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菲 (1914~1967)府谷县城人,小商家庭出身,自幼性格刚强,不同寻常女子。青少年时毫不与旧意识旧观念妥协,执意求学,追求进步。初入县城女子初小,1928年入府谷南门高小。其时,受革命教师的熏陶和影响,素菲逐渐萌发了革命意识,并很快成为进步学生。不久,由地下党员张老师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刘文静(568~619年),唐初大臣。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世居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境)。他是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灭隋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在唐军进攻长安的作战中立下战功,帮助李渊建立了唐朝。后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遭诬陷被杀。 隋炀帝大业末年,中原一带的农民起义斗争风起云涌,隋王...[详细]
刘相,字元卿,号裕轩。本县城内东关人。他是曾任四川马湖知府刘瑅的曾孙。从小喜爱读书,后考为后补博士弟子。清朝顺治初年,被选拔入太学(清初官办的最高学府)讲学。他致力于学问的研究,严于取舍,执教认真,一丝一毫都不马虎。刘相品行高洁,不喜不义之财。一次,他在路上见一布袋,内装有物,就叫人背回家,告诉...[详细]
刘宣 秦凤路兵马都监。祖籍河东(今山西省),因避兵乱寓居洛川。金人入陕,刘宣送腊书,秘密与秦凤路副总营吴玠相约,说服金将任拱等率部归宋。此事被告发后,金人取宣缕劈之,以示惩处,家属发配曹州。 ...[详细]
刘胥(?―前54年),汉武帝刘彻之子,母李姬。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封为广陵王。刘胥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喜好游乐,力能扛鼎,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行为没有法度,最终未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汉昭帝时,刘胥觊觎帝位,使女巫诅咒。汉宣帝即位,复与楚王刘延寿私通书信。五凤四年(前54年),因诅咒汉宣...[详细]
刘滋,字公茂,左散骑常侍子玄之孙。父贶,开元初为左拾遗,父子仍代为史官。贶依刘向《说苑》撰《续说苑》一十卷以献,玄宗嘉之。滋少以门廕,调授太子正字,历涟水令。吏部侍郎杨绾荐滋堪为谏官,拜左补阙,改太常卿,复为左补阙。辞官侍亲还东都,河南尹李廙署奏功曹参军。无几,丁母丧,服除,迁屯田员外郎,转司勋...[详细]
李文卿(1887~1960) 名秉璋,李雨田之三子。少年立志反清灭洋。初就读于陕西陆军小学堂,后入湖北陆军中学堂,参加辛亥武昌起义。袁世凯窃国后,李回三原从事反袁逐陆(建章)活动,1918年1月,出任陕西靖-右翼总司令胡景翼部参谋长。靖-统一改编后,李任胡景翼第四路参谋长及陕西靖-卫戍司令;...[详细]
李新安(1919.7.27—1983.5.2) 永乡乡阿寺村人。出身农民家庭。 1926年,在本村上私塾,后因家里缺少劳力于1933年辍学务农。1936年被拉去当兵。国民党军队-军饷,打骂士兵,他无法忍受饥寒交迫和皮肉之苦,暗中联络了乩个洛川同乡于1938年逃回洛川。1940年、19...[详细]
李迥秀,字茂之,唐朝泾阳人。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当过宰相,终兵部尚书。卒赠侍中。遗世留存诗四首。 李迥秀自幼便有英名,祖父和父亲都担任刺史,是世家出身。然而他的母亲出身贫贱,连姓什么都不知道,却是罕见的美女。当她在李家为婢女时,甚得主人宠爱,生下了李迥秀。...[详细]
李彦芳(1925--1968),富平县施家乡安平李家村人,生于l925年,中共党员。 解放后在县行政部门工作,因其酷爱戏曲,常参加业余演唱,被县宣传部调到剧团担任党支部书记。 李彦芳为地方戏的改革做出了优异成绩o“搞啥爱啥"是他的口头禅。 1958年他一到剧团,便动员和鼓励全体演职人员大胆创...[详细]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详细]
李有源(1903-1955)农民歌手。陕西葭州(今陕西佳县)人,出身贫农家庭无力读书。13岁时在外婆所住村庄的冬书房学过《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此后,利用去县城挑粪的机会,到县立高等小学听课,并主动给学校烧水、扫院、筛炉灰,取得旁听。演唱的民歌、唱秧歌,深得教师喜爱。壮年时因家中生活艰难...[详细]
李裕(?-905年),唐朝第23任皇帝。唐昭宗李晔长子,德王。光华三年(900年)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称帝。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904年,朱温令蒋玄晖诱杀唐氏诸王,德王李裕等...[详细]
李元纮(?-733年),字大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唐朝宰相,殿中监李道广之子。 李元纮本姓丙,曾祖时获赐李姓。 早年历任泾州司兵参军、雍州司户参军、好畤县令、润州司马、万年县令、京兆尹、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详细]
李玉民(1920一1974),又名夏会,陕西户县秦镇人。家境贫寒,为了生活,l2岁在朝邑觉民社学戏。苦学习并有一付好嗓子,很快就出了名。曾在古荔、朝邑、二华、潼关、蒲城等地剧团从事文艺事且担任主要演员角色,擅演须生。l951年,他与惠。朝邑发起成立了朝邑剧团,并担任团长,l0多年.剧团的发展、艺...[详细]