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培春 [公元1917年-1948年]

  • 毛培春(1917—1948) 江苏省盱眙人,原籍安徽。出生于贫农家庭。小学毕业后,入医院作看护,初在南京国民党监狱时,对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积极帮助并献身于抗日救亡工作。后至延安,就学于陕北公学。民国27年(1938)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受党组织委派,赴国民党-前哨地区洛川从事艰苦的地...[详细]

马朔 [清]

  • [马朔]清乾隆时人,精于医。有一张姓久腹病,医治无效,他用银针刺其背并用艾灸之即愈。一杨姓患者盛怒暴躁,致使两睛突出而失明,他用银针拨之使睛复位,再投以药,其明如故。一次,他应邀出诊,听到患者屋内哭声起,以为患者已故。经诊,发现患者尚未绝气,因乱投药物所致,即用推拿法治之,再投以药,不日患者康复...[详细]

马文彦 [公元1902年-1983年]

  • 马文彦(1902~1983) 化名曹骏天,本县西关人。幼读私塾,后入渭北中学,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与杨明轩、邹遵等创办《新群》月刊,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是年,受邓中夏派遣,到郑州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陇海、道清铁路总工会。后又相继成立郑州豫丰纱厂工会、...[详细]

马武 [公元1917年-1982年]

  • 马武(1917—1982) 又名耀中,土基镇马席西堡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教员、陇东军分区独立营一连文书,警三旅司令部侦察参谋、骑兵连长、黄龙工委洛川游击支队副支队长,新编23团营长,黄龙军分区侦察科长。建国后,历任延安军分区司令部作战参谋,陕西公安纵队司令部军训...[详细]

马先民 [公元1907年-1932年]

  • 马先民(1907~1932) 又名德禄,本县陵前人。1926年冬在乔国桢领导下,马先民和黄子文、唐玉怀、肖德印等一起组建了武字区农民协会。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参加三原“交农”围城斗争。1931年5月,任中共武字区区委书记,领导群众开展反日、反苛捐杂税、抢收土豪庄稼的...[详细]

玛星阿 [清]

  • 玛星阿]字景讠千,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任武功知县,有胆略,精治术,谙刑法,政尚简易,不务浮夸。时四川军务紧急,因交通不畅,县内滞留多年军糈,民间十年逋赋未清,要短时理顺,十分不易。景讠千下车伊始,即按缓急,循章办理。先调集驮骡运军糈,再酌减赋额,对久不摊征地丁的军屯土地,勒令与...[详细]

马续 [汉]

  • 马续,字季刚,是马援的侄孙,马融的哥哥,拜护羌都尉,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东北)人。生卒年代不详。 幼时聪明好学,七岁读《论语》,十三风学习《尚书》,十六岁研习《诗经》。他博览群书,还擅长《九章算术》。元和四年(93),班固着《汉书》未成而死於狱中,皇帝命班昭(曹大家)补写“...[详细]

马严 [汉][公元17年-98年]

  • 马严(17~98年),字威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子;其父马余在王莽新朝时做过扬州牧。 马严7岁丧父,8岁亡母,与弟弟马敦跟随姻亲九江连率(即太守)王述生活。建武三年(27),亲戚曹贡又接他们到梧安。此后,马援在随光武帝刘秀东征时,派人将其兄弟接走,建武五年(29)...[详细]

马耀群 [公元1874年-1930年]

  • 马耀群(1874—1930),祖籍陕西山阳县漫川关,清初移居本县蒿岔峪口村。清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致力于推翻满清的斗争。同盟会在西北的领导人井勿幕委派他在潼关发展同盟会员,组织和扩充革命队伍。他同师之敬等人以组织戏班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他收容地方“刀客”,配合徐国祯潼关复汉军在宣统三...[详细]

马逸姿 [清]

  • [马逸姿]字隽伯,清康熙年间武功人,马琾嗣子。承袭马琾官爵,后历任電州知州、刑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苏松粮道道台、江苏按察使、安徽布政使等职。在電州任间,浒墅关榷务司对盐商索派繁杂,积弊甚多。他果断地取缔了多种苛捐杂税,获得商民赞颂,在江苏平反很多冤案,释放了一批无辜。调为江宁布政使后,放赈救灾,...[详细]

马贻云 [公元1907年-1982年]

  • 马贻云(1907--1982),原名翼云,字十波,富平县美原镇人。 他七岁上学。l925年从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毕业,考人上海大学。l929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富平中学训教主任、富平县教育局长、宝鸡县财政科长、兵役科长等职。 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参加革命,历任西安市公安...[详细]

马植 [唐][唐朝宰相]

  • 马植(生卒年不详),陕西扶风人。字存之,凤州刺史马勋之子,-先祖。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科,初任寿州团练副使,得秘书省校书郎,三迁饶州刺史。开成初年(836),迁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安南招讨使。马植文雅之余,长于吏术。他善于安抚少数民族首领,以信诚相待,使各部首领乐于向朝廷...[详细]

马志舟 [公元1907年-1933年]

  • 马志舟(1907~1933) 本县陵前乡太和堡人。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2月,担任中共南原支部书记。1932年春任南原赤卫队队长,同年5月,任渭北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8月任渭北游击队队长,率游击队攻打盘踞在马额镇的王茂臣民团,消灭一个班,缴获 数支。其后,原、富、...[详细]

窦蒙 [唐]

  • 窦蒙唐代书法家,字子全陕西省麟游县西人。著有《画拾遗录》、《述书赋语例字格》等。 唐代书法家。字子全,窦臮之兄.扶风郡(今陕西省麟游县西)人。官至试国子司业兼太原县令、国子司业。书迹末见。曾经为其四弟窦臮的《述书赋》作注定。《述书赋》曰:吾兄书包杂体,首冠众贤,手倦日瞥,瞬息弥年,比夫得道家...[详细]

孟芳洲 [公元1905年-1933年]

  • 孟芳洲(1905—1933) 又名航洲,赢洲,字介入,化名老侯,石头乡西寨头村人。孟家几代在晚清都有功名,芳洲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民国11年(1922),父亲送他随五哥孟臣斋(在石一斋部任参谋)去陕北求学。民国12年(1923),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中学,在这里接受了李子洲...[详细]

孟思学 [公元1864年-1938年]

  • 孟思学(1864.8—1938.12) 字讷斋,别号苦山,石头乡西寨头村人。凡村邻有涉讼,经他排解,即相安无事,乡民称他为“和事老”、“孟老先生”。 思学为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宁,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民国初年(1911—1912),土匪啸聚人稀地广的黄龙山,劫人抢物,他提倡修城筑...[详细]

孟赢 [宋]

  • 孟赢 秦哀公之妹 楚平王正妻 太子建预定中的妻子(秦楚联姻计划) 楚昭王生母 周景王十九年、楚平王三年(公元前526年),楚国王室发生了一起0的丑闻。当时楚秦联姻示好,楚平王为儿子(太子建)娶来秦国公主(秦哀公之妹)孟赢。孟赢十分美貌,这使荒淫无度的楚平王馋涎欲滴。以谄佞得宠...[详细]

窦牟 [唐][公元749年-822年]

  • 窦牟 (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原有集,已失散。有集十卷,今存诗二十一首。 窦牟 ,字贻周,窦常弟,扶风平陵人。贞元二年登进士第,试秘书省校书郎、东都留守巡官。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详细]

慕天祥 [公元1913年-1975年]

  • 慕天祥(1913~1975) 本县陵前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武装斗争,在武字区革命斗争中颇具声望。历任陕甘宁边区游击队九队指导员、陕甘宁边区关中指挥部指挥兼政委、淳耀县苏维埃主席,1947年起任渭总一支队参谋、副支队长、队长等职。建国后先后任三原军分...[详细]

南南轩 [公元1879年-1916年]

  • 南南轩(1879~1916),字风熏,兴平史名村人。少时有大志,性刚直,品学兼优。他在陕西高等学堂上学时就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学说,经井勿墓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从陕西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回兴平,与张玑瑞、张深如、南兆丰共同创办《兴平报》,他担任社长,主持报社工作。报纸宗旨名为“启发民智,开通风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