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甲 [公元1884年-1967年]

  • 王占甲(1884~1967) 大峪乡王河爬村人,7岁随父、伯学画,15岁出师,先后在大峪沟垴、五花山、山阳天桥山等庙绘画、塑像。后又至华阴、华山、木王山等地行艺。 1962年,被接至西安八仙庵作画近一年。年逾八十而终。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周芝祯 (1884~1932)...[详细]

王战奎 [公元1910年-1935年]

  • 王战奎(1910~1935) 又名王富贵,义门乡庙岭村人,出身贫苦家庭。1928年秋,被征在长武县亭口镇国民党军队当兵。1932年逃离回家。这时,国民党邠县地方政府大办民团,抽丁派款。王顶名去永乐民团当兵,被委任班长。民团残酷训练,百般-,使壮丁不堪忍受。王结交穷苦兵丁,分头串连,准备-。19...[详细]

王兆卿 [公元1908年-1933年]

  • 王兆卿(1908~1933)字子禄。陕西神木人。1922年入神木高小,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在四师,王阅读《向导》《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提高很快。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校学生会农-动委员,经常和同学们深入绥德一带农村,搞宣传,...[详细]

王振江 [公元1891年-1934年]

  • 王振江(1891~1934) 字峻九,乳名九娃,原籍宝鸡陵川人。幼失恃,家贫如洗,随母乞食于虢镇街。九娃7岁时,性聪睿顽劣。其时,昼乞街市,夜蹲摊食灶笼,常偷拉便于灶笼内。长此以往,被察觉后,遭众人恶,遂被逐出虢镇街。后随母乞讨入南山到嘴头,以打零工或乞为生。 九娃成年后,于嘴头街成家立业,...[详细]

王振显 [公元1890年-1948年]

  • 王振显 (1890~1948),铁王村人。虽为农民,但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在革命战争年代,每次革命队伍进驻该村,他不顾年老体衰,总是抢先做有地方特色的“臊子面”,慰劳人民子弟兵。1935年10月,国民党在残杀其时任桃渠塬一区组织委员的长子王登才(王社)时,将他绑赴刑场陪斩。他目睹儿子被敌活活戳死...[详细]

王之寀 [明][?-1625年]

  • 王之寀(?~1625年),字心一,明代官吏。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任清苑知县,后升刑部主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宫廷发生“梃击案”。朝廷内外都怀疑郑贵妃与其弟国泰企图谋害皇太子,指使张差所为。东林党给事中主张追究主谋者;非东林党大学士方以哲...[详细]

王之鼎 [清][?-1680年]

  • 王之鼎(?~1680年),字公定,陕西榆林县人,汉军正红旗将领。其父王世选明末为参将,投降清皇太极,随军入关,以战功晋二等昂邦章京(子爵)。死后,之鼎袭爵。顺治九年(1652)晋为一等精奇尼哈番,署参将。他在与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等作战时立功,被升为正红旗汉军副都统,驻防贵州。 康熙元年(...[详细]

王之爵 [明][?-1630年]

  • 王之爵(?~1630) 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领袖。又名王左挂,号左挂子;清涧人。崇祯元年(1628),政治腐败,灾害频仍,民不堪命,蜂拥而起。十一月(11~12;亦说七月[7~8]),之爵同苗美、飞山虎、大红狼等聚集万众,起义于宜川龙耳嘴(一说绥德西川),转战陕西各地。二年一月(1629.1~2),...[详细]

王之球 [清]

  • 王之球 生卒不详,字天玉,洛南县永丰镇人。 王之球家境贫困,父亲因身负重债,经常躲避在外。凡家庭所欠官府租税、私人债务,债主屡次登门追要,王虽然非常苦恼,但却性格洒脱而不拘束,仍然诵读诗文。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中后补举人,后却屡试不中,常借入京应试之机,自带书籍,边读书边游览名山胜水...[详细]

王治周 [公元1918年-1987年]

  • 王治周(1918~1987) 乳名庆。1918年1月25日诞生于学武村一个贫苦农家。1935年3月投身革命,次年3月加入共产党。1935年至建国初期,历任陕北东地分区团委书记,团横山县委书记,关中分区青救会主任、青委书记,陕甘宁边区青联组织部长、主任,陕北团委书记,团西北工委组织部长和陕西省工委...[详细]

王忠定 [公元1948年-1971年]

  • 王忠定(1948~1971) 安康县洪山乡人。少年时代就读于流水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任本村民兵连副连长。1970年参加襄渝铁路修建,打猫洞掌钢杆,排除哑炮,苦活、险活总是抢着干。他担任材料员,主动送器材到工地,下工勤收捡,为了高效低耗地使用0,亲自装药放炮,摸索用药最佳比例。休息时间帮助...[详细]

王仲元 [公元1883年-1912年]

  • 王仲元(1883—1912年),男,长武县昭仁镇南关村人。哥老会成员。经李云峰引荐加入同盟会。练拳舞棒,功夫过硬。曾任县衙班房班头,又在县城守营、武营补名任事。性侠仗义,交游广泛。1911年10月西安举义后,王仲元在长武县城秘密串联会党,鼓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革命军进驻县城后,王仲元积极参与守城...[详细]

王周氏 [清]

  • 王周氏,名不详,靖边县小桥畔人。王周氏身健体壮,容貌不佳,为人刚直泼辣,人称“-娘娘”(一说,其子名黑马,人称“黑马娘的”,后讹传为“-娘娘”)。 王周氏家世代住在红柳河畔,不知从哪辈起,用自己的木料在河上架了1座小桥,一来便利了交通,二来又可收些小费维持生活。“小桥畔”这个村名也就由此而得...[详细]

王子绍 [公元1901年-1987年]

  • 王子绍(1901~1987) 号述之,字慎三。砖坪厅化鲤墟人,后迁西安市书院门定居。12岁高小念书,16岁到树仁堂药铺当学徒。后考入省立三中。19岁入清华大学就读,毕业后到“仁寿同”字号当司帐员,后随货押船到安康、老河口、武汉、九江、上海等地做生意。民国十一年(1922),货船于武穴失事,被...[详细]

王子文 [公元1905年-1973年]

  • 王子文(1905~1973)原名王廷相,化名王海山,亦作王海珊。陕西绥德人。从小参加农业劳动。1927年,共产党员王士英从绥德高小毕业回村办冬学,帮助穷人子弟学文化。他积极参加学习,进步很快。1930年11月由王明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中共王家沟支部干事。1933年6月,参加由崔正冉...[详细]

王子宜 [公元1908年-1983年]

  • 王子宜(1908~1983) 王子宜,男,名崇义,字子宜。1908年出生在保安县城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先在永宁山上学,1921年转入榆林读高小,1923年考入榆林中学。 在榆中,王子宜受到魏野畴、李子洲等共产党人的熏陶和刘志丹的影响,阅读进步书刊,参加学生团体组织,探讨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详细]

王宗山 [公元1896年-1977年]

  • 王宗山(1896~1977)名登云,字宗山。陕西礼泉人。幼时受教于舅父韩承修门下,深受关学(以北宋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讲学关中,故名)熏陶,崇尚儒家正统。后进入县高等小学堂、陕西高等学堂读书。当时国内反清情绪高涨,王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带兵打仗,推翻腐败的清政府,遂于辛亥革命后报考保定军...[详细]

王遵 [汉]

  • 王遵(生卒年不详),字子春,京兆灞陵(今西安市东北)人,其父官至上郡太守。 王遵为人豪侠仗义,且口才非凡。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王遵追随隗嚣起兵,被任命为明威将军。更始二年(24),隗嚣应诏来到长安,王遵作为其宾客同行。次年,刘秀称帝,势力渐强,隗嚣劝更始帝归政于刘良(刘秀的叔父)不成,即与诸...[详细]

王作庭 [公元1895年-1970年]

  • 王作庭(1895—1970) 又名宾、家猷,洛南县城西街人。民主人士。 王作庭出身于富裕家庭。民国5年(1916)于西北大学毕业,民国11年(1922)与地方贤达创办洛南县乙种实业学校,并任校长,带领学生在西寺垦复义冢,栽桑养蚕,引进推广良种核桃和刺槐,为洛南培育农桑人才400余名。抗日战争...[详细]

万全忠 [清]

  • 万全忠(生卒年不详),即万五,其籍贯无考。清陕西岐山三才峡木工武装起义首领。清嘉庆年间,关中州县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到渭河以南山区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开荒度日。商人们看见这些劳动力大可利用,就来到山区开办木厂、纸厂,开采铁矿,铸造农具、铁锅等。 木材商们仅以很少的玉米,雇用农民为他们砍伐树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