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如 成都军区原顾问。 王焕如同志是陕西省长安县人,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股长、分队长、政治处副主任、轮训大队政委、巡视团副主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临清、邯郸、老庄、南乐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政...[详细]
王徽(约818~891年),唐末大臣。字昭文。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进士擢第,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后担任判度支沈询的巡官、宰相徐商的参佐。懿宗咸通初年,历宣武、淮南两节度使府掌书记,得大理评事。在朝任右拾遗时,先后上疏23次,议论朝政事务,指陈时弊无所回避,犯颜直...[详细]
王嘉(生卒年不详),字公仲,西汉大臣。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秦都区西北)人。约汉元帝至哀帝期间在世。初以明经对策甲科录为郎,后为光禄勋掾。汉成帝鸿嘉年间(前19~前17)被超擢为太中大夫,出任过九江郡(治所在安徽寿县)、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太守。在任有政绩,召入朝任大鸿胪,调任京兆...[详细]
王家成,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敢于1985年6月13日,终年78岁。原籍柞水铁佛乡张氏沟,后因生活所迫,迁至西川乡关山村。 王家成于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又系第四、五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被聘为《中医辞典》外伤科编写组顾问、陕西省战略中草药顾问、商洛地区中医学会名...[详细]
王建福(1919—1974),汉族,出生在定边县罗庞塬乡贾塬村王塬畔小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35年9月,长征红军到达陕北。王建福当时16岁,在故乡毗邻的甘肃省环县四合塬乡耿河村慕油房小村的一个富裕人家揽工放羊。一天,红军大部队从当地山路上经过,部队官兵见他衣衫褴褛,赤脚光臂,面带饥色,就...[详细]
王建基(1899—1969),字子元,出生于新安边镇杨湾村农家。 王幼入本村私塾就读,民国6年(1917)入安边高小,成绩优异,与同学任志勋被选送榆林省立第六中学(现榆中前身)深造。时值“五四”运动,子元颇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与同学刘志丹、马明芳、谢子长、马秀川、黄执中、杜聿明等,过从甚密...[详细]
王建基(1882~1938) 名烈,字子中,耀卓村人,辛亥革命后,参加中华革命党,曾任陕西督军府会计主任,官费与曹世英留学日本政法大学。民国四年(1915)回陕西,助曹世英反袁逐陆。 民国七年(1918)靖国军围攻西安,讨伐陈树藩时,推子中赴广东谒见孙中山,被委任大元帅府议,又去云南求援...[详细]
王杰(515~579年),北周将领。原名文达。金城郡直城县(后魏置,在今陕西汉阴县境)人。出生于官宦家庭,少年心怀壮志,志在建立功名。热心练武,善骑马弯弓。魏孝武帝元年(532),王杰初仕为子都督。孝武帝移都长安,他随驾西迁,被赐爵都昌县子。宇文泰经营西魏政权,广纳人才,赏识王杰之才,就擢其扬烈...[详细]
王杰(1725年-1805年2月9日 ),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 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详细]
王纪芬(1921~1966) 凤翔县槐原村王家庄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曾任凤翔中学教师,凤翔师范学校代理校长,凤翔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0月~1966年8月任彬县中学副校长、校长。其间,兼任彬县师范学校副校长、校长。曾任中共彬县第二至第六届代表,第三至第...[详细]
王景延(1921~1987) 白河县城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参加白河卫生院工作,任公卫护士。1949年12月入陕南公学学习,分配到汉中西乡县人民政府民政科工作,1950年5月调白河筹建县卫生院,8月1日白河县卫生院因陋就简开业。1953年被推选为白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常务干事,在卫生协...[详细]
王景玉 窑镇乡上窑行政村人。1981年经批准开设个体经销店。1年零5个月,营业额达41445元,交纳税金1766.57元,利润收入3535元。景玉在经销过程中为自己作了三条规定:商业信誉第一,群众利益第一,清洁卫生第一。她服务周到,态度和气,对老年顾客多方照顾;对儿童,她把购买的货物精心包装好,...[详细]
王金禄 字斗山,府谷县城人。少时求学于三晋名儒阎绍丕先生门下,后家贫辍学,从事商业,数年间竟成大贾,积钱十余万元,驰名遐迩。然而,斗山喜读书,好施舍,经商非其所好。本县书生刘学孔、关乙臣学业拔萃,苦于向学无资,不得不辍学谋业。斗山及时解囊相助。后来二人双双赴考登科,斗山因之被时人誉为“济世之才”...[详细]
王锦文(1898~1953) 字翰章,绰号王牛、王跛子。月河乡人。国民党员、红帮大爷。 王锦文少厌学,为亲戚家放牛。民国6年(1917),经陕西省 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张授约推荐,进入邯郸军事学堂受训。结业后,历任国民党2军某部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年(1930),升任团长。翌年四月至21...[详细]
王锦秀(1894~1935),今靖边县青杨岔镇总关口村人。出身农民家庭。未上学,靠自学粗识文字。 民国十七年(1928),陕北遭大灾荒,靖边县长牛庆誉动员富户捐款献粮赈济灾民。王捐献粮食10余石,并劝喻富裕亲朋捐出80余石,散发给当地饥民。 30年代初,青杨岔一带常有土匪骚扰,民不聊生。...[详细]
王吉胜(1921~1965),佳芦镇木场湾村人。清代,“赛赛戏”(详见第二十四编《文学艺术》第三章)在当地民间艺人的精心培育下,久演不衰。王吉胜的父亲王喜喜就是“赛赛戏”在陕北的第二代传人。受父亲影响,王吉胜从小就和这一民间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20岁左右,他就能上台演主角,成了“赛赛戏”剧团...[详细]
王久昌 (1857--1911),洵阳县白岩河石佛寺人。清末加入青、洪帮,为洵阳青、洪帮首领,人称“江湖大爷”。石佛寺主持柯和贵亡故后,王久昌清理庙产,将稞48石留归本寺,尚余10石开办学校。宣统二年(1910)九月初,洵阳知县吴念章欲提石佛寺稞石入县高等小学堂,王久昌及庙中道士郭庆云以保...[详细]
王吉占(1882—1951) 牛头店乡窝坑人,参加过国民党、三青团,曾任保长、区长、总团总、参议长及镇坪县自治委员会主任等职。 王吉占父母早亡,自幼养成好, 嗜烟恶习,设, 场、开烟馆,引诱 子弟吸烟-,图谋钱财。乡邻王兴盛有火纸厂一个,王吉占垂涎已久,不得到手。民国28年(1939),...[详细]
王聚德(1909~1941) 又名撰忠,字逸仁。男,汉族。清涧解家沟镇王家山人。陕北红军游击队创始人之一。 聚德幼年聪颖好学,先后在袁家沟、高杰村上小学。1927年3月,加入共产党。1930年考入省立四师。后因家贫辍学,回乡务农。1932年,家乡遭灾,夏田无收,秋田无望,聚德参与领导当地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