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吉 [公元1906年-1934年]

  • 王泰吉(1906~1934)字仲祥。陕西临潼人。青少年时就读于西安同志小学、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5月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一期。到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冬,中共组织派王去开封,在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胡景翼部学兵营任排长。他严格训练学员,并在所在连队...[详细]

王檀 [五代十国]

  • 王檀(生卒年不详),字众美,京兆(今西安市)人。世为官宦家庭,曾祖父泚、祖父曜、父环均在唐任职,王檀少年英俊聪颖,相貌堂堂,好读兵书,有韬略。后在朱温部下为小校,南征北战,战绩卓著,官至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邪郡王。 唐中和四年(884),朱温镇守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黄巢起义军将...[详细]

王涛

  • 陕西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王涛,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合阳县马家庄乡王家凸村人,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毕业,中共党员。1972年12月至1976年12月任步兵第十八团炮连班长;1977年1月至1982年5月任陆军第六师工兵营排长、连长;1982年6月至1987年12月任乌鲁...[详细]

王陶 [宋][公元1020年-1080年]

  • 王陶(1020~1080年),字乐道,北宋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进士登第,累迁为太常丞,因父丧还家,服满除太子中允。嘉祐初年(1056),为监察御史里行。中贵人将炼丹者引入宫廷,王陶说:“汉、唐方士,名为化黄金、益年寿以惑人主者,后皆就戮。请出之。”被出知蔡州。次年又以右正言召回朝。...[详细]

王庭华 [清]

  • 王庭华(生卒年不详),字小村,陕西大荔县人。清嘉庆四年(17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转江南道监察御史,后出任江西建昌府、直隶河间府知府。河间发生水灾,他亲理救灾事务,井然有序。遇嘉庆帝前去西陵谒祖墓,召他问话,对答得体,被调任保定知府,不久即升为大名道台,大名府发生蝗虫灾...[详细]

王通 [明][?-1452年]

  • 王通(?~1452年),明代将领,咸宁(今陕西西安市)人。父王真,封金乡侯。王通继承其父官职,任都指挥使。后因转战有功,累官都督佥事。其父去世后,他承袭爵禄,封为武义伯,受禄千石,并给予世券。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王通奉命督察营建长陵(明成祖墓,在今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南)。永乐十一...[详细]

王图 [明]

  • 王图 国弟,字则之,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初授检讨,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充东宫讲官。“妖书”(《续忧危竑议》)事发,宰相沈一贯罗织罪名,破孩阁臣沈鲤及礼部侍郎郭正域,图尽力劝阻之,屡迁詹事,进吏部侍郎。时京中东林党多有识之士,除耀州国、图兄弟外,有富平孙丕杨及孙瑭等。因其均为陕西籍,遂...[详细]

王万全 [清]

  • 王万全 清代石泉双嶂人。同治年间,石泉有生员去州、府考试时,常有贫苦的生员,没有赴考的盘缠费用。王万全就把他在杨家坝的40石租课(水田约20亩)的田地,全部捐献出来,作为生员的经费开支。石泉读书的生员,大都受过他的恩惠。后来,废除科举,那份田产即作为石泉县教育经费来源之一。...[详细]

王万友 [公元1926年-1984年]

  • 王万友(1926—1984) 别名王昆,旬邑县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十月参加革命工作,担任赤水县四区青救会主任。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三至三十五年(1944~1946)在中央党校五部和西北党校学习。后在赤水县担任青年主任、四区区委书记、游击队政委。1949年任中共马栏地委、三...[详细]

王维乾

  • 王维乾(1890~ ) 字建三,小名三明,光绪十六年(1890)农历八月十日出生于商洛镇显神庙一个农民家庭。卒业于陕西省立高等学堂。民国初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曾先后任副官、军需、警备队长、少将粮秣总监。民国十九年(1930)回乡。 维乾任开封警备队长时,部下误打张群(河南省 厅长、后为行政...[详细]

王为垣 [清]

  • 王为垣 约生活于清末民初,字掖臣,府谷县城人,清同治庚午(1870)举人,万协子岁贡生。他秉性纯厚,学识渊博,精通《周易》,当时人称“陕西文豪”。曾于五虎山、磁窑沟、玉帝楼、 明伦堂等地设教终生讲学。清光绪、宣统年间,荣河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后,他受聘充当教员,并协助办理校务。其时,正值新旧变革时期...[详细]

王文 [公元1912年-1943年]

  • 王文(1912~1943)原名王学善,化名老井、罗文。陕西绥德人。1927年春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入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经李景林介绍转为中共党员。四师毕业后,他以小学教员身份,在绥德县的黄河西岸广大农村发展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很快在60多个村庄建立起革命政权...[详细]

王文昌 [公元1909年-1934年]

  • 王文昌(1909~1934) 王文昌,男,原名王振荣,1909年出生在旦八区白叶沟村一个农民家庭,少时读过3年私塾。中共永宁山支部成立后,保安革命斗争掀起0,王文昌的舅父刘约三经常路过他家,给他讲述革命道理。受其影响,王文昌从内心萌发了投身革命的念头。1932年8月间,王文昌乘上山劳动之机,...[详细]

汪文会 [公元1901年-1947年]

  • 汪文会(1901~1947) 字酉山,号商山野道,寺坪乡胡岭沟人。卒业于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历任教职。民国二十五年(1931)龙驹寨县佐裁撤,文会曾与郭文玉等撰写设立丹惠县《建议书》。汪精卫-投敌,他赋诗抒怀:“夜闻樵楼更声响,辗转反侧待天光。我今四海云游遍,每到人前愧姓汪”。目击时艰,痛国沉...[详细]

王文郁 [宋]

  • 王文郁(生卒年不详),字周卿,北宋西北边防战将,麟州新秦(治今陕西神木县)人。初以供奉官为府州巡检,经大臣韩琦举荐,加授门祗侯、麟府驻泊都监。 宋神宗熙宁年间,宋军反击西夏,王文郁率部在吐浑河战败西夏军。夏军将领香崖夜里遣使声言愿降,文郁应允。次日晨夏军来降,王文郁率部众与其同路行进。中途,...[详细]

汪武茂 [公元1930年-1958年]

  • 汪武茂(1930~1958) 本县蔺河青山人。1950年初,参加人民解放军,任岚皋县独立营、民警队战士。1953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1954年,转业到粮食部门工作。1955年,自行离职,回家后任农业社会计,因-撤职。1957年2月,安康县双龙桥一带谣言“华佗显灵”,释...[详细]

王锡璋 [公元1856年-1933年]

  • 王锡璋(1856—1933年),字奉甫,男,清代长武县进贤里(今彭公乡孝村)人。生性聪敏,学业优异。书香门第,家道殷实富裕。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干旱成灾,两料薄收,饥民吃草根树皮,沿门乞讨。富户人家囤积居奇,趁火打劫,高利盘剥。王锡璋不忍灾荒惨景,便与家人商议,将自己...[详细]

王宪曾 [清][?-1888年]

  • 王宪曾(?~1888)原名允谦,字立生。陕西清涧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知县,改内阁中书,官至道员。 同治九年(1870)出任河南乡试考官。光绪三年(1877)升侍读,转御史,后授贵州铜仁知府。《穆宗实录》编成后,奉命校勘,因工作勤劳认真,被保举为道员,加盐运使衔...[详细]

王夏氏 [公元1850年-1929年]

  • 王夏氏(1850~1929)女。陕西扶风人。幼未取名,只知姓夏。嫁给本县天度街王凤岗为妻后,称王夏氏。王凤岗早年去世,她操持家务兼营商业。因善于察人、用人、待人,长工、伙计皆忠于家主,勤奋努力,使农田丰收,粮食满仓;生意兴隆,家资巨增。光绪初年,关中大旱,饥民遍野。陕西巡抚令各县捐粮,赈灾渡荒。...[详细]

王信 [明][?-1486年]

  • 王信(?~1486年),字君实,明代大将。陕西南郑(故治在今汉中市)人。父王忠在王信出生半年后战死于征北战场上,全赖其妻岳氏含辛茹苦将王信抚养成人。 正统中期(约1442),王信袭宽河卫千总。成化元年(1465),积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守备荆襄。河南农民刘通(能力举千斤石狮,人称“刘千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