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智(1923.2.2~) 字开明,商南县城关镇校场沟人,退休教师,商南当今书法界第一人。民国三十年(1941)秋考入商南县初级中学。民国三十三年(1944)毕业,因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被留校作文书工作。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东岗初小教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启智在城关小学任教导主任。...[详细]
王荣贵(1911~1936) 王荣贵,男,出身农民家庭,本县金鼎乡赵石坬村人。青年时,被金佛坪张廷芝民团强拉去当团丁。 1933年,王荣贵得知刘志丹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在陕甘边地区活动,便乘晚上站岗的机会,携枪投奔红军。金佛坪民-兵丁四处搜捕,他们抓不到王荣贵,就把王荣贵的父亲抓去枪杀。 ...[详细]
王如(生卒年不详),西晋时关中流民起义首领。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人。初在本州为武吏。元康四年(294),关中大旱,造成严重的饥馑。七年(297),又发生了瘟疫,百姓饥饿无食,逃往豫州和荆襄一带。王如这时随流民逃到了宛县(在今河南南阳地区)。 晋怀帝永嘉四年(310),西晋政府命令散处各...[详细]
王尚德(1891~1946),又名王璋峰,化名汪琴声,1891年9月1日生于陕西省渭南县(今临渭区)程家乡姚李堡。1918年秋,他怀着追求新知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满腔热忱,奔赴辛亥革命发祥地——武昌,考入武昌中华大学。 当时,恽代英在武昌学生界建立起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的互助社...[详细]
王尚业(1908~1989) 诨号三花儿。清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三日(1908.8.29)出生于林家圪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期,疾恶如仇。1928年4月加入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为党递送情报,组织农民反对地主、-。1934年后,任党支部组织委员、书记,区苏维埃主席、区长、区委书记等职。领导农民打...[详细]
王善继(1908~1934),彩林村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遂舍身从事革命。在家里开办酒店,做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接待过往同志,传递各种情报。为保证安全,他领着儿子在山里挖了几个土窑,做为地下工作者临时住地和接头地点。为了给过往同志改善生活,他变卖了家中旧门窗和家具。 1932年,...[详细]
王绍文(?~1916),名弘虞。陕西长安人。陕西高等学堂毕业。民国初曾任国民党秦支部干事,因言论激烈,被当权者疑忌,遂弃职归家教书,并主持平民会会务。1915年冬,与长安康毅如,蓝田李养初、咸阳郭英夫,乾县吴希真,兴平南南轩、李桂森,华县李秋轩,渭南白雨亭、郭中村,临潼焦林,泾阳薛西轩,周至熊子...[详细]
王生海(1911~1956) 乳名二丑子,甘泉县桥镇乡葡萄沟村人。1934年春,刘志丹领导的工农红军来甘泉洛河川一带宣传“闹红”,发动贫苦大众起来打富济贫,王生海毅然投身于伟大的土地革命斗争。他虽然没有文化,但记忆力和理解力特别强,且有胆有识。在担任赤卫军贫农团团长期间,他积极组织赤卫军,宣传党...[详细]
王生孝(1910~1935) 枣塌村人,家庭贫穷,生活寒苦。1929年到吴堡国民党警务班当兵,后在地下党员王华亭的启发下,于1932年脱离国民党民团,积极从事革命工作。是年,参加共产党。1933年底,参加了义勇队,1934年2月6日参加了消灭葭县木头峪国民党民团战斗。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第四支队...[详细]
王士棻(?~1796年),字兰圃(一为检斋),清乾隆朝廉吏。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秋审处总办。他在刑部任职二十多年,熟悉刑律,执法公正,不畏强权,平反冤案,颇有正直之声。乾隆后期,大学士和珅得宠,和珅的家奴仗势横行通州,霸...[详细]
王世宝(1906~1945) 东庄人。1930年9月,于本村参加共产党。1934年春,共产党派其到地主王鸿雄的保安队当兵,做反正工作。12月,参加薛英桂等人策动的民团起义,组成红军游击队15支队,转战吴堡、葭县,壮大革命势力。之后15支队编入红五团,王任战士、班长、连长,先后参加过攻打慕家塬、冯...[详细]
汪世春(1917~1979) 陕西丹凤县人。父早逝,家贫,1924年,随母离乡逃荒,1935年,在黄龙山区石堡川的吉家河村落居。 汪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吉家河党支部组织委员兼党的地下交通员。为了掩护党的地下组织,了解国民党的内部情况,经黄龙工委书记孟树林批准,加入国民党,以三...[详细]
王世积(生卒年不详),北魏阐熙郡新图(今靖边西)人。三国曹魏时王肃的玄孙。父王雅曾任北魏骠骑大将军。 王世积身体魁梧,容貌肃穆,在宇文氏北周时屡立军功,被封为长子县公,受到与君王仪仗相同的殊遇。隋文帝即位后,将他晋封为宜阳郡公,后又被任为蕲州总管。在平定南朝陈的战役中,王世积带领水军由蕲水(...[详细]
王士杰(1911~1935),代号老王,螅镇乡王川山村人。1931年考入榆林中学,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与其兄王士文各买了一支枪,奔赴延安参加了红军。1934年受党组织委派返回葭县任红六支队队长,活动于葭、米、吴三县,11月,红六支队与红十五支队合编,组建成红五团,任团长。1935年...[详细]
王士文(1909~1936),又名王长,螅镇乡王川山村人。幼时读过几冬冬书。 1933年农历11月,自购了一支枪,和弟弟王士杰等去延安瓦窑堡参加了红军。1934年10月10日奉命返回葭县,任红六支队副队长。1935年6月8日,原红三团团长王士杰遭受“左”倾错误破孩被撤职后,士文接任红三团团长...[详细]
王士哲(1920~1941) 龙驹寨小石桥人,出生富商家庭,然他却浮云富贵,淡薄利禄,以驰马试剑,吊民伐罪为夙志。于龙驹寨第二高等小学上学时,即任龙驹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大队长。当时五六年级学生多被吸收为“民先”队员,他又从中挑选骨干建立“义勇军纵队”,多次进行军事演习。其父王右卿在旧军队当...[详细]
王授金(1873~1928)名梦简,字授金,亦作绶金。陕西礼泉人。幼年从父读私塾,及长考取秀才,后入三原宏道书院,继又考入上海公学,专攻理化。毕业后,开始在清末的陕西教育会工作,曾任西安红十字会副会长。辛亥革命爆发时王为陕西的革命军制造 。民国初年任同州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曾参加陕西人民驱逐军阀陆...[详细]
王寿山(1909~1965) 别名友仁,化名松涛,岚皋县官园人。民国二十年(1931),考入兴安师范,他阅读进步书刊,产生抗日救亡思想。二十五年(1936)一月,在兴师担任《晓岚月刊》主编,以时论、杂文、小说、顺口溜、独幕剧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二十七年(1938)八月,在县城中北街小...[详细]
王树勋(1908—1936),洛阳乡田厢村人,乳名满全,又名万全,别名立三,化名创业。为富县最早的中共党员和富县第一支革命武装创始人。 1928年,王树勋在鄜县单级师范毕业后,就读于延安陕西省立第四中学(简称延安四中)。在校秘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中共延安党组织编印的《荧火》、《曙光》等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