛卯(1651)举人,辛丑(1661)进士。任贵州龙里县令,为官清正,视政有声,劝民勤农桑,开渠溢田,成绩突出,后因吴三桂之乱,不乐仕途,弃官归乡,读书设道颇广,受人敬慕。暮年纂吴邑志,至道光年间,尚存其稿。(据清道光《吴堡县志》、《陕西续修通志》)...[详细]
薛增辉(1914~1941) 化名天胜、洪波。前薛家坬村人。家庭贫农。少年赴榆林半工半读。1930年在榆林中学加入共产党,后秘密活动在吴堡各地,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共产党员。1935年参加红军,任5团连指导员。后调任红军27军3团9连指导员。转战至绥德枣林坪附近的紧踣拦沟,国民党一个旅尾追,红3团...[详细]
薛昭锦(1903~1963) 墕底村人。地主,放0发家。1933年任国民党吴堡保安团副团长,依钱势之威,横行乡里。1934年抓走半沟薛馥桂之妻,霸为己室。同年秋带领保安团抓走红军战土郭元子,群众宋永俭,杀害于旧城。抓捕元辜群众杨均相,严刑拷打0银两后释放。1935年7月,国民党军抓走共产党员薛光...[详细]
薛志明(1915~1945) 甘泉县高哨乡人,家境贫寒。15岁上初小,后进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在此期间,他经常和进步师生接触,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眼界逐渐开阔,思想日益成熟。1933年,他参加地下党秘密活动,散发革命传单。刘志丹由西安回家途经甘泉城时,他多次送口粮,聆听刘志丹讲述革命道理和革命故事...[详细]
薛自爽(1898~1928)原名春喜,又名卓茂。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幼读私塾。1914年起在本县高塘和泾阳县当学徒,因不堪掌柜-,1918年回乡务农。恶绅支光辉、王振乾横行乡里,逼死多条人命。薛联络四五十个穷兄弟,于1924年初分别包围支、王庄院。支、王闻讯逃往华州,状告薛抗粮抗捐、聚众闹...[详细]
徐法绩(?~1836年),字熙庵,陕西泾阳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两年后,由于父母年老,生活无人照料,他便辞职归家,赡养父母达10年。道光九年(1829),朝廷将他补为御史。他认为作谏臣,向皇帝上疏言事或弹劾大臣,当从大处着眼,顾全大局,不宜以细微末节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