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郡(生卒年不详),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陕西发生饥荒,他逃荒流落于福建,后从军当兵,被补授把总,升千总。台湾发生民众起义,他奉命自厦门率士兵渡海前往镇压。到达台湾后,他安抚百姓,收复城府,平息事变,被朝廷提升为台湾总兵,在台镇守20年。雍正十年(1732),被擢升...[详细]
王菊人(1906~1975)名若渊,字菊人。祖籍陕西蒲城,清道光年间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鼎世孙。其父王廷钅式光绪年间进士,在翰林院任编修,携眷居京城,王菊人生于北京。父早丧,王菊人6岁时随母迁返原籍,就读于私塾及县高级小学堂,1924年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在名师教导下抛弃显亲扬名思想,关心劳...[详细]
王克昌,鄜城镇北教场人。1898年生,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任教于鄜县三民(民权、民主、民生)学校。民国十一年(1922)任校长职务。 民国十二年(1923),四仙乡火烧村村民给三民学校学生王建功送粮进县城,国民党县政府派 强拉送粮驮畜支差,引起学生不满,组织起来-拥堂,学生直奔县衙,翻桌...[详细]
王克歧(1926~1982),张家滩镇韩家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在陕甘宁边区医院护训班学习,后在延安边区医院任护士。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在延安西北医专学习。1947年毕业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新四旅、野战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野战军手术队第一队医生。参加洋马河战斗,在抢...[详细]
王连成(1919~1943) 化名罗森,张生臣,商洛镇显神庙村人,高小肄业后在家务农。民国二十七年(1938)2月,经王柏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商洛镇支部书记。4月,去延安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民国二十九年(1940)3月中旬,连成奉命回乡在巩家湾组建中共商县委员会,任书记,并在这次会上...[详细]
王丕林(1885~1965) 本县苗家坪乡董家湾村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多年,是本县第一个响应毛主席号召搞互助合作的人。他组织的变工队和互助组受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表扬。1947年胡宗南进犯时,周恩来在绥德专区副专员杨和亭的陪同下来到董家湾村,了解战备情况,听了汇...[详细]
王林夫(1919~1947)乳名丑牛,大名连富,参加革命后改名林夫。陕西绥德人。幼时家贫,只断断续续读过几天私塾。1934年参加少年先锋队,并在绥德县苏维埃政府当勤务员,同年参加红二十六军第三团的少年先锋连。193 5年2月随军由陕甘边北上陕北。红十五军团成立后,被选调到七十八师作警卫员,在红军...[详细]
王灵志(1919—1946) 乳名虎群,洛南县页山河乡罗村人。 王灵志出身贫苦农家,民国21年(1932)考入景村小学读书。在校长张毅生的影响下,思想日渐进步。民国23年(1934)12月底,红二十五军入洛到达景村,王灵志在校长安排下和同学们上街搞宣传,并同校工周福成等在学校支起大锅,为红军...[详细]
汪利润 别名海门,又名一庵,贡生,本县城关镇人。幼年聪明,人称神童。初入厅办太乙书院,学习刻苦,长于作文,更擅长书法。不到30岁,便考取贡生,曾跟本厅通判王赞襄学 习,又到三原县贺复斋先生处进修。遍读经、史、子、集,光绪末年(1908)回本厅担任太乙书院山长。宣统初年(1909)接受省存古学...[详细]
王离仙(1899—1951) 又名子炎,洛南县尖角乡人。 民国24年(1935)加入中国国民党,曾先后担任国民党高良臣部连长,洛南县“红枪会”团总兼民团团练,自卫中队、大队队长,据点大队总队长,保警大队队长,乡、镇长,国民党洛南县党部执行委员等10多个反动职务。 民国19年(1930)王...[详细]
王隆 字文山,东汉冯翊云阳(今本县)人。王莽执政,曾于宫廷为郎。后避难河西(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为窦融左护军。东汉建武中,为新汲县令(今河南扶沟县西南)。通诗赋,能文章,著诗赋铭书26篇。著有启蒙书《小学汉官篇》,记述汉代公卿内外的官职,社会影响广泛。此书已佚,今从东汉胡广的《汉官解诂》...[详细]
王禄 府谷县红泥寨村人。少有大志,出言吐语,颇有见识。后投笔从戎。清雍正七年(1779)随川陕总制西征有功,升广武营把总。一次,与游击段景贤率部进攻哈密,不料被数万敌军围困。王禄奋勇杀出重围后,却不见景贤,便复杀入敌阵。厮杀中他身中数枪,跌落下马,众敌欲生擒,不料王禄挥刀如风,数十个敌兵或做刀下...[详细]
王洛儿(生卒年不详),北魏大臣。高丽族。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少年时喜习骑射,有武艺。因十六国时期战乱频起,他流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迁都于平城。王洛儿因善骑射被选为皇太子拓跋嗣的侍从。他在东宫谨慎侍奉,未曾发生过差错。有一次,拓跋嗣去氵纍(垒)水(即山西...[详细]
汪铭(1903~1931),字仰盘,神木城关人。1920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就读,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与王瀛、张友清等共同投入革命活动。他秉性聪明,除参加各种社会工作,还承担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中照相、显影、誊抄、印刷等技术性工作。 192...[详细]
王模(1908—1987) 字范堂,号懿斋,石泉县后柳镇人。10岁时,就读于私塾,后在石泉县第一高小读书。民国十六年(1927)四月,考入冯玉祥举办的西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部队任排长、连长。二十五年(1936),又被保送到武汉军校学习。返队后,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 “七·七”...[详细]
王佩兰(1902~1958) 陕西韩城人。1933年9月,王任国民党86 师连长,驻吴堡宋家川镇,到处围剿红军,残害百姓。 1934年3月,于冯家峁村抓走红军贾如怀,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宋家川。 4月,于红湾村捕杀红军薛光华、张××2人,将人头担到各村示众。同时放火烧了马红喜的7孔窑和衣被...[详细]
王彭(1916~1975)曾用名王永廉。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1937年2月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军政大学负责接待工作,后任招待所所长,1939年9月转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3月调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政治协理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被派往陕南执行...[详细]
王聘 明代人。幼时家贫苦学,妻患有先天性痴呆,不谙家事料理,王聘毫无怨言。岳父恐累及王聘,一日召聘至家,盛筵款待,拿出四十两银子对王聘说:“我的女儿天性拙笨,不堪为内助,我也不忍拖累于你。现备微薄小资,助你另娶内室,俾小女得以糊口你家,不致冻馁,我死亦可瞑目。”王聘婉言回绝,辞银不收。奈岳父...[详细]
王庆华(1909~1978) 龙驹寨古城村人,曾在石振邦民团当兵,后任文书,在此期间结识了中共商洛工委书记王柏栋。民国二十七年(1938)2月,石振邦被枪杀,庆华受党指示在龙驹寨以经商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是年5月,由王柏栋、周宝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陕甘宁边区学习。中共商县县委成立,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